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昌与昆平》
昆昌与昆平
昆昌与昆平,泰国长篇叙事诗,原为阿瑜陀耶王朝二世时期(1317~1371)据民间口头流传而成,后在泰缅战争中散失。到曼谷王朝二世时,国王纳帕莱及诗人顺吞蒲、通育等10余人根据民间艺人口述编写成书,经泰国家图书馆馆长丹隆拉差努帕等整理、校订于1917年出版。泰国古代,素攀地区有三家大户。一是昆格莱家,有个儿子叫帕莱构;二是昆西威猜家,儿子叫昆昌;三是攀顺约他家,有个美丽的女儿叫娘萍。3个孩子一次做游戏:昆昌当丈夫,娘萍扮妻子,帕莱构把娘萍抢走,后发生血腥搏斗,许多孩子负了伤。这可怕的游戏在十几年后成为现实重现。帕莱构5岁丧父,15岁出家当和尚,学习经文武艺,颇受师傅赏识。一次庙会上,他遇见娘萍并相爱。这时,富有的昆昌也爱上娘萍并向她求婚。最终娘萍与才貌双全的帕莱构成婚。婚礼后3天,国王命帕莱构领兵征讨清迈国,收复失地,娶美貌少女劳通为妾,并被国王封为“昆平·盛沙坦”,昆平出征,娘萍思念成疾,听从和尚更名改嫁可消灾祛病的卜卦,改名宛通,果然病愈。昆昌乘机散布昆平已死的谣言,并逼迫宛通与自己成婚。此时昆平归家,宛通见丈夫已有新欢,赌气嫁给了昆昌。后昆平得罪国王,被关入牢狱。18年后,清迈王又向泰王宣战,国王见无人敢于挂帅迎战,遂释放昆平,征讨清迈王。得胜而归,昆平与宛通之子乍门威劝母亲回到父亲身边,宛通犹豫不决。国王令她在昆昌、昆平之间作最后抉择,宛通仍左右为难,国王认为她是纷争的祸根,令斩首示众。这部长诗描写了泰国民俗、宫廷生活,生动曲折的情节、浓郁的民族风格,使它在泰国家喻户晓,至今仍被泰政府列为文科教材。此书曾由泰国女作家集格森·西汶伦译成法文在巴黎出版。
-
《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此诗前二句用“围棋局”“菜畦”作喻,描画长安城整饬、匀称的布局,笔直、宽敞的街道;后两句笔锋转向唐都政治活动的中心即大明宫,写早朝情景,以“一条星宿”为喻,写出火把之多,官员之众,仪礼之盛。此诗的描写具体生动,言简而意丰。 “百千家
-
不厌东南望,江楼对海门。风涛生有信,天水合无痕。鹢带云帆动,鸥和雪翻浪。鱼盐聚为市,烟火起成村。日脚金波碎,峰头钿点繁。送秋千里雁,报暝一声猿。已豁烦襟闷,仍开病眼昏。郡中登眺处,无胜此东轩。
-
作者: 宋生贵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1知6年级75首古诗词,内容包括1一6年级必背75首古诗是哪些,小学必背75首古诗,小学生六年级古诗七十五首,是什么。《咏鹅》【作者】骆宾王 【朝代】唐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白话释义:白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洁白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二年级上必背古诗词,内容包括二年级必背古诗二十首,二年级必背古诗30首,小学二年级必背古诗。《鹿柴》 唐 王维:空 山 不 见 人,但 闻 人 语 响.返 景 入 深 林,复 照 青 苔 上.《别董大》(其一) 唐高适千里黄云白
-
《士不可不弘毅,譬如一个担子,尽力担去,前面不奈何,却住无怪.今自不近前,却说道担不起
《士不可不弘毅,譬如一个担子,尽力担去,前面不奈何,却住无怪。今自不近前,却说道担不起,岂有此理?故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
昨日山有信,只今耕种时。遥传杜陵叟,怪我还山迟。独向潭上酌,无人林下棋。东谿忆汝处,闲卧对鸬鹚。
-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注释】 选自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有誉于前:在人前得到赞誉。誉,称扬。 孰若:莫如,不如。 无毁于其后:不被人背后诋毁。毁,诽谤。 有乐于身:身体安乐。 无忧于其心:心里没有忧虑。 【赏析】
-
十年身不到朝廷,欲伴骚人赋落英。但得低头拜东野,不辞中路候渊明。舣舟苕霅人安在,卜筑江淮计已成。千里论交一言足,与君盖亦不须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