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缾无储栗,生生所资,未见 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 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尽,心惮远 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 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 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 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 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①,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②,奚惆怅而独 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③,恨晨光之熹微④。
乃瞻衡宇⑤,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 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⑥。倚南窗以 寄傲,审容膝之易安⑦。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 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⑧, 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 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 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⑨,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 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乎矣!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⑩。登东皋以 舒啸(11),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注释】①归去来:归去的意思。兮,语气词。②以心为形役:把心当成了形 体的役使。意思是说:为了避免身受饥寒,违背自己的心意去做官。③征夫:路上 的行人。④熹(xī)微:天色微明。⑤衡宇:横木为门的房屋,形容居处简陋。⑥眄 (miǎn):斜视,这里是浏览之意。⑦容膝:只能容下膝盖,形容房屋很小。⑧翳 (yì)翳:昏暗的样子。⑨窈(yǎo)窕(tiǎo):幽深曲折。⑩耘(yún)耔(zǐ):除草 培土。(11)皋(gāo):水边高地,山岗。
【鉴赏】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四十一岁,由于家境贫困,在 亲友鼓励、叔父引荐之下,出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陶渊明决定自 行去职,临行前写下了这篇文章。文章分为“序”和“辞”两部分。“序”的 部分说明家贫出仕、辞官归田和撰写本文的前因后果,“辞”的部分抒写自 己归田的决心和归田后的生活状况,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向往和真 挚赞美。
“辞”的部分分为四段。首先是对辞官归隐的反思,主要有三个方 面的内容:一是喜爱田园生活,不忍心看到田地荒芜;二是自己以前为 了温饱,才勉强做官;三是觉悟到过去做官是错误的,如今归隐才是正 确的。接着,描述归途中的心情,“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景色 怡然,恬淡自适。作者昼夜兼程,归心似箭,还嫌天亮得太晚了。设想 刚刚抵达家中,便看见“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一派欣喜的景象,使他感 受到田园之乐。虽然园里的小路已经荒芜,但是松树和菊花还和以前 一样。坐在家中,可以自斟自饮,欣赏庭院的树木,可以涉足园中,享受 清静悠闲的乐趣。接下来,作者想象归隐之后生活会给他带来的乐趣: 可以与尘世相隔离,可以与亲朋好友叙旧谈心,可以抚琴读书,忘却尘 世的一切烦恼。最后,作者抒发对宇宙和人生的感慨,明确表明“富贵 非吾愿,帝乡不可期”的人生态度,既不想奔走求富贵,也不愿服药求长 生。并以一段充满诗意的描绘作结,“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想象在良辰美景,独来独往,躬耕农桑, 啸吟东岗,赋诗清溪的生活,表达了作者顺应自然、随遇而安、乐天知命 的思想情怀。
此文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意境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作者创造了 闲适的生活环境,多从具体生动的日常事物中取材,例如饮酒、涉园、观 景、弹琴、读书、耕作、赋诗等等,自然亲切,引人入胜。文章句式灵活,骈 中带散,骈散结合。绝大多数是四字句,但也有三字句“胡不归”“已乎 矣”,也有六字句、七字句、八字句,行文自然流畅,富有音节美。
此文对后世影响较大。文中表现出陶渊明鄙弃官位,不愿为五斗米 而折腰,一心向往田园,亲近自然,乐于劳动,独善其身,乐天知命的思想 情怀,使他成为后世隐士的楷模。其写作艺术也让人称道。北宋散文家 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而已。”明代散文家归有光 说:“两晋文章,此真杰然者。”
汤克勤 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180-182页.
-
五言摘句天远疑无树,潮平似不流。(韦承庆)诗写江天之景。上句言在江干空阔处,临江丛树,远望仅一线绿痕,如浮天际,几等于无。与“天边
-
韩愈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 (1) ,其待人也轻以约 (2) 。重以周,故不怠; 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 (3) ,责于己曰: “彼,人也; 予,
-
杜牧 六王 (1) 毕,四海一 (2) 。蜀山兀 (3) ,阿房出 (4) 。覆压三百余里 (5) ,隔离天日 (6) 。骊出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7) 。二川溶溶 (8) ,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
-
《水仙·吴山青水仙》咏水仙诗鉴赏 赵溍金璞明
-
典源出处 晋 葛洪 《神仙传》: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至彭祖时,已二千岁余矣,不肯修升天之道,但取不死而已,不失人间之乐。其所据行者,正以交接之道为主,而金液之药为上也。初以居贫,不能得药,乃养
-
根据可可诗词网上的小说《狗》原文和鉴赏,这篇文章将围绕狗这一主题展开,从作者的角度出发,描述了狗作为人类最忠诚的朋友之一的形象。狗以它们无条件的爱和忠诚,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在忧伤还是开心的时刻,狗都会始终陪伴着主人,带给人类无尽的欢乐和温暖。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狗的单纯和纯洁让人们重新认识到爱与友情的真谛。它们的存在是如此宝贵,值得我们不辜负,对待它们用爱和关怀。因为在它们看来,我们是全世界最好的人类,值得永远的疼爱。
-
凭阑人·寄征衣 姚燧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姚燧:1238-1313,字端甫,号牧庵,河南洛阳人。一生仕途坦畅,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曾主持修
-
【3461】中华文化的底气(张岂之主编,中华书局,15万字,2017年7月第1版,38元)△本书共二十三讲,是国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增加文化
-
蹇先艾 多年不回贵州,这次还乡,才知道川黔道上形势的险恶,真够得上崎岖鸟道,悬崖绝壁。尤其是踏入贵州境界,触目都是奇异的高峰:往往三个山峰相并,仿佛笔架;三峰之间的两条深沟,只能听见水在沟内活活地流,
-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晚号怡性老人、揅经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历兵部、礼部、户部侍郎,官至体仁阁大学士,谥文达。阮元为当时朴学大师,曾在杭州创立诂经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