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名画《树色平远图》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名画《树色平远图》赏析

树色平远图

北宋·郭熙作

绢本水墨

纵三五·九厘米

横一○四.八厘米

藏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

是图卷后有赵孟頫、柯九思等元人诗文和题跋,其中柯九思有诗云:

郭熙笔法出营丘(李成),古木空亭老更幽。

记得溪桥曾访隐,斜阳澹澹远山秋。

此七言诗点示了图意境界。

树色平远图

树色平远图以“自近山而望远山”的空间布局,写晚秋意境。画面左实右虚,萧疏与充实对照,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景象。图卷“形”和“意”结合得十分完美。“法”的运用仅仅是表达意境的手段,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这正是其成功之处。一、左段陂陀斜向的布置成为空间连续的基本间架,土坡上冈阜顶端有凉亭坐落,俨若深居,和丛木偃仰疏朗有机地组成生动突兀的主体。树柯“鹿角”、“蟹爪”相间,体姿皆呈离奇盘曲之状。而山石均为圆弧造型,用简洁的中锋笔道勾取,石纹甚稀。勾笔结合浓淡墨渲染,线面相协,以现实性较强、近深远淡、空间摆布来形成黑白整体结构,予人以亲切的审美感受。这段是全卷的重点部分。左下角有小桥横架以连贯左右景物,其中小人物点缀颇感生动,幽亭中有一人观景,小桥上有士人缓步,书童相伴,与渐远小径深处赶驴人相呼应……图中人物点点,似乎是流淌在画面上变幻节奏的“音符”,平添了生活情趣。二、右半段布置虚略清旷,河面上有小舟荡漾,一群野凫掠过水面打破了清幽的气氛。远山表现极少皴笔,只在山脉层次交搭处,勾以小树,用水墨简笔点叶,疏朗的笔调与左段稠密的布置形成黑白显豁的节奏变化。

这张图卷体现出郭熙“自然布列于心中,不觉见之于笔下”(林泉高致·画意)的作画主张。他善于观察和捕捉自然界生动的韵致,组成视觉语言。画面虽没有层峦耸峙、云烟出没等丘壑变化,但能以平中求奇、静中寓动来构成诱人的意境。此图画法和他晚年的窠石平远图同是平远布局,而“胸中造化吐露于笔端”,表现手法却不相类,突出的一点在于充分发挥了淡墨画法来展示纵深空间,图中树木、山石、土坡、沙岸等“树秀石润”,大都将没骨和勾勒结合为水墨一次完成,基本上不用积墨方法。记载中称李成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擅以淡墨写迷濛之景,有梦幻一样的效果,在这张图卷中看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体现。郭熙总结运墨有淡墨、浓墨、焦墨、宿墨等六种(林泉高致·画诀),并讲到“墨色不滋润谓之枯,枯则无生意”(林泉高致·山水训)。树色平远图以灵动洒脱的笔法,淡润明洁的墨法来强化现实的“幽情美趣”,以烘染见长,显示了郭熙画法的多样性。正如柯诗中所谓“斜阳澹澹远山秋”情趣,均和淡墨色调的运用相关。

郭熙认为画画应“不局于一家,必兼收并览,广议博考,以使我自成一家”(林泉高致·山水训)。因为不同艺术流派的产生和发展,本是以相互依存为条件的。树色平远图中虽可见“笔法出营丘”的笔墨技法,但中远景(右半段)水气浮漾、薄雾轻笼的水墨渲染,也可以明显感受到兼取“淡墨轻岚”的江南画派韵姿。图卷体现了郭熙所谓“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看”(同上),全方位、多角度、灵动性、不固定一处观察自然景物的空间意识,其处理空间的理论观念对山水画发展有相当影响。

此卷无款识,画幅中上方有“宣和中秘”朱文长印,可知此图曾为宣和内府珍藏,其他尚有乾隆、宣统等清内府多方鉴藏印。图见庚子销夏记等书著录。后香港张文奎售予纽约顾洛阜,遂流出海外。原迹上绢本已有数处破残痕,但大体无碍物象。从拖尾赵孟頫的题跋看,赵氏双松平远图风格渊源似有受树色平远图影响之处。

猜你喜欢
  • 范仲淹《赠方秀才》全诗鉴赏

    高尚继先君,岩居与俗分。有泉皆漱石,无地不生云。邻里多垂钓,儿孙半属文。幽兰在深处,终日自清芬。

  • 精品唐诗之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是一首描写登高望远的诗,通过凤凰台的高度,表达了李白的豪情壮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凤凰,寄托了追求卓越和永恒的愿望。意境高远,充满激情,给人带来视觉和心灵的震撼。通过细腻而深刻的描写,唤起了读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这首诗也展示了李白独特的个性和不羁的精神,使他成为了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 顾志华《四部备要》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顾志华 《四部备要》是中华书局自1924年起分集

  • 国学名句“善为天下者,计大而不计小,务德而不务刑,据安念危,值利思害”出处和解释

    【名句】善为天下者,计大而不计小,务德而不务刑,据安念危,值利思害 语出《新唐书·陈子昂传》。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应该是思谋大事而不责细小,致力道德而不重刑罚,处在平安的环境中想着可能出现的危险,当着获

  • “宰我问”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宰我问 ① :“三年之丧 ② ,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 ③ ;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④ 。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 ⑤ ,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 ⑥ ,衣夫锦,于女安乎 ⑦ ?” 曰

  • 白居易《琴茶》全诗赏析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 白居易《南园试小乐》全诗赏析

    小园斑驳花初发,新乐铮摐教欲成。红萼紫房皆手植,苍头碧玉尽家生。高调管色吹银字,慢拽歌词唱渭城。不饮一杯听一曲,将何安慰老心情? 作品赏析【注释】:不饮一杯听一曲?将何安慰老心情七言律诗《南园试小乐》

  • 迟暮 丽尼

    细雨如同游丝和网膜,我们的心是给牵挂住了。肩着重负,我们的脚步无奈何地移动着在密林之中;路是潮湿而且泥泞,有冷汗渗透了我们的头额。 因为着这艰难而犹豫的旅途,我们沉默了。 我们能发出一句鼓励的言语么,

  • 《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文章鉴赏

    本文写于元和九年(814),是韩愈墓志铭中别具一格之作。他创作散文追求一种“奇”的境界。所谓“奇”,就是异乎寻常,脱俗不凡。所谓“奇”文,就是与众不同的非常之文。本文就很好体现了韩愈的这个主张,写奇人、记奇事、用奇文,处处显示出“奇”的特色。

  • 《惜分飞 富阳僧舍代作别语赠妓琼芳赏析》

    【注释】 ①富阳:浙江富阳县。 ②阑干:眼泪纵横的样子。 ③取:助词,即“着”。 ④觑:细看。 【评解】 这首词抒写离别时的情态与别后的心绪。上片描绘临别之时无言相对,只见恋人泪眼如露滴花上,愁眉似碧峰簇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