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李白《赠汪伦》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李白《赠汪伦》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解题1】 此诗约作于天宝十三载(754)李白游泾县时。题一作桃花潭别汪伦。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汪伦:宋本李太白文集注:“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诗中写朴素的友情,生动自然。明唐汝询唐诗解卷二五评云:“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后二句以潭水的具体形象,比抽象之情谊,通俗易懂,成为后人抒发别情的常用语。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二○评云:“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解题2】 唐代李白的七言绝 句。汪伦,泾县 (今安徽省泾县) 贾村人。李白集校注卷二十三 有过汪氏别业二首,据胡安定 先生石壁诗序说,此诗题为 题泾川汪伦别业,如果这一说 法不错,汪伦家里是较富有的。李 白约于天宝十四年 (755)游泾县西 南的桃花潭时,汪伦常用美酒招待 他,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后来 他离开那里,汪伦送别,他就写了 这首诗。据李太白文集宋代杨 齐贤注说,“伦之裔孙至今宝其 诗”,这是说汪伦的后代直到宋代还 珍藏着李白的这首诗。诗是这样: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 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 我情。”这是说,李白乘船将要出 发,忽然听见岸上有人踏着节拍歌 唱的声音。桃花潭的水深有千尺, 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友情深厚。这 是一首情真意切、自然单纯的告别 诗。 【全诗】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1) 〔踏歌〕 歌唱时以脚踏地为节拍。 (2) 〔桃花潭〕 在泾县 (今安徽省泾县) 西南, 潭极深。 【译文】 李白我乘上了船将要启程,忽然听见岸上传来踏歌之声。桃花潭的水虽有百丈之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时的一片深情。 【点评】 此诗作于玄宗天宝十四载(755),时李白自秋浦(今安徽贵池)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贤士汪伦常酿美酒以待白,临行送别,李白因作此诗,全诗写友情,朴素自然。明唐汝询唐诗解卷二五评云:“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诗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以潭水之具体形象,比抽象之情谊,生动明白,成为后人抒写别情之常用语。清人沈德潜评云:“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卷二) 【鉴赏】 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送行者是谁呢?次句却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集)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 【赏析】 古往今来,能够在历史上留下身影的,或是建立了不朽功勋, 或是具备非凡才华,或是拥有传奇经历。芸芸众生,则须因缘巧合,或因 附骥尾而行显。当年明朝人唐汝询读到李白的赠汪伦一诗,就对汪伦 颇为嫉妒。他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 既酿酒以候 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 以调绝千古。”李白之诗调绝千古,汪伦也随之名垂千古。汪氏宗谱说 汪伦又名风林,是唐朝时知名士,曾为泾县令,与李白、王维等人都是好朋 友。泾县志则说汪伦的别墅在桃花潭岸,即李白过汪氏别业二首中 所写的“池馆清且幽”、“随山起馆宇,凿石营池台”等。又传闻近年在泾县 水东长滩发现一块汪伦墓碑,上书“史官之墓汪伦也”。这些说法,可信程 度不一,往往是在借李白之诗而说汪伦生平。 在这些故事中,最生动的还是李白与汪伦结识的经过。袁枚在随园 诗话中说,汪伦是泾川豪侠之士,常常为朋友一掷千金。他听说李白到 了安徽,非常兴奋,有心结识又怕大名鼎鼎的李白不予理睬,便写信说他 所住的地方有十里桃花,有万家酒店。李白平生好饮,喜爱青山绿水,收 到信就欣然而来。见到汪伦,他就要去看信中所说的“十里桃花”和“万家 酒店”。这时,汪伦微笑着说:“桃花是潭水的名字,在十里之外;万家呢, 是一家酒店店主的姓。”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高高兴 兴地在汪伦家中住了下来。数天后,李白将要离去,汪伦赠送数匹宝马, 十捆绸缎,在家中设筵饯别。诗人坐在船上将要出发了,忽地听到岸上传 来的“踏歌”声。循声望去,才发现汪伦带来众人为他送行来了。李白十 分感动,当即提笔写下了这首赠汪伦。 后人羡慕汪伦,还在于李白这首诗确实写得很好。好处首先在于“不 雕不琢,天然成响,语从至情发出”(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引周敬 语)。桃花潭水为本地风光,诗人随手拈来形容汪伦的送别之情,自然而 亲切。此诗的好处还在于比喻曲尽其妙。诗人说汪伦别情之深,远非桃 花潭水所及,避免了直说之弊,余味无穷。“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 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沈德潜重订唐诗别裁集卷二○)所谓 转换,就是诗中所说的“不及”。
猜你喜欢
  • “关雎之德”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关雎之德》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序》:“《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 而正夫妇也。”又,《论语·八佾》:“

  • 高翥《秋日》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高翥《秋日》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螀。 ①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② 【注释】 ①衔:衔恨,含恨。短长:说长道短,议论秋风好坏。蛩(qiong穷):蟋蟀。寒螀(jiang江):寒蝉

  • 《庄子·齐物论》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 ① ,仰天而嘘 ② ,荅焉似丧其耦 ③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 ④ ,曰:“何居乎 ⑤ ?形固可使如槁木 ⑥ ,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

  • 晏殊《扈從观灯》全诗鉴赏

    诘旦雕与下桂宫,盛时为乐与民同。三千世界笙歌里,十二都城锦绣中。行漏不能分昼夜,游人无复辨西东。归来更坐嶕峣阙,万乐铮左金右從}密炬红。

  • 《礼记》·《射义第四十六》原文、注释和翻译- 礼记

    【经文】 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 ① ;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礼 ② 。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 【今注】 ①燕礼:国君慰问臣下,与群臣燕饮之礼。行礼

  • 至诚则金石为开。|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至诚则金石为开。》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客从远方来》情诗三百首赏析

    客从远方来 【原诗】: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

  • 倾世萌狐

    人气作者囍多多倾情呈现,冷酷王爷“情斗”憨萌灵狐,甜宠升级,深情不改!我本欲成仙,却为你成了人。 倾世萌狐(精彩试阅) 这是沐云流忙碌的第三个晚上了,而他照例半夜回府,看看他牵肠挂肚的灵儿。 沐云流进

  • 白居易《惜郁李花》咏郁李花诗赏析

    《郁李花·惜郁李花》咏郁李花诗鉴赏 白居易树

  • 苏轼《留题显圣寺》全诗鉴赏

    渺渺疏林集晚鸦,孤村烟火梵王家。幽人自种千头橘,远客来寻百结花。浮石已干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只疑归梦西南去,翠竹江村绕白沙。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