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后土庙琼花》原文、注释和解析
宋·王辟之2
扬州后土庙,有花一株,洁白可爱,岁久木大而花繁也。俗目为“琼花”,不知实何木也。世以为天下无之,惟此一株。孙冕使访之3,山中甚多。但多苦樵斧、野烧,故木不得大,而花不能盛,不为人贵。孙伤之,作诗曰:“可怜遐地产4,常化燎原灰。”或曰:“此诗乃李文饶赋玉蕊也5。”
1本文是渑水燕谈录中的一则,标题为后人所加。后土庙:祭祀地神或土神的庙宇。琼花:相传为我国古代罕见的名花。2王辟之(生卒年不详):字圣涂,北宋人,著有渑水燕谈录。3孙冕:字伯纯,北宋初人。4遐:远。5李文饶:李德裕,字文饶,唐武宗时宰相,诗人。玉蕊:又名西番莲,暮春开花,白色,蕊如冰丝。
【析点】 琼花,世之罕见,号称“东风万木竞风华,天下无双独此花”。扬州后土庙这株,因“木大花繁,洁白可爱”,更是名扬宇内,王禹偁曾有“春冰薄薄压枝柯,分与清香是月娥”句,极状琼花的玉姿芳韵。孙冕使人遍访此花,居然发现“山中甚多”,但“多苦樵斧、野烧”,“木不得大,花不能盛,不为人贵”。孙感伤而赋诗云:“可怜遐地产,常化燎原灰。”与王禹偁诗旨趣迥异。
琼花丛居深山野岭,本已不幸,但尚可“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辛夷坞),独怀一份幽韵。无奈又被加之以“樵斧”、“野烧”,变得貌若异类,乃至无有“琼花”之名,鲜为人知。其实,人的命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南朝范缜有言:“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堕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梁书·儒林传)而“落于粪溷之侧”者尽管无奈,又何尝能改变其被践踏、不为人贵的命运呢?
本文并未细状琼花之态,与一般咏物篇大异,作者寓深沉于平淡,借孙冕之口抒发了对人生命运无常的深深慨叹。篇末一“或曰”起了小小的波折,可纵然是“李文饶赋玉蕊”,其意旨仍在产于“遐地”,化为燎原之友。这许多人借异地花木之荣枯自悼,恐怕是源于文人敏锐的感受性及“自古文人少达而多穷”的缘故吧
-
公子恋庭闱,劳歌涉海沂。水乘舟楫去,亲望老莱归。斜日催乌鸟,清江照彩衣。平生急难意,遥仰鶺鸰飞。
-
[宋]朱敦儒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幸遇三杯酒好,
-
中堂与曲室,闻汝啼哭声。汝父与汝母,何处可坐行。 作品赏析中堂:庭院。曲室:深邃幽深之室,此泛指内室。
-
与陈伯之书丘迟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
-
苏轼《游桓山记》 苏轼 元丰二年,正月己亥晦,春服既成。从二三子游于泗之上,登桓山,入石室。使道士戴日祥,鼓雷氏之琴,操履霜之遗音曰:“噫嘻! 悲夫,此宋司马桓魋之墓也。” 或曰:“鼓琴于墓,礼欤?”
-
解蔽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治则复经
-
在人的一生中,年龄只是一个数字,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年轻与执着。即使年迈,仍要保持年轻的心态,永不放弃追求。即使贫穷,也要坚持自己的志向,不被困境所摧毁。年华虽逝,但梦想永存,只要我们仍然怀揣着坚定的信念,就能越过青云,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
子衿 作者: 王正志 【本书体例】
-
郅恽字君章,汝南人也。上书谏王莽,令就臣位。莽大怒,即收系恽。难即害,使黄门胁导恽,令为狂疾,恍惚不自知所言。恽曰:“所言皆天文,非狂人所造作。” ○《东观汉记》卷一五 [述要] 郅恽(字君章)曾上书
-
某启:仰蒙仁恩,俯赐手笔。将虚右席,以召下材〔2〕。承命恐惶,不知所措。某幸承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