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百喻经全集《伎儿作乐喻》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百喻经全集《伎儿作乐喻》译文赏析

伎儿作乐喻

【原文】

譬如伎儿[1],王前作乐,王许千钱。后从王索,王不与之。王语之言:“汝向作乐[2],空乐[3]我耳!我与汝钱,亦乐汝耳!”

世间果报,亦复如是。人中天上,虽受少乐,亦无有实。无常败灭,不得久住,如彼空乐。

【注释】

[1] 伎儿:古代的歌妓、乐师。

[2] 作乐:唱歌奏乐。

[3] 空乐:白白地快乐。

【译文】

譬如乐师在国王面前演奏,国王许诺给他一千个钱。事后向国王去索要,国王不肯给他。国王说:“你方才演奏的音乐,听着快乐,过后就没了;我许诺给你钱,也让你听着快乐,过后就没了。”

世间的因果报应也是这样。生在人中或是天上,虽是享受到少许的快乐,却也是并不实在的,都是易逝而不常住,倏忽间败灭了的,就像那音乐和许诺,无法长久地留住。

【评析】

故事中的这个国王真是既聪明又狡猾,他巧妙地找到了“许诺赏给歌舞伎一千文钱”和“歌舞伎为国王歌舞娱乐”这两件事的共同点,就是都可以给对方带来快乐。其实,人世间的事也是如此,人们虽然得到了一点快乐,但却都是徒有虚名的。因为快乐本身就是虚无缥缈的,人世间的一切也都在流转变迁,所以我们不必担心,即使现在的快乐消逝了,明天还会有新的快乐。

故事征引

一无所有的快乐

从前有一位禅师,他非常喜欢菊花,于是就在院子里开辟了一片空地,在里面种了许多菊花。

一晃到了第三年的秋天,院子成了菊花园,菊花的香味儿一直传到了山下的村庄里,村子里的人当然很开心了。从那以后,只要是来过寺院的人都忍不住赞叹:“好美的花儿呀!”但是却从来没有人向禅师要菊花种。

突然有一天,有人向禅师要几棵花种,说要种在自家院子里,禅师答应了。他还亲自动手挑选了最鲜、枝干最粗的几棵,挖出根须送到了那个人家里。

消息很快传开了,前来要花的人接二连三。在禅师眼里,这些人一个比一个知心,一个比一个亲近,所以都要给。没过几天,院里的菊花就被送得一干二净了。

弟子们看到好好的菊花园现在变得一片狼藉、一片凄凉。院子里没有了菊花,就好像没有了阳光一样寂寞。弟子们抱怨道:“真是太可惜了,这里本该是满院香味的。”

禅师看弟子们一个个耷拉着脑袋,便笑着对弟子说道:“你们想想,再过三年我们又可以闻到一村子的菊香,这样岂不是更好呀!”

“一村菊香!”弟子们心头一热,望着禅师,只见他的脸上绽放出比开得最好的菊花还要灿烂的笑容。

禅师说道:“与别人一起共享美好的事物,即使自己一无所有了,心里也是快乐的!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地拥有了快乐和幸福。”

失意的年轻人

有一个年轻人,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没有脸面面对自己的老婆和孩子。有一天,他终于忍受不了心中积压的种种痛苦,于是就爬上附近学校的一棵樱桃树,准备从树上跳下来,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就在他决定往下跳时,学校放学了。

放学的小朋友们都走过来,看到他站在树上。一个小朋友问他:“你在树上干什么呀?”年轻人当然不能告诉小孩他要自杀吧。于是他说:“我在看风景。”

“你有没有看到你身旁有许多樱桃呀?”一个小朋友问。

他这才低头一看,原来自己一心一意想要自杀,根本没有注意到树上真的结满了大大小小的红色樱桃。

“你可不可以帮我们采点樱桃吃呀?”小朋友说,“你只要用力摇晃,樱桃就会掉下来了。拜托啦,我们爬不了那么高。”

这个年轻人觉得很烦,可是又违拗不过小朋友,只好答应帮忙。他开始在树上又跳又摇的,很快地,樱桃纷纷从树上掉下来了。下边聚集了越来越多放学的小朋友,都兴奋而又快乐地捡着地上的樱桃。经过一阵嬉闹之后,樱桃掉得差不多了,小朋友也渐渐散去了。

年轻人坐在树上,看着小朋友们欢乐的背影,不知道为什么,自杀的心情和气氛全都没有了。于是,他也采了些樱桃,跳下了樱桃树,拿着樱桃慢慢地走回家里。

他刚回到家,看到家仍然是那个破旧的家,一样的老婆和小孩。可是孩子们却非常开心,因为爸爸能给他们带樱桃回来。他们又一起吃过晚餐,他看着大家快乐地吃着樱桃时,忽然有一种新的体会和感动,心想:原来这样的人生也还是充满了快乐和幸福的呀!

猜你喜欢
  • 《东床坦腹 王羲之》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

  • 丝绸之路

    【3371】丝绸之路(刘迎胜著,江苏人民出版社,52万字,2014年9月第1版,78元)△全书以时间为经,以文明交流为纬,阐述了两条丝绸之路的发

  • 《蜗牛的远方》包光潜散文赏析

    雨季不请自来,穿着花衣裳,像时装模特儿。夏天的丰盈与绚丽,便在雨季里郑重其事地亮相;一切应时之物,均以主人的姿态粉墨登场。即便洪水

  • 《两宋易代时期词人李清照》

    作者: 叶嘉莹杨爱娣 【原文】: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 《无将大车》情诗三百首赏析

    无将大车 作者: 李登伍 【本书体例】

  •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杨万里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这首诗在构思上与前一首同出一机杼:以静境写慵懒无聊,又从动境反衬恬静闲适。一样地写得活泼自然,富有情韵和机趣。 首句写庭院之

  •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天下用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 周必大《游西山录》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周必大《游西山录》 周必大 十一月乙丑、丙寅日,南至抵豫章,泊南浦亭,在洪乔门。《职方乘》 云:“对岸即殷洪乔投书渚也。”登拄颊亭,望西山,以阴雨不快心目。丁卯游铁柱观,柱在小池中,高二三尺,状类假山

  • 《踏水车行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歌行体诗。乐府诗兴于汉,盛于魏晋南北朝,至唐而变,产生新乐府运动。新乐府的特点是即事拟题,不拘旧格,给后人开一条创新之路。马祖常这首《踏水车行》与他的《缫丝行》,都是新乐府诗。无论新旧乐府都继承了《诗经》开创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传统,敏锐反映现实,大胆干预生活,“感于哀

  • 杜牧《阿房宫赋》文言文名篇全文鉴赏

    《阿房宫赋》唐杜牧作。见《樊川文集》。作者有感于唐敬宗“大造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以讽谏之,成文于宝历元年(825)。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