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名句“师其意,不师其辞”出处和解释
【名句】师其意,不师其辞
语出唐代韩愈答刘正夫书。搞创作,借鉴古人的作品,要学习其精神实质,而不是在文辞上一味地追求模仿。两句话说明在学习前人文章时,应注重借鉴其内容和精神实质,而不要在文辞上一味模仿因袭。
-
【原题】:相识有遗予以紫石砚者谓是下岩石名日玉斗予自湖南再转之岭畏行李重滞旧所用委弃不存正以无砚为窘得这喜甚且爱其名捧而戏之日亚父后尔尚无恙耶为赋比
-
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圣人之所尚者义也,德义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什么意思
《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圣人之所尚者义也,德义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宋词典故·两贤岂相厄 【出典】 《史记》卷一○○《季布列传》:“季布母弟丁公,为楚将。丁公为项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于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 【释义】
-
也许因为是秋天了,隔岸树林子里的鸟多了起来。那是些不同于麻雀、白头翁这样的鸟。傍晚时分,它们从远方结伴飞来投宿。这样的事,其他季节
-
爱之太殷,忧之太勤,……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名言: 爱之太殷,忧之太勤,……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注释: 殷: 深厚, 一作“恩”。 句意: 爱护担忧得太殷勤, ……虽说是关心它, 其实是伤害它, 本文原意是种树用以比喻培养
-
《老子道德经·第十章 是谓玄德》翻译与解读
-
盘中诗 作者: 苏伯玉妻
-
南朝无名氏 一夕就郎宿,通夜语不息。 黄蘖万里路,道苦真无极。 南朝的乐府小诗大多以爱情为题材,但表现爱情的角度各不相同,有爱的欢乐,也有爱的痛苦,这首乐府诗就反映了一对青年男女在追求爱情过程中所经受
-
《乌托邦》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不朽的著作,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一部伟大的文献。本书是根据鲁宾逊的英译本和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1965年出版的《莫尔全集》第4卷《乌托邦》—
-
起首两句主写倚阑,而写今夕倚阑,却从“昨夜曾倚”见出,同样一句词,内涵容量便增加一倍不止。——既然连夜皆倚阑而望,当还有多少个如“昨夜”者!“ 天如水” ,比喻夜空如水般明澈与清凉,可是其意不在于写天,而在于以明净的天空引出皓洁的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