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金城北楼》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高适金城北楼
高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谢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高适是盛唐时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曾经几度出塞,往来于河北、东北和河西边塞,写了大量的边塞诗。他的代表作燕歇行更是蜚声诗坛、千古名扬的杰作。他的边塞诗从多方面反映了当时边塞军中复杂的矛盾,慷慨高歌了悲壮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立功扬名的个人抱负。
金城,就是现在甘肃省会兰州市。唐代金城北楼在黄河北岸白塔山西南,南临黄河。唐玄宗天宝十二年 (753) 秋天,高适得到了河西节度使哥舒翰的赏识,担任节度幕府的要职,掌管书记。这首诗是诗人赴凉州(今甘肃武威) 途中登临金城北楼、放眼西望有所感而作。开头两句:“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根据诗中“城头残月势如弓”一句,可知诗人是在秋天一个残月尚未西沉的早晨登楼赏景的。他此行的目的地是凉州。登楼之后,很自然地放眼即将西行的征途上的风光: 只见晴空丽日,山水如画; 辽阔的天宇下,黄河滔滔流水自西而来,奔向远方,傍河的群山向河西连绵而去。塞上逢秋,天高气爽,金城的秋色,在诗人眼中却比咫尺图画还美! 这两句中,“满晴空”的“满”字,“胜画中”的“胜”字,都是饱含感情笔墨,倾注了诗人对金城秋色的由衷赞美之情。三、四两句:“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湍: 原指石滩上的急流。这里泛指黄河滔滔滚滚的急流。声若箭: 形容激流的声音象箭离弦时一样清脆响亮,富有声势。残月: 指下弦月,西北塞上地势高峻,天际残月,给诗人以近在城头的感受。没有亲身感受,是写不出这样的诗句的。盛唐诗人岑参描写凉州秋天傍晚的新月时,这样咏唱:“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可谓异曲同工。高适这两句诗,描写了金城秋色的近景,壮美如画,有声有色。五、六两句:“垂竿已谢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这两句由具体写景转入抒发感慨。垂竿: 原指钓鱼竿,这里借指隐居江海的生活。已谢: 已经辞别了。磻溪: 水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磻溪老,指姜太公吕尚。相传吕尚在还没有遇到周文王时,曾于磻溪隐居垂钓。这句借用典故,表明自己已经结束了无所作为的闲散生活,此次千里西行,将要有所作为! 体道: 体会、思索生活的哲理。塞上翁: 指“塞翁失马”的典故,据淮南子记载,塞上有一位老翁,他家里一匹马跑到塞外胡人那边去了。邻居都替他惋惜。老翁却说:“丢了马,也许它将来会给我带来福气呢”。过几个月,果然那匹跑掉的马从塞外带领了胡人的骏马回来了。后来,人们用“塞翁失马”来比喻因祸得福,诗人在回顾以往失意、困顿的生活时,吟味了“塞上翁”的典故,对即将在哥舒翰幕府中作事,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人生的失意,困顿,也不完全是坏事,它更能催人奋发向上。最后两句:“为问边庭更何事? 至今羌笛怨无穷!”为问: 为我问一问。这里是感慨设问语气。边庭: 边境。更何事: 还有什么情况?“至今羌笛怨无穷”守边士卒在羌笛声中流露出来无限哀怨的情思。唐代边塞战争频繁,广大士卒久戍不归,在高昂的士气中也交织着思归不得的愁怨。盛唐诗人王之涣咏叹过:“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昌龄咏叹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些咏叹,好比是盛唐边塞诗交响乐中的一曲变调,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代边塞军中存在的复杂的矛盾。诗人高适在即将赴凉州之际,登楼赏景的同时,放眼河西边塞,自然会联想到自古以来战争不息,边塞不宁的问题,更加激发了报国安边的感奋情绪。最后两句的发问: 请问边境上如今还有什么情况呢? 为什么守边士卒的羌笛声中传出了深深的哀怨! 感慨声中蕴含着诗人自己以“塞上长城”自许的情志,因而是无须他人来回答的。
金城北楼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登楼远眺,赞美依山傍河的金城秋色。向往报国安边的业绩; 赏景的欣喜与国事的感慨,都融汇在这七言八句之中。七言诗每句七字,虽说只比五言诗多了两个字,但却多了一个音节,更有利于诗人酣畅地写景状物,叙事抒情,表达充沛的感情。这首诗前面四句从高与低,远与近,声与色等不同角度写金城秋色,层次分明,富有气势,就是得力于七言句式所带来的节奏迭宕的韵致。开头两句先写辽阔无云的晴空,再写连绵远去的群山,高天与远山互相映衬,给画面带来了明朗开阔的意境,好象电影中的全景,给人以总体的形象感受。三、四两句是近景的描写,“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声势逼真,黄河滔滔急流似在耳际回荡,残月如画挂在城头,似乎伸手可以捉摸。如果换用五言句式,这四句也可以缩写为:“北楼满晴空,山水胜画中。急潮声若箭,残月势如弓”。但是,每句少了一个音节,对于全诗意境的创造也就带来了一定的局限。例如,三、四两句少了“湍上”和“城头”两个音节,同时也减弱了给人以水声如在耳际,残月如在眼前的逼真,传神的感受。
后四句由写景而抒情,或借用典故,总结往日生活,展望未来征程;或直接发问,立意苍劲,引人遐想,给全诗带来了既明快又苍劲的风格特色。
-
【提示】 《六国年表》接《十二诸侯年表》,编排也是年经国纬。“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著诸所闻兴坏之端”。表名“六国”,实谱八国,第一栏周,尊天下共主,纪年;第二栏秦,日食灾异载于
-
【名句】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语出元代《赚蒯通》杂剧第一折。天下太平的局面本来是将军创造的,但是将军却不被允许看到天下太平的景象。两句话揭露封建统治者卸磨杀驴的凶残本性。
-
茶事以茶闹出过许多事来:我的家乡不产茶,人渴了就都喝生水。生水是用泉盛着的,冬天里泉口白腾腾冒热气,夏季里水却凉得渗牙。大人们在麦
-
朱耷 六月鹌鹑何处家,天津桥上小儿夸 ① 。 一金且作十金事,传道来春对蔡花 ② 。 【注释】 ①天津桥:在河南洛阳西南。隋炀帝大业迁都,以洛水贯都,有天汉津梁气象,建桥曰天津。此处指那些移居京城的满
-
齐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一日,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 ① ?”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岂有不通世务耶?”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
-
觉而思之盖南华赐物也岂复与伯固相见于此耶今得来书已在南华相待数日矣感叹不已故先寄此诗扁舟震泽定何时,满眼庐山觉又非。春草池塘惠连梦,上林鸿雁子卿归。水香知是曹溪口,眼净同看古佛衣。不向南华结香火,此生
-
一列车把我抛在一个叫柳园的地方,已是三更时分,在小站里,四顾苍茫,心知敦煌已是很近了,只是依然不知道接下来的情形是怎样,有些忐忑不
-
美人赠此盘龙之宝镜。烛我金缕之罗衣。时将红袖拂明月。为惜普照之余晖。影中金鹊飞不灭。台下青鸾思独绝。藁砧一别若箭弦。去有日。来无年。狂风吹却妾心断。玉箸并堕菱花前。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有有花字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含有花字的古诗词,含有花字的诗句,带有“花”的诗句。含有花的诗句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禹王台一部伟傲的史诗从这里挥洒开来禹王台上磨斧铲禹王台下斩惊涛无须审度,是也禹王台非也禹王台大禹的气度最宜挂在这峰巅云霭把泛滥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