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二月贬至黄州,初寓居定慧院,五月时迁居临皋亭。故此词当作于该年二月至五月期间。王文诰苏诗总案将此词编于元丰五年十二月,误。定慧院,一作定惠院,在黄岗县东南。
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七月在湖州任所被捕入京,八月入御史台狱,这一因写诗作文而致获罪之案,史称“鸟台诗案”。当时,苏轼已然作好了身后的安排:“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予以事系御史台狱,……);诗案之后,苏轼发配黄州,初到黄州,诗人仍惊魂未安:“醉里狂言醒可怕”(定慧院寓居月夜偶出);“忧患已空犹梦怕”(次韵前篇)。这首小词,正是在这种心境下写出的。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词一起首,就是一种幽邃静谧的氛围,使人直觉有冷气袭人之感;月偏偏为“缺”,桐偏偏为“疏”,漏已“断”,“人初静”。这几个包蕴了诗人情感的意象组合,极写了幽冷凄清、孤独痛苦的心境。“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诗人又进一步揭示这种心境。苏轼初到黄州时,多次自称“幽人”,如“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同前引文一)。“幽人”,自然有幽闭之色彩,如同其自称“罪人”,同时,也含有孤独清高的味道。词人发问:在此万籁俱寂之境,谁看见了“幽人”在缺月下独自徘徊?似乎是还另外有人,然而,却又无人,只有孤鸿缥缈的身影。也许,此时在夜空里,真有一只孤鸿;也许,这只孤鸿纯属词人臆想,在痛苦孤独的心境里,词人的身躯与灵魂幻化为了一只“孤鸿”。如果作前一种理解,则词人是主,孤鸿为宾;如作后种理解,则词人与孤鸿本来就是一体,主即是宾。
无论如何,词人在上片里还是分写了“幽人”与“孤鸿”,至下片,却只有了孤鸿:“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毫无疑问,这“孤鸿”即是“幽人”,即是诗人之自我,是诗人主观内心的外化。“惊起”二句,正是乌台诗案后词人痛苦孤独、徘徊忧思的形象写照;而“拣尽”二字,正是词人志高行洁、肝胆冰雪的表白;是词人对自己的过去因独立危行而不见容于世的反思;也是今后将一如既往、我行我素之人格的豪迈歌唱!苏东坡生活于封建社会走下坡路的开端,他的特殊的遭际,使他较早、较深地感受到了时代的黑暗,从而产生了这先觉者的孤独、哀伤,在这首词里,词人将这种感受艺术地化为了一只孤鸿的形象,它“惊”、它“恨”,却依然“非梧桐不止”(庄子语),宁肯寂寞于凄冷的沙州。
以后,这只孤鸿又幻化为一只孤鹤,出现在赤壁夜空:“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是苏东坡梦见孤鸿、孤鹤,还是孤鸿、孤鹤化为东坡,诗人已不复分辨了。
这样一首佳作,惜哉!竟为后人作臆梦解。有人说是为王氏女作,如吴曾能改斋漫录持此说;也有人说是为温都监女作,如野客丛书记载了东坡在惠州的一段韵事:温家之女,年方十六、一见东坡,一往情深,后坡公渡海南行,此女竟卒,葬于沙侧,后坡公返回,因作此词云云;此外,也有人将此词坐实,如说“缺月”是“刺明微”、“回头”是“爱君不忘也”等等(参见张惠言词选卷一)。这些,无疑都是“割裂形象、比附穿凿”。还是黄山谷的评价:“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乃能得其神境!
-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目寒。 这是一首爱情词。单调小令,短短二十七个字,看来平平谈谈,无典故,无僻语,既不骇目也不惊心,可是它却引起历来词论家的注目。就中蕴藏着什么
-
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范仲淹先生,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
-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故乡,总是带着浓郁的诗意,带着无尽的情愫,带着深情的思念,带着醇美的忧郁,伴随游子走遍海角天
-
【说明】 《通鉴》 卷七十至卷七十三,记载了蜀汉诸葛亮五次北伐战争。 蜀汉北伐曹魏,是三国鼎峙中蜀汉企图摆脱弱小地位和免遭倾覆,而进行的以弱伐强的战争。 经夷陵之战,三国依然鼎峙,但力量对比已发生变化
-
绝句妙境多在转句生意,此诗转句入妙,觉上二句都有情。(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
-
虎豹之驹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气;鸿鹄之鷇羽翼未全,而有四海之心。
名言: 虎豹之驹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气;鸿鹄之鷇羽翼未全,而有四海之心。 注释: 驹: 小马, 此指幼虎幼豹。文: 花纹。鸿鹄: 天鹅。鷇(kou): 待母鸟哺食的幼鸟。 句意: 幼虎幼豹, 虽然皮毛的
-
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教学版·文
【4490】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教学版·文化建设(中组部组织编写,党建读物出版社,28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写桂花精神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描写桂花的古诗词,收集一些关于桂花的古诗词,描写桂花的古诗。描写桂花的古诗词 :东城桂三首之三 唐·白居易 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东城桂 唐·白居易 子
-
守礼节,尚武勇,崇信义,敦朴素,重廉耻。《清史稿·宣统皇帝纪》|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
《守礼节,尚武勇,崇信义,敦朴素,重廉耻。《清史稿·宣统皇帝纪》》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逍遥仙家子,日夕朝玉皇。兴高清露没,渴饮琼华浆。解组一来款,披衣拂天香。粲然顾我笑,绿简发新章。泠泠如玉音,馥馥若兰芳。浩意坐盈此,月华殊未央。却念喧哗日,何由得清凉。疏松抗高殿,密竹阴长廊。荣名等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