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尔雅注》序 赏析和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尔雅注》序 赏析和解读

夫尔雅者,所以通诂训之指归①,叙诗人之兴咏,总绝代之离词,辩同实而殊号者也。诚九流之津涉, 六艺之钤键, 学览者之潭奥,摛翰者之华苑也。若乃可以博物,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者,莫近于尔雅。尔雅者,盖兴于中古,隆于汉氏。豹鼠既辨,其业亦显。英儒赡闻之士,洪笔丽藻之客,靡不钦玩耽昧, 为之义训。璞不揆梼昧。, 少而习焉, 沈研钻极二九载矣。虽注者十余,然犹未详备, 并多纷谬(14),有所漏略,是以复缀集异闻、会萃旧说。考方国(15)之语, 乐谣俗之志。错综樊孙⒃,博关⒄群言,剟其瑕砾⒅,搴其萧稂(19),事有隐滞,援据征之,其所易了(21),阙而不论。别为音图, 用祛未寤。辄复拥篲(22)清道,企望尘躅(23)者,以将来君于亦有涉乎此也。

(“十三经注疏”本尔雅, 中华书局1983年版)

注释 ①指归——主旨。②兴咏——歌咏。③绝代之离词——绝代,远古年代。离词,不同的词语。④津涉——本指渡口,此指入学的门径。⑤钤键——钥匙。⑥潭奥——深奥之处。⑦摛翰者之华苑——摛(chi)翰,铺陈词藻。摛翰者指作家。华苑即花园。⑧博物——博识多知。⑨中古——次于上古的时代,说法不一,可以指商周时期、虞夏时期或秦代。⑩豹鼠——鼠的一种,身有豹文。⑾赡闻——见多识广。⑿耽昧——深切体味。⒀不揆梼昧——不揆,不才。梼昧,愚昧。⒁纷谬——错乱。⒂方国——四方诸侯之国或四邻之国。(16)错综樊孙——错综,交错综合。樊,指汉代樊光;孙,指三国魏孙炎,二人都为尔雅作过注,此处可概指所有为尔雅作注的学者。⒄博关——广泛涉猎。⒅剟其瑕砾——剟(duo),删除。瑕砾, 比喻粗劣的东西。⒆搴其萧稂——搴(qian),高举。萧稂(lang),优秀的东西。⒇援据征之——引用证据证明。(21)了——明白。(22)拥篲——拿着扫帚,古人迎候宾客的一种礼节,表恭敬之意。(23)尘躅(zhu)——踪迹。

赏析 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先秦典籍经历了秦代的摧残和秦末的战火已所剩无多,汉代以后人已不太明白,而汉代儒家道统的建立又使解释经书成为至关重要的一件事,于是兴起了注释之学,如诗经有毛诗诂训传, 论语有何晏论语集解,左传有杜预春秋经传集律,成为汉魏晋六朝文化的一大特色,郭氏的尔雅注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出现的。

尔雅是怎样一本书呢?魏代张晏汉书注说: “尔,近也;雅,正也。”就是通过解释古语和方言,使之接近民族共同语。据现代学者考证,大约成书于战国末期,作者已不可确考。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大致是按照意义和事物类别编排的,开创我国辞书一大体系,即“雅学”体系。作为这一系列工具书的鼻祖,它的地位就异常重要了。郭璞的序文明确指出了它的两个重要价值:“总绝代之离词”、“可以博物,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第一个价值主要体现在前三篇: 释诂、释言、释训。清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解释说: “尔雅·释诂者,释古言也; 释言者,释方言也;释训者,释双声、迭韵、连语及单辞、重辞与发声助语之辞也。”这三篇中包含的大量词语训释,可以“通诂训之指归,叙诗人之兴咏,总绝代之离词。”当代学者说:“熟读尔雅则视诗经、尚书如同白话。” (殷孟伦语)确实是观览经艺的津梁。如尚书·尧典: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其中“钦、若”不好懂。释诂:“钦,敬也。”释言:“若,顺也。”孔安国传:“尧命之使敬顺昊天。”与尔雅解释完全一样。再对照一下史记·五帝本纪:“乃命羲和,敬顺昊天。”也是相同的。又如诗经·豳风·七月: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释训:“祁祁、迟迟,徐也。”而毛传:“迟迟,舒缓也。”二者解释也可以互相印证。可见, 尔雅对于古人读懂文献典籍起到了工具书的作用,“诚九流之津涉,六艺之钤键。”

尔雅共十九篇,除以上三篇,还有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十六篇,内容涉及亲属称谓、建筑、器用、音乐、天文历法、地理山川、草木本植物、昆虫、鱼类、鸟类、兽类和家畜等诸多领域的专有名词,实际上是一本百科辞书,对阅读古书、研究古代文化都有帮助,如诗经·卫风·硕人说庄姜是“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其中“姨、私”意义特殊,而“私”更显得古怪。释亲:“妻之姊妹同出为姨、女子谓姊妹之夫为私。”毛传与此相同。所以这几句诗可以翻译成:她是齐侯的女儿,卫侯的娇妻,东宫的妹子,邢侯的小姨,谭公就是她的妹婿。又如诗·小雅·苕之华:“牂羊坟首。” 释畜: “羊,牝、牂。”牂羊,即母羊。释诂:“坟,大也。”就是说,母羊长了个大脑袋,与毛传同。

尔雅由于汇集了大量上古语词,成为读经解经的重要工具,在汉代就已被立为博士,并进而收入十三经。它的作用不是任何一种注释书可以代替的,清代学者钱大昕说:“夫六经皆以明道,未有不通训诂而能知道者,欲穷六经之旨,必自尔雅始。”这个评价是公允的。那么为什么又要汇总十六篇专门语词呢?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见作一个博物学者是古人一向提倡的。

郭璞的注文比起清代邵晋涵的尔雅正义和郝懿行的尔雅义疏确实粗疏得多,但汉代学者的注解多已亡佚,一直到北宋才有邢昺潜心研究尔雅,所以尔雅义疏序言说:“至唐代但用郭景纯之注而汉学不传。”郭注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注解,北宋以前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尔雅注承前启后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猜你喜欢
  • 《鹧鸪天·东阳道中赏析》

    上阕写景,描绘出一幅有树有花,色彩鲜明的山野行军图。“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开篇交代作者已经离开临安向东阳出发。“扑面征尘”描写环境的恶劣,气候干燥,而且路途遥遥。“香篝”是古代的熏笼,“水沉”即沉香。笼里的香料已快烧完,暗

  • 谱牒·家谱的基础知识·家谱的概念及起源

    谱牒·家谱的基础知识·家谱的概念及起源 家谱

  • 白居易《老热》全诗赏析

    一饱百情足,一酣万事休。何人不衰老,我老心无忧。仕者拘职役,农者老田畴。何人不苦热,我热身自由。卧风北窗下,坐月南池头。脑凉脱乌帽,足热濯清流。慵发昼高枕,兴来夜泛舟。何乃有余适,只缘无过求。或问诸亲

  • 清江引·咏梅·贯云石

    清江引·咏梅 贯云石 芳心对人娇欲说,不忍轻轻折。 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包藏几多春意也。 贯云石:1286-1324,原名小云石海涯,号酸齐,又号芦花道人,维吾尔族人。出身

  • 情感的美文欣赏

    雨轻轻地贴在脸上,顺着脸颊滑下,不紧不慢的密布,走了不远白衬衫便紧紧贴在胸膛,冒着体内蒸发出的热气还有发丝上残留的洗发水香味。好些人在客栈中看我行走,下文是小编整理的情感美文欣赏,欢迎阅读参考!  情感的美文欣赏 篇1  你有一种习惯:喜欢在无趣时走路,走很长很长的路。一个人,默默地,不说话。你常常幻想一种意境:你走在一条路上,路的两边长满高高大大的树,什么树无所谓。这条路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就一直走,一直走,走到永恒。  你有一点

  • 何景明《避雨山合舍望见蒲圻县》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何景明避雨山合舍望见蒲圻县向晚蒲圻道,遥闻鸡犬喧。斜光入深巷,疏雨过闲门。县市浑依水,人烟只类村。萧条灯火夕,沽酒共谁论。作者简介

  • 《楚狂接舆歌(《论语·微子篇》)》原文与鉴赏

    作者: 梁靖云 【本书体例】

  • 基础教育人才研究

    【3002】基础教育人才研究(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编,主编钟祖荣,党建读物出版社,26 4万字,2016年6月第1版,42元)△本书共14章,分三部分

  • 千家诗五律《杜甫·登岳阳楼》诗词赏析

    诗歌描绘了洞庭湖的浩瀚壮阔景象,寄寓了诗人身世坎坷、怀才不遇、孤苦飘零等复杂的感情,对国家时局忧心忡忡。

  • 宋词典故“瑶台”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瑶台 【出典】 见“十二瑶台”条。 【释义】 瑶台为神话中仙人所居之处,在昆仑山上。诗词中常用以咏仙境。 【例句】 ①春霭腾腾,更在瑶台十二层。(韦骧《减字木兰花·望仙词》219)这里借用李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