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二二圹志》原文|翻译|赏析
明·归有光
女二二生之年月戊戌戊午2,其日又戊戌戊午。余以为奇。今年余在光福山中3,二二不见余,辄常常呼余。一日余自山中还,见长女能抱其妹,心甚喜。及余出门,二二尚跃入余怀中也。既到山数日,日将晡4,余方读尚书5,举首忽见家奴在前,惊问曰:“有事乎?”奴不即言,第言他事6,徐却立曰:“二二今日四鼓时已死矣。”盖生三百日而死,时为嘉靖己亥三月丁酉7。余既归,为棺敛,以某月日葬于城武公之墓8。呜呼!余自乙未以来多在外9,吾女生既不知,而死又不及见,可哀也已!
1二二:作者幼女名。圹(kuang):墓地。g戊戌:干支纪年,即明嘉靖十七年(1538)。戊午和下句的戊戌、戊午分别记月、日、时。3光福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南。4 晡:申时,傍晚时分。5尚书:古书名。6第:只。7嘉靖己亥:1539年。8 城武公:归有光曾祖父归凤。9 乙未:嘉靖十四年,1535年。
【析点】 未满周岁的幼女夭折,作者伤感至极。文中回忆二二“呼余”、“跃入余怀中”的情景,写出了稚女的活泼可爱,更于这两个细节中,透出深深的父爱之情,也为下文伤感做了铺垫。作者与家奴的对话,寥寥几笔,描绘出主仆二人不同的神情和复杂的心态,琐细中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归有光把伤痛感情寓于日常生活琐事之中,即事抒情,纡徐平淡,娓娓道来,自然真挚。文章不事雕饰,自有风味,文字精巧,但不纤弱
-
滕王阁为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所建,位于洪州州治南昌(今江西南昌市)的长洲之上,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之一,古代文人题咏颇多。据韩愈《滕王阁集》所载:“江南多名胜、观之美,而滕王阁为第一,既得三王之序(指王勃《滕王阁序》)、赋(指王绩《滕王阁赋》)、记(指王仲舒《滕王阁记》),壮其文辞。”元代著名诗人虞集
-
意在诗外。(刘宏煦《唐诗真趣编》) 【诗例】 古碑 姚合 荒田一片石,文字满青苔。 不是逢闲客,何人肯读来? 【解析】 “意在诗外”,是指诗歌创作的立意主旨或诗歌的意蕴、意境,体现于诗歌的文辞或形象之
-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官至秘书监,贞观七年(633) 赐封永兴公,人称“虞永兴”。为“唐初四大家”之一。虞世南书法幼年承智永禅师亲授,得王氏真传。由于唐太宗李世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爱岗敬业经典古诗词大全,内容包括爱岗敬业的古诗,颂扬爱岗敬业的诗词,求有关于爱岗敬业的诗词。《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代: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
-
这首诗《玉台新咏》卷九题为《燕人美篇》,又作《燕人美兮歌》。这是一首表现思慕情感的诗。全诗仅六句。首二句着重写所思女子的美和诗人与她之间的阻隔,后四句写诗人的追求以及求之不遇的怅惘心绪。 诗歌一开头就热情赞美燕姬赵女的佳妙,表达一腔
-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出处】唐王维《青溪》。 【翻译】进入黄花川游览,每每都去追逐那条青溪。 【全诗】 《青溪》 [唐]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
-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背灯独共余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 作品赏析【注释】:这是诗人悼念亡妻之作。崇让宅是诗人的岳父、径原节
-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è)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
刘采春不喜秦淮水, 生憎江水船。载儿夫婿去, 经岁又经年。这是唐代民间女诗人刘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