《竹炭》原文|翻译|赏析
宋·陆游
北方多石炭2,南方多木炭,西蜀又有竹炭。烧巨竹为之,易然无烟耐久3,亦奇物。邛州出铁4,烹炼利于竹炭5,皆用牛车载以人城,予亲见之。
1本文是老学庵笔记中的一则,标题为编选者所加。2石炭:即煤。3然:同“燃”。4邛(qiong)洲:今四川邛崃县。5烹炼:冶炼,此指炼铁。
【析点】 炭,在古代,用于烹调,取暖,冶炼等许多方面,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产煤利用煤(即陆游所谓“石炭”),南方少煤而多树,即以木炭代之;蜀地盛产竹,就有了竹炭这个品种。
陆游在这篇小文里,记述了竹炭之生成——“烧巨竹为之”;记述了竹炭具有石炭、木炭所没有的优点——“易燃无烟耐久”;因了这种优点,它就有了木炭所不具备的功能——用来炼铁。无怪陆游要赞竹炭为“奇物”。
陆游以其“亲见”之实,让我们认识了古蜀地尚有一种今人所不使用的燃料——竹炭
-
薛谭学讴于秦青 ② ,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 终身不敢言归。 —— 《列子·汤问》 【注释】 ①讴(ou):歌唱。②秦青: 秦国
-
【4636】生活,是很好玩的(汪曾祺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7 8万字,2016年10月第1版,52元)△3部分:①有味;②草木;③春秋。〇诗的作用:
-
当尝胆枕戈,专务节俭,经武整军之外,一切置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当尝胆枕戈,专务节俭,经武整军之外,一切置之。》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俞桂《过湖》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译文】 小船儿离岸,水纹儿清轻。阳春日暖,落
-
《庄子·逍遥游》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一篇优秀论文,通篇展现了庄子对人生、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思考。通过逍遥游的比喻,庄子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追求内心的自由与舒适,而不是被世俗的束缚所困扰。通过隐喻和寓言的手法,庄子引导读者反思生活的本质,提醒我们要放下功利心和物质追求,去寻找真正的快乐。这篇文章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入思考,也鼓励我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磨难,追寻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摘要: 诗的意思是:翠竹牢牢地生长在青山上,毫不动摇,竹根原来深扎在破裂开的岩石中。经过千万次磨折和侵袭,它的身骨仍然坚实刚劲,任凭你东西南北风凶狂地吹吧。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一无所有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哪些诗词形容人心情烦闷一无所有,描写“辛苦十几年,却一无所有”的诗句,形容辛辛苦苦十几年,却一无所有的诗句。1《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
-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折芳愧遥忆,永路当日勖。远见故人心,平生以此足。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献书入金阙,酌醴奉琼筵。屡忝白云唱,恭闻黄竹篇。恩光照拙薄,云汉希腾迁。铭鼎倘云
-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勤学类名言赏析《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表现主义*作家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指作者在作品中分头叙述同一时间内发生的各种事态、复杂的感情和心理情绪等等。如表现主义作家歌林的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