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参寥子》原文|翻译|赏析
宋·苏轼
某启:专人远来,辱手书,并示近诗,如获一笑之乐,数日慰喜忘味也2。某到贬所半年,凡百粗遣3,更不能细说,大略只似灵隐、天竺和尚退院后4,却住一小村院子,折足铛中5,罨糙米饭吃6,便过一生也得。其余,瘴疠病人7——北方何尝不病;是病皆死得人,何必瘴气? 但苦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8。参寥闻此一笑,当不复忧我也。故人相知者即以此语之9,余人不足与道也。未会合间10,千万为道善爱自重。
1参寥子:僧道潜,字参寥,能文章,尤喜为诗,与东坡友善。2“数日”句:意为看到参寥的好诗,高兴得一连几天尝不出肉味。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3凡百粗遣:意为一切事物都勉强打发。4灵隐、天竺:杭州市的著名寺院。退院:大和尚退职。5 折足铛(cheng):瘸腿锅。铛:三足釜。6罨(yan):本意为捕鱼或捕鸟的网。这里作动词用,“捞”的意思。7 瘴疠:指亚热带潮湿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病人:使人生病。8国医:医术冠于一国者。9语(yu):告诉。10“未会”句:意为不知何时相见。
【析点】 这是公元1094年,苏轼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后,写给杭州友人参寥的一封信。
信中东坡向“故人相知者”直抒心曲,叙述自己的近况和心境。他把贬谪生活的荒陋索寞比作退院的老和尚在“小村院子,折足铛中罨糙米饭吃”,些许的自我解嘲难掩东坡式的达观与幽默;进一步又围绕“瘴疠”,谈“病”说“死”,其中的万千思绪难以言述,只以豁达笑对一切,既是慰友,也是慰己。
这封信语言生动洗炼,遣词造句不落俗套,尽显东坡的性格。“乌台诗案”中幸免一死的苏轼,经历了黄州四年的谪居生活之后,人生意识渐趋成熟,变得更加旷达、坚强。十五年后,当他再度被贬广东惠州时,尽管已是一个年届六旬的白发老者,然而从这封信中不难看出:晚年这场更为遥远的贬逐并没有在坡翁的心灵上留下过于沉重的负担。
正如黑格尔所说:“环境的互相冲突愈众多、愈艰巨,矛盾的破坏力愈大而心灵仍能坚持自己的性格,也就愈显示主体性格的深厚和坚强。”苏轼一生历遭贬谪,在默默承受心灵孤独和人格屈辱的同时,逐渐找到了一条比较超脱的道路,最终成为一个独具个性焕发出特异光彩的作家。
-
吾党侯生字叔í,呼我持竿钓温水。平明鞭马出都门,尽日行行荆棘里。温水微茫绝又流,深如车辙阔容輈。虾蟆跳过雀儿浴,此纵有鱼何足求。我为侯生不能已,盘针擘粒投泥滓。晡时坚坐到黄昏,手倦目劳方一起。暂动还休
-
峡险江惊急,楼高月迥明。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星落黄姑渚,秋辞白帝城。老人因酒病,坚坐看君倾。明月生长好,浮云薄渐遮。悠悠照边塞,悄悄忆京华。清动杯中物,高随海上查。不眠瞻白兔,百过落乌纱。对月那无
-
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寒温与盛衰,递相为表里。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勿言微摇落,摇落从此始。 作品赏析微摇落:一作一叶微。
-
【3214】非暴力沟通(〔美〕马歇尔·卢森堡著,阮胤华译,华夏出版社,15万字,2016年1月第1版,33元)△全书共13章:[1]让爱融入生活;[2]
-
水叠鸣珂树如帐,长杨春殿九门珂。我来惆怅不自决,欲去欲住终如何?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450字古诗词,内容包括编古诗故事450字,400字的古诗词,有没有440字左右的诗词或诗文。读古诗编故事:孟郊思母话说唐朝德宗年间,孟郊任江苏省溧阳县县尉。一天晚上,他正在书房里看书,看了一会儿,觉得有些累了,就站起身来,走到窗
-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
【注释】 选自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林霏:林中的雾气。霏,雾气。 云归:云烟聚集。归,此指云回到山中。 岩穴:岩洞。 暝:阴暗,昏暗。 晦明:时暗时明。 芳:花。 秀:长出新叶。 繁阴:浓郁的树荫
-
昔余涉漳水,驱车行邺西。遥见林虑山,苍苍戛天倪。邂逅逢尔曹,说君彼岩栖。萝径垂野蔓,石房倚云梯。秋韭何青青,药苗数百畦。栗林隘谷口,栝树森回谿。耕耘有山田,纺绩有山妻。人生苟如此,何必组与珪。谁谓远相
-
柳絮飞时笋箨斑,风流二老对开关。雪芽我为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山。竹簟水风眠昼永,玉堂制草落人间。应容缓急烦闾里,桑柘聊同十亩闲。 作品赏析原题:次韵完夫再赠之什某已卜居毗陵与完夫有庐里之约云
-
杜甫《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杜甫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此生随万物,何处出尘氛。杜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