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谭学讴”注释、译文和感悟
【注释】 ①讴(ōu):歌唱。穷:尽。饯(jiàn):饯行,送别。衢(qú):大道。②韩娥:传说中一位善歌的人。鬻(yù): 卖。 假:借, 筹 借。 (lì):栋梁。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歌唱,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法,就自认为学完了,要求辞行秦青也没有阻拦他。秦青在郊外的大道上为薛谭饯行,打着节拍悲声歌唱,歌声振荡林梢,唱停了空中的行云。薛谭于是向老师谢罪,请求返回继续学习,而且终生没有再提及辞行一事。秦青转身对同来送行的人说:“从前,歌者韩娥东去齐国,吃的粮食不够了,经过雍门时,就卖唱筹粮。她离开之后,歌声的余音还袅袅绕梁三日不绝,听的人还以为她没有走呢。经过一个旅店时,店主辱没了她。韩娥因此长歌哀哭,全乡的人听了都伤心不己、泪眼相对,整整三天没有吃饭。”
【感悟】 成语“余音绕梁”即源于此。可见音乐、歌曲的魅力。据载,孔子有“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之说。
有时,它们的力量又是巨大的,相当于千军万马。如肖邦的爱国题材的钢琴曲,我国抗战类型的歌曲等。
-
【原题】:师文莫君以仆治东园甚力官满且去为赋诗以道眷然之意次韵奉答
-
李商隐 三更三点万家眠,露欲为霜月堕烟。 斗鼠上床蝙蝠出,玉琴时动倚窗弦。 这首诗首先让人感觉到的是夜半时分寂静的环境气氛。“三更三点”正是夜半。人间此时,一切活动都停止了。“万家眠”,可见在诗人感觉
-
我家于豳,自我先公。伊我承绪,敢有不同。今狄之人,将土我疆。民为我战,谁使死伤。彼岐有岨,我往独处。人莫余追,无思我悲。
-
作者: 袁枚 【原文】: 乾隆丁亥冬(1),葬三妹素文
-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尽其流》 人人能够充分发挥才能,土地能够充分发挥优势,物品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财货能够充分敞开流通。孙中山《上李鸿章书》:“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
-
[宋]王安石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糟粕所传
-
萧氏贤夫妇,茅家好弟兄。羽输飙驾赴层城。高会尽仙卿。一曲云谣为寿。倒尽金壶碧酒。醺酣争撼白榆花。踏碎九光霞。
-
“别了——这里的山河,这里的原林……” 凄切而悲壮的歌声,在我耳边荡漾起来,一阵突然的酸楚掠过我的心。是多么熟悉的歌呵,好久不唱了,也好久不听见谁唱了,然而,这支歌曲却像永久响在我的耳边似的使我感到格
-
名言: 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 句意: 自然法则应当是满而不外溢, 元气盛大而不骄傲, 勤劳而不自夸有功。 出处: 《国语·越语下》
-
飘来鸡树凤池边,渐压琼枝冻碧涟。银阙双高银汉里,玉山横列玉墀前。昭阳殿下风回急,承露盘中月彩圆。上相抽毫歌帝德,一篇风雅美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