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词《清平调词三首》原文、鉴赏和解读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做翰林学士。一日,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兴庆宫观赏牡丹,因命李白写新词进呈,以佐欢娱。时李白醉酒方醒,援笔赋之,遂成清平调词三首。
先看第一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既写名花(牡丹),亦写美人(杨妃)。由云想到美人之衣,由花想到美人之貌,是花是人,难以分清。紧接着以娇艳欲滴的“露华”为名花和美人作进一步渲染,一个“浓”字,实写花容,兼及人面,十分传神。“若非”、“会向”,选择之词。“群玉(山)”、“瑶台”,皆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所居之地,冰清玉洁,超凡脱俗,以见名花之稀有,衬托美人之娇贵。而“山头”、“月下”则分别造成一种既清新又迷濛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与名花、美人相逢相见,则别是一种风情。前二句设色浓丽,后二句造境淡雅,浓淡相间,十分得体。
再看第二首。前两句写名花,暗喻美人。“红艳”写色之鲜丽,“凝香”写香之浓郁,用一“露”字,将嗅觉与视觉打通,把艳色与浓香融合,突出名花之美。“云雨巫山”用楚襄王与神女在巫山相会的传说,“枉断肠”,说明那位“旦为行云,暮为行雨”的神女在名花面前也黯然失色,从而进一步衬托名花之美。名花之美即美人之美,美人之美不仅使神女枉断肝肠,而且连汉朝那位生有倾城倾国之貌的赵飞燕也望尘莫及,以至只得倚仗新妆来比并了。然而,浓妆艳抹那里及得上天生丽质?一个“可怜”,明写赵飞燕之窘境,暗示出美人之绝伦,与“一枝红艳露凝香”紧密照应。
最后一首总括前两篇诗意,点明题旨。“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名花”者,玄宗观赏之牡丹也;“倾国”者,为玄宗宠幸的绝代美人杨贵妃也。玄宗喜名花,更喜妃子,故能“带笑看”,由其带笑之看,更见出名花与妃子两相欢洽,交相辉映。“解释春风无限恨”,紧承“带笑看”而来,谓花与人皆可解除、消释君王的烦恼,得其欢心,从而突出花容人面的美好及其魅力。末句花、人双写,与首句照应,同时,交待出兴庆宫中沉香亭北这一地点,巧妙地点明了赏花事件。
三首诗“合花与人言之”,由花及人,以花衬人,又能兼顾二者,好像在写花容,又好像在写人面,人面花容,融合无间,确是“风流旖旎,绝世风神”(沈德潜唐诗别裁),“语语浓艳,字字葩流”(周珽唐诗选脉会通),令人读来,余香满口。
-
作者: 郝建国 【本书体例】
-
游人自卫返,背客隔淮来。倾盖金兰合,忘筌玉叶开。繁花明日柳,疏蕊落风梅。将期重交态,时慰不然灰。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
-
梁园吟 【作者】:李白【年代】:唐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
-
图中有翻船的古诗词(有没有现代人写悼念东方之星沉船遇难者的七绝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图中有翻船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大河里不会翻船,小河里会翻船的诗句,图中有两条帆船的是什么诗句,看图猜诗,图中有湖水,船,燕子,垂柳,还有房子,旗帜请问是什。送你上旅行的船看着你启航渐远期盼你回来那一天收到你发来留言看到你旅途照片嘱咐你一路要平安那一夜风骤起 那一时雨骤急那一刻天旋地转睡梦里正
-
古文观止·《左传》·介之推不言禄 (僖公二十
-
赠答诗是古人一种交际手段,因此答诗讲究与赠诗意义相应,又因地位之别,在命意运藻上更注重恰如其分。这些在南朝,较唐代更严。因此要真正读通何诗,就先要对范云原唱有大体了解。
-
【注释】:原题:十月七日,毛主席书来,有“尊诗慨当以慷,卑视陈亮陆游,读之使人感发兴起”云云。赋赠一首
-
君子和 ① 而不流,中立而不倚 ② 。(《中庸》十) 注释 ①和:和气,和谐。②不倚:不偏不倚。 【译文】 君子能够做到与人和气相处而不随波逐流(或与人和谐相处而不同流合污),立场客观公正而不偏颇。
-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 ① ,玉树琼枝作烟萝 ②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③ 。最是仓皇辞庙日 ④ ,教坊犹奏别离歌⑤,垂泪对宫娥。 [注释] ①霄汉: 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