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蒹葭》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蒹葭》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睎。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蒹葭:泛指芦苇。苍苍:深青色。伊人:那个人。溯洄:逆流而上。溯 游:顺流而下。萋萋:茂盛的样子。睎:干。湄(méi):岸边,水与草交接 之处。跻(jī):升,高起,指道路越走越高。坻(chí):水中小洲,小岛。采 采:众多的样子。未已: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涘(sì):水边。右:迂回 曲折。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大意】河边芦苇青苍苍,晶莹露珠结成霜。我所思念心上人,正在河水那一 方。逆流而上追寻她,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追寻她,仿佛她在那 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晶莹露珠还未干。我所思念心上人,正在水边大 草滩。逆流而上追寻她,道路险阻高难攀。顺流而下追寻她,仿佛她在 那河洲间。

河边芦苇繁又密,晶莹露珠结不已。我所思念心上人,正在那边大 水堤。逆流而上追寻她,道路险阻又弯曲。顺流而下追寻她,仿佛她在 那小洲地。

字数:534
何小宛 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6页.
猜你喜欢
  • 《明堂飨神歌》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明堂飨神歌无名氏【原文】经始明堂,享祀匪懈[1]。於皇烈考,光配上帝[2]。赫赫上帝,既高既崇[3]。圣考是配,明德显融[4]。率土敬职,万方

  • 杜甫《别常征君》全诗赏析

    儿扶犹杖策,卧病一秋强。白发少新洗,寒衣宽总长。故人忧见及,此别泪相忘。各逐萍流转,来书细作行。 作品赏析【顾注】永泰元年,自秋徂冬,公在云安,故云“卧病一秋强。”强,多也。儿扶犹杖策,卧病一

  • 荀子·非相篇译注

    非相 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古者有

  • 白居易《仲夏斋戒月》全诗赏析

    仲夏斋戒月,三旬断腥膻。自觉心骨爽,行起身翩翩。始知绝粒人,四体更轻便。初能脱病患,久必成神仙。御寇驭泠风,赤松游紫烟。常疑此说谬,今乃知其然。我年过半百,气衰神不全。已垂两鬓丝,难补三丹田。但减荤血

  • 《莘叔耕画梅雪轩(叔时名野,世居湖之莲花庄赏析》

    【原题】:莘叔耕画梅雪轩(叔时名野,世居湖之莲花庄)

  • 杜甫《去秋行》全诗赏析

    去秋涪江木落时,臂枪走马谁家儿。到今不知白骨处,部曲有去皆无归。遂州城中汉节在,遂州城外巴人希战场冤魂每夜哭,空令野营猛士悲。 作品赏析【鹤注】当是宝应元年作,与上首宜合看。去秋涪江木落时①

  • 般若无知论

    东晋佛教哲学家僧肇在参加翻译《大品般若经》完成以后,撰写了一篇重要论文《般若无知论》。论文阐述所谓圣人(佛)的智慧,即般若无相无知的道理,也就是通过对般若性质的解说,宣扬佛的神秘应化的宗教行为(“应会

  • 苏轼《东坡居士过龙光,求大竹作肩舆,得两竿。南》全诗鉴赏

    斫得龙光竹两竿,持归岭北万人看。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八滩。 作品赏析【原题】:东坡居士过龙光,求大竹作肩舆,得两竿。南华珪首座,方受请为此山长老。乃留一偈院中,须其至,授之,以为他时语录中第一问

  • 宋玉《高唐赋并序》原文、译文、赏析

    作者: 宋玉 【原文】: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

  • 苏轼《和子由踏青》全诗鉴赏

    春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人闲正好路旁饮,麦短未怕游车轮。城中居人厌城郭,喧阗晓出空四邻。歌鼓惊山草木动,箪瓢散野乌鸢驯。何人聚众称道人,遮道卖符色怒瞋。宜蚕使汝茧如瓮,宜畜使汝羊如麇。路人未必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