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之《刘一止《踏莎行》》原文、鉴赏和赏析
刘一止踏莎行刘一止
刘一止
游凤凰台①
二水中分,三山半落②。风云气象通寥廓③。少年怀古有新诗,清愁不是伤春作。六代豪华,一时燕乐④。从教雨打风吹却⑤。与君携酒近阑干,月明满地天无幕。
注释 ①凤凰台:金陵古迹,故址在今南京城西南凤台山。传刘宋元嘉十六年(439)有三彩鸟翔集,时人称之凤凰,因筑台于山,故名。②“二水”两句: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二水中分,秦淮河流经南京西入长江时,因横卧其间的白鹭洲而分作两支。三山,位于南京西南五十里许,滨于长江,因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称三山。半落,形容若隐若现。③寥廓(kuò):旷远辽阔。④六代豪华:唐刘禹锡金陵五题台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六代,谓三国吴、东晋、南朝之宋、齐、梁、陈,金陵曾为此六朝京都。燕乐:同宴乐。⑤从:听任。教:使。却:语助,犹云了。
鉴赏 对出身江浙的作者而言,金陵凤凰台自是不容擦肩错过的千古佳胜,本词正是登游此间所作。但比之一般的登高、怀古,这特殊的名迹却赋予了更多的浓厚深沉之慨。无他,只为“自古帝王州”(王安石南乡子)——它是金陵城,一座上演了多少鼓角争鸣、兴亡恩怨的璀璨绮翠六朝古都;只因“谪仙留句处”(杨万里登凤凰台)——它叫凤凰台,一处凝聚了无数感怀古今、名家瑶章的千年百尺烟雨楼台。于是才一登临,上片的开场便是太白遗句飞人诗来;略一感怀,下片的承转便是六朝繁华风雨埋没。
“长波写万古,心与云俱开。”(唐李白金陵凤凰台置酒)作者气势磅礴的一句“风云气象通寥廓”就尽展白鹭洲横、三山天外的旷远辽阔,也借由这山川依旧的龙蟠虎踞隐叙了邻城金陵悠远历史的波澜壮阔。而今正是年少轻狂时,自当法大丈夫胸怀千秋,岂愿效小儿女伤春情态,这怀古新诗只合为那令王安石也“堪愁”的“四百年来成一梦”而落笔。
秦淮宴唱,后庭新声,或许在过去的中国历史上,再没有哪段岁月能在“豪华”“燕乐”二事上与六朝相媲美,也没有哪段王朝能在“一时”上如六朝般须臾更替。“‘六’代”本言其长,然一旦为“‘一’时”所囿,顿成弹指流光;“豪华”“燕乐”本状其繁盛缤纷,但若不过弹指流光,则更衬出风摇落日空萧索。短短八字,却是百般滋味,万千苦涩。是因为幽草深埋,是因为野花漫开,是因为堂前绿苔,如此光彩夺目的世景、这般郁郁葱葱的佳气,却看似被那凡常的风雨细细碎碎地给吹打了去,徒余胭脂飘尽、无计相留的“从教”怅惘。
李白豪言:“置酒延落景,金陵凤凰台。”殷尧藩登凤凰台诗云:“莫问人间兴废事,百年相遇且衔杯。”不管是为浇块垒抑或以壮豪情,无论系与君相对还是独自凭栏,上尽层楼更上楼后,酒总是不可或缺的助兴良伴。阑干对饮,结笔的“月明满地天无幕”最终将这一千古清愁随着皓月盈辉漫洒满天遍地,逼退笼罩八隅的暝暮,放开万里无垠的夜幕。
怀古伤时的主题往往不经意会在末了陷入哀愁忧闷而难以自拔或强颜自慰的消沉情绪,然本词却处处溢出一股少年英发的叛逆意气,这“风云气象通寥廓”说的怕不仅是一城二水三山,更暗含满腔待酬热血;接着又是自许少年新诗,又是明言不为伤春,大有别于流俗的用意;尔后遥怀六代成古、怅叹繁华几时,眼看就是寂寞添愁锁心头,词意倏地一转,释怀携酒,坦对无边霜色,更增三分气魄。意象对比的使用颇具匠心,二水、三山明犹在,风雨、月空是不改,夹于其间的六代豪华、一时燕乐,也只能在亘古不变的宇宙兴象前黯淡了颜色,化作了云烟。(郭思韵)
链接 始置于宋代的阁学士。宋代诸阁学士总称阁学士,正三品,包括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显谟阁、徽猷阁、敷文阁、焕章阁、华文阁、宝谟阁、宝章阁、显文阁学士。诸阁学士均创置于宋。其中以龙图阁学士设置最早,在大中祥符三年(1010);显文阁学士设置最晚,迟至南宋咸淳元年(1265)。北宋前期,阁学士为言语侍从之臣,名义上备顾问,实际上以他官带阁学士领在京省府寺监,或差地方守臣与任使,为贴职。仁宗朝后,阁学士多为翰林学士兼职、换职。元丰改制后,形同阶官,为朝臣补外加恩之官,如六部尚书补外多得此职,翰林学士别差遣补外也带阁学士。南宋时,为御史中丞、翰林学士、六部尚书补外之贴职。
北宋的官方校书。北宋官方校书的规模,远远超过前代。校刻图书遍及所有学科门类,有一支庞大的校勘工作者队伍,有一个事实上的国家校书中心,有较为缜密的校书制度,校书方法也比较先进。崇文院掌馆阁图籍的整理和校勘,并负责内府藏书的整理。校书人员除校勘、校理、直馆、直院外,两制学士及其他官员也可调入崇文院校书,故崇文院是北宋官方校书中心。太祖朝校刻佛经和医书,太宗朝校经书和史书,真宗朝校写龙图阁、太清楼藏书。又校写馆阁藏书。仁宗、神宗以后,校刻图书遍及经史子集各门类,连兵书、禁书也校勘。北宋校书人选中,有不少校书名家,如苏颂、宋敏求、曾巩、欧阳修等。官方校书对每个校书官员有每日工作量的规定,谓之校雠日课,又设有考核工作量的课程簿、都课程簿,制度比较完善。
-
黄庭坚《次韵子瞻以红带寄王宣义》 参军但有四立壁,初无临江千木奴。 ② 白头不是折腰具,桐帽棕鞋称老夫。 ③ 沧江鸥鹭野心性,阴壑虎豹雄牙须。 ④ 鹔鷞作裘初服在,猩血染带邻翁无。 ⑤ 昨来杜鹃劝归去
-
徐陵的《关山月》是一首描写离别之情的诗。诗中作者以关山之景为背景,表达了对离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大自然的景物来比拟内心的感受,以增强诗意。整首诗字里行间透着深深的怀念和忧伤,让人读后不禁感叹人生离别的无常与痛苦。这首诗语句流畅,表达思想含蓄,情感真挚动人,堪称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
[唐]李贺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青毛骢马参
-
所谓“两个估计”就是:解放后十七年“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大多数教师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这“两个估计”是“四人帮”一伙在1971年
-
翰林逼华盖,鲸力破沧溟。天上张公子,宫中汉客星。赋诗拾翠殿,佐酒望云亭。紫诰仍兼绾,黄麻似六经。内分金带赤,恩与荔枝青。无复随高凤,空馀泣聚萤。此生任春草,垂老独漂萍。倘忆山阳会,悲歌在一听。 作品赏
-
元明之际杂剧剧本。简名《临潼斗宝》。撰人姓名不详。末本。写秦穆公用百里奚之计,请18国诸侯聚会,各带宝物1件,文、武各1人,赴秦国临潼斗宝。有不赴会者,17国起兵征讨。如诸侯皆至,秦则派大军把住关口,
-
施舍在一座大城市附近,一个病恹恹的老人沿着宽阔平坦的公路走着。他踉踉跄跄地走着,衰老无力的双腿,拖着两脚艰难移动,步履蹒跚,摇摇晃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八年级上册古诗词竞赛题库,内容包括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复习题,初二语文上册古诗词试题,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试题。八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阅读题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
-
是故智者 ① 之虑,必杂 ② 于利害。杂于利而务 ③ 可信 ④ 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九变篇第八》) 【注释】 ①智者:明智的将领。②杂:此指兼顾。③
-
百重堆案掣身闲,一叶秋声对榻眠。床下雪霜侵户月,枕中琴筑落阶泉。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惟有悯农心尚在,起瞻云汉更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