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文观止·左传·季梁谏追楚师》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文观止·左传·季梁谏追楚师》鉴赏

古文观止·左传·季梁谏追楚师

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

斗伯比言于楚子曰: “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请羸师以张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斗伯比曰: “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 王毁军而纳少师。

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季梁止之曰: “天方授楚,楚之羸,其诱我也,君何急焉? 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 祝史正辞,信也。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11),臣不知其可也。”公曰: “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12),何则不信?”对曰: “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故奉牲以告曰 ‘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谓其不疾瘯蠡也(13),谓其备腯咸有也。奉盛以告曰: ‘洁粢丰盛。’ 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14)。’ 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所谓馨香,无谗慝也(15)。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祀(16)。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17)。”

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

【注释】 ①楚武王:楚国第十七代国君。随: 姬姓国,故城在今湖北随县南。薳(wei) 章: 楚大夫。瑕: 随地名。②少师: 官名。其人姓名不详。董: 主持。③斗伯比: 楚大夫。④张: 扩张。⑤张: 自高自大。弃: 轻视。⑥侈: 狂妄自大。赢师: 故意隐藏实力使军队表现出疲弱的样子。下文 “毁军” 意思同此。⑦熊率 (lu)且(ju) 比: 楚大夫。⑧季梁: 随国贤臣。⑨授: 赋予好运。⑩祝史: 主持祭祀祈祷的官吏。正辞: 说话正直无欺。(11)逞欲: 放纵私欲以快己意。矫举: 虚称功德以欺骗鬼神。(12)牷 (quan): 毛色纯一的牲口。腯(tu): 肥壮。粢(zi) 盛: 盛在祭器中的粮食。(13)瘯(cu) 蠡 (luo): 家畜疫病,皮毛上生疥癣。(14)栗: 通 “洌”,清洁。(15)慝 (te): 邪恶。(16)三时: 指春夏秋三季农事。五教: 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九族: 说法不一。一说指自身以上的父、祖、曾祖和以下的子、孙、曾孙、玄孙。另一说,指父族四代、母族三代、妻族二代,合为九族。禋(yin) 祀: 古代祭天之礼。(17)庶: 庶几,表希冀的副词。

【译文】 楚武王侵袭随国,派薳章去求和,在瑕地驻军来等待着。随国派少师主持和谈。

斗伯比对楚武王说: “我国在汉水东边不能得志,是由自己造成的。我们扩大军队,整顿装备,用武力凌驾别国,他们害怕而联合起来对付我们,所以就难以离间了。在汉水东边的国家中,随国是最大的。随国要是自高自大,就必然轻视小国。小国离心,对楚国是有利的。少师这个人狂妄自大,请君王把我们的军队装成疲弱的样子来助长他的骄气。” 熊率且比说: “有季梁在,这样做有什么用?” 斗伯比说: “这是为以后打算。少师将会得到他们国君的信任。” 楚武王故意使军容不整而接待少师。

少师回去,请求追赶楚军。随侯将要允许他。季梁劝阻说: “上天正在保佑楚国,楚军的疲弱,是要引诱我们,君侯何必急于从事呢?我听说小国所以能战胜大国,是由于小国有道而大国无度。所谓道,就是忠于人民而取信于神灵。国君想到对百姓有利,这就是忠; 祝史真实不欺地祷告,这就是信。现在百姓挨饿而国君放纵私欲,祝史虚报功德来祭祀,我不知道这样做怎么可以。” 随侯说: “我祭祀用的牲口既无杂色又很肥壮,盛在祭器中的黍稷丰盛完备,为什么不能取信于鬼神?” 季梁说: “百姓,是神灵的主人,因此圣明的君主先安定百姓后致力于祭祀鬼神。所以奉献祭品时祷告说 ‘牲口又大又肥’,这是说百姓的财力普遍富裕,说牲口长得肥大而且繁殖很快,说没有生疥癣等疾病,说牲口全体完备肥大,应有尽有。在奉献黍稷时祷告说 ‘干净的粮食盛得满满的’,这是说春夏秋三季没有灾害,百姓和睦年成丰收。奉献甜酒的时候祷告说 ‘又好又清的美酒’,这是说君臣上下都有美德而无背离之心。所说的祭品芳香,是说没有谗言邪恶,所以致力于三季农事,整治好五教,亲和九族,用这个来祭祀神灵,这样百姓和睦而神灵赐福,因此作任何事情都会获得成功。现在百姓各有异心,鬼神没有主人,君侯虽然独有丰盛的祭品,又能求到什么福呢? 君侯姑且修明政事,亲近兄弟国家,这样或许可以幸免于难。”

随侯害怕,于是修明政事,楚国也就不敢来攻打了。

【鉴赏】 楚国向汉水以东扩张势力屡不得志,于是楚武王与大臣谋划,制造假象,助长随国的骄气,使之放松戒备,随侯中计。但贤臣季梁劝谏随侯,说明应“忠于民,信于神”,有道小国能胜淫暴大国的道理,从而引起随侯的警戒而修明政治,使楚国的计谋未能得逞。“民为神主,先民后神”是本文的中心思想,即明君必须先做对人民有利的事情,然后才致力于祭祀鬼神之事,这反映了春秋时代有远见的政治家对于民和神关系的一种新的进步主张,他们开始认识到,只有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使他们安居乐业,才能保持政权战胜敌国。本文通过记叙双方言语记事,反映了整个事情全貌。季梁的谏词步步深入,先是忠民敬神并举,然后从民着眼,论述民为主体,神为依附,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猜你喜欢
  • 《赠江华长老赏析》

    这是一首酬赠诗,诗中描述了这样一位老和尚:他生性喜静,沉于佛事,佛理精熟,生活简朴,令人肃然起敬。全诗语言明白晓畅,内容单一。   全诗可分为三节,前四句是第一节,概括介绍老和尚,一“熟”一“默”,形象地刻画出了老和尚内外特点。中四句为

  •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赏析》

    “江南江北愁思”两句,意思是说平生行遍江南江北,积累起来的许多愁思,都付之一醉,暂时忘却吧。借酒消愁本来是人之常情,尤以文人为甚。但作者哪里来这么多“愁思”,它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呢?一是自伤飘泊无定,二是慨叹中原未复。这就是有点有染的写

  • 《湛露》原文与鉴赏

    作者: 杨明琪 【本书体例】

  • 生则谨养,谨养之道,养心为贵;死则敬祭,敬祭之术,时节为务。此所以尊师也。|什么意思|

    《生则谨养,谨养之道,养心为贵;死则敬祭,敬祭之术,时节为务。此所以尊师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名画《赤壁夜游图》赏析

    赤壁夜游图 金·武元直作 纸本水墨 纵五○.八厘米 横一三六.四厘米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苏轼被贬官到湖北黄州为团练副使时,曾和几个友人乘小船去游赤壁。赤壁本是长江中无数个矶崖中的一个,只是因为三国时候

  • 铺路散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知道散文吧?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是感情的问题。你所见过的散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铺路散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铺路散文 篇1  一、故乡的路  在鲁西北一个极其普通的村庄里,住着的人几乎都是同一姓氏,寻根溯源,村里的人几乎都是亲戚。其中有一家兄弟姐妹八人,生育子女无数,此刻,他们分别从各自工作的城市赶回来,刚刚进到村头,就在铺满炉灰渣的路上,哭泣不已。  村正

  • 百喻经全集《伎儿作乐喻》译文赏析

    伎儿作乐喻 【原文】 譬如伎儿[1],王前作乐,王许千钱。后从王索,王不与之。王语之言:“汝向作乐[2],空乐[3]我耳!我与汝钱,亦

  •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出处】唐杜甫《 月夜 》。 【译注】什么时候才能与妻子两人一同倚帷望月,让月光照干泪痕呢? 虚幌,薄薄的透明的帷帘。 【全诗】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

  • 顾北《美人树(组诗)》

    黄昏将会最终分开我们吧一个人陷落光芒有点茫然,惊慌像被逼入墙角簌簌发抖的美隔着一阵细雨,几重黯淡的山峦赞美和惊叹都是你的你从未在我

  •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庾信)原文、鉴赏和赏析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 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 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庾信留仕北朝后,常常面对异域风物而起羁旅之叹。但这首诗中所描写的边塞景象,并不一定是即目所见,而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