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山西大同古城的诗词大全
大同,是山西北部历史名城。远在战国时,大同属于赵国雁门郡;秦时仍属雁门郡,置平城县;北魏初期,曾建都于此,从魏道武帝拓跋珪天兴元年(398年)到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大同作为都城长达百年之久,当时称为平城;唐代置云州,辽以后为大同府。明太祖朱元璋把他的第13子朱桂封到大同,称 “代王”。当时这里是万里长城五边重镇之一。大同市内现有华严寺、善化寺、鼓楼等古迹。最负盛名的是建于明初洪武年间的九龙壁,其历史比北京北海的九龙壁还要早350年,体积也相当于后者的3倍。市外的云冈石窟则更是闻名于海内外。
饥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
别剑无玉花,海风断鬓发。
塞长连日空,遥见汉旗红。
青帐吹短笛,烟雾湿画龙。
日晚在城上,依稀望城下。
风吹枯蓬起,城中嘶瘦马。
借问筑城吏,去关几千里?
惟愁裹尸归,不惜倒戈死。
[诗名]平城下
[作者]李贺,这是一首描写戍边士卒疾苦的诗歌。
[注释]●平城:大同旧称。●别剑:离家时所带的剑。无玉花,本来是剑光明亮如玉色,现在已没有了,即生了锈。●海风:指沙漠吹来的风。●白空:塞外辽阔的天空。●汉旗:泛指汉地、汉军的旗。唐代以汉言唐。●画龙:绘有龙的旗。裹尸归: 指饿死后裹尸而归。●倒戈: 指战死。最后二句意思是宁愿战死,不愿饿死。
白草黄羊外,空闻觱篥哀。
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
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
关河无数柳,一夜落龙堆。
[诗名]云州秋望
[作者]屈大均,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番禺 (今属广东)人。明秀才,清兵入广州前后,曾参加抗清队伍作战,失败后削发为僧,不久还俗,改今名。工诗,平生足迹遍南北。
[注释]●云州:唐置州名,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黄羊: 一种无角的羊,腹部带黄毛,当时是北方的特产。●觱篥 (bili,壁立): 从西域传入的乐器,又名笳管。●苏武庙: 苏武是汉武帝时出使匈奴的使臣,被单于扣留胁降,坚贞不屈,被迁至贝加尔湖牧羊,坚持19年,终不失节。大同右玉县建有苏武庙。●李陵台: 李陵,善骑射,汉武帝拜骑都尉,曾在晋北与匈奴战争中屡建战功,但在最后一次战争中,以少击众,遇敌力战,矢尽而降,单于立为右校王。诗句说“不上李陵台”,表明诗人崇敬苏武,而鄙视李陵。作者是明末爱国志士,故有此言。●风助二句:借塞上风云比喻群众抗清斗争的气概。诗人曾参与郑成功、张煌言的抗清斗争,参与进袭南京之谋,事败一度为僧。●关河二句:借杨柳在秋风中急剧衰败的景象暗喻降清者望风披靡的行径。“一夜落龙堆”是说杨柳不经风雨。龙堆,白龙堆,在天山南路的沙漠地区。
散步入招提,茸茸碧草齐。
初春寒未减,旧雪踏成泥。
河抱龙沙曲,山衔雉堞低。
梵声听未几,残月下林西。
[诗名]游华严寺
[作者]冯云骧
[注释]●华严寺:大同最大、最古老的佛寺,建于辽代重熙七年 (1038年),寺庙具有辽代建筑的特色,分为上华严寺与下华严寺。其中上华严寺的大雄宝殿是我国现存最大殿宇之一,内有5尊主佛及12诸天;下华严寺的薄伽教藏殿有31尊辽代塑像,神态各异,生动逼真,为我国古代泥塑中的珍品,也是辽代保留下来的珍贵文物。●招提:寺庙的佛家称呼。●龙沙曲:河岸积沙弯曲若龙。●雉堞:城关上的矮墙。这里是说在寺内高台上观望城景。●梵声:佛寺僧人作法事的音乐声。●未几,一会儿工夫。
琉璃照壁盘九龙,之而恍惚腾云中。
传是前明代王府,规模直似皇居崇。
殿阁已随劫灰烬,空余此壁前街东。
数仞雕墙饰金碧,万民膏血涂青红。
[诗名]九龙壁歌
[作者]方坦,安徽桐城人,清代嘉庆、迫光间人。
[注释]●九龙壁:在大同市东街路南,高8米,长45.5米,硕大粗壮的壁身拼砌着九条琉璃飞龙。壁建于明初,是朱元璋第13子朱桂代王府前的照壁。后600年中,代王府在战火中化为灰烬,可是九龙壁保存了下来,至今仍巍然屹立于闹市之中。●之而:形容九龙壁上龙身蜿蜒屈伸的样子,象“之”字。恍惚,似隐似现。●皇居崇:像皇宫那样高大。殿阁:指已废圮的代王府。●万民句:意思是这是用万民膏血建成的。
寺拜辽金两院禅,云龙飞壁秀天颜。
惊觉菩萨新情作,似惹客思千百年。
[诗名]大同华严寺
[作者]王树远
塞上风光,云净天空,大地苍茫。望雁门内锁,金沙飞土; 阴山外蔽,烽堡层岗。置郡嬴秦,雄居拓跋,耶律鏖兵曾逞强,遗陈迹,有云冈石窟,辽寺泥装。
千年故国沧桑,看当代英雄摆战场。从七峰上下,煤流似海;御河左右,麦浪吹香。壁垒,干戈整饬,敢笑熊罴学跳梁。雄关上,立长城好汉,胸有朝阳。
[词名]沁园春·大同
[作者]乐时鸣
[注释]●金沙:指金沙滩,在大同南,为雁门关外古战场。●烽堡:大同北有外长城,烽台土堡为之屏障。●置郡嬴秦:阴山之南为战国赵地,秦置代郡即今大同。秦朝为嬴姓,故称嬴秦。●雄居拓跋:北魏拓跋氏建都大同。●耶律鏖兵:大同曾为辽代耶律氏西京。●辽寺泥装:指大同城内上华严寺辽代泥塑。●七峰:大同西南七峰山,为大同煤矿所在。●御河:从阴山余脉而下,贯流大同全境。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编辑古诗词的思路,内容包括关于修改诗歌的方法,扩写古诗的最佳方法是什么,诗歌投稿有什么技巧编辑们喜欢什么样的诗歌,为什么我诗歌投稿。一,首先看是否有多余的字,比如诗歌很忌讳“的”字,应该尽量不用这个字。二,接着考量一下诗眼是否成功的突出。一首诗歌没有诗眼是失败的。三,
-
何为《第二次考试》原文 从1956年初到1957年初,由于双百方针的贯彻,文学创作题材、风格等方面的限制有所减弱,当代散文出现了最初的复兴现象。作为散文作家的何为,正是在这个阶段,迈入了他的创作成熟期
-
渐渐之石 作者: 杨笃文李青山 【本书体例】
-
顾况 画精神,画筋骨 ① ,一团旋风瞥灭没 ② 。 仰秣如上贺兰山 ③ ,低头欲饮长城窟 ④ 。 此马昂然独出群,阿爷是龙飞入云 ⑤ 。 黄沙枯碛无寸草,一日行过千里道。 展处把笔欲描时,司马一騧赛倾
-
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野塘水边碕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婵娟不失
-
【原题】:古有採鞠茱萸篇而无一语及渊明长房旧事鞠茱於此其亦有憾矣乎九日戏为鞠茱补阙其体则准之简文
-
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芰荷生欲遍,桃李种仍新。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
-
动心忍性【原典】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①:“玉者,温润之物,若将两块玉来相磨,必磨不成。”须是得他个粗矿底物,方磨得出。譬如
-
卿家送爱子,愁见灞头春。草羡青袍色,花随黄绶新。县西函谷路,城北大阳津。日暮征鞍去,东郊一片尘。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