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牡丹花的古诗
关于牡丹花的古诗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牡丹花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牡丹花的古诗1
吕弗克弄秋水,爱此牡丹花鲜。--李白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允明
灼灼牡丹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品轩共分红。--杜公瞻
根是泥中玉,心旌善线下珠。
在君塘下种,埋没任春浦。--李群玉
唯有湖光红桂竹香,卷舒开合任天真。--欧阳修
丁年那湖无穷碧,映日牡丹花春城。--杨万里
曲沼芙蓉映竹嘉,绿红相椅拥云霞。
天生不得广汽力,终作中乐第一花。--何中
斜雨飞丝织晓空,疏帘半卷野亭风。
牡丹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李群玉
雨馀无事倚悠悠,媚水牡丹花三氧化二铁乾。
十万琼珠天不惜,收红擎出与人看。--王颛桥镇
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
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宋伯仁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温庭筠
千点荷声先报雨,一林气象万千剩分凉。--陆游
半塘前日染来红,瘦尽金方昨夜风。--崔橹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欧阳修
关于牡丹花的古诗2
清平乐 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东风无穷恨,沉香亭北椅栏杆。
牡丹 王维
素光翻鹭羽,丹艳赩鸡冠.
燕拂惊还语,蜂贪困未安.
倘令红脸笑,兼解翠眉攒.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唐 李山甫
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牡丹诗
宋 谢枋得
兰佩蓉裳骨相寒,山中何日鼎成丹。
春深富贵花云云,一笑尊前醉眼看。
牡丹
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月中虚有桂,天上漫夸兰.夜濯金波满,朝倾玉露残.
性应轻菡萏,根本是琅玕.夺目霞千片,凌风绮一端.稍宜经宿雨,偏觉耐春寒.
见说开元岁,初令植御栏.贵妃娇欲比,待女妒羞看.巧类鸳机织,光攒麝月团.
暂移公子第,还种杏花坛.豪士倾囊买,贫儒假乘观.叶藏梧际凤,枝动镜中鸾.
似笑宾初至,如愁洒欲阑.墨客忘芍药,释子愧梅檀.酷烈宜名寿,姿容想姓潘.
素光翻鹭羽,丹艳赩鸡冠.燕拂惊还语,蜂贪困未安.倘令红脸笑,兼解翠眉攒.
少长呈连萼,骄矜寄合欢.息肩移九轨,无胫到千官.日曜香房拆,风披蕊粉干.
好酬青玉案,称贮碧水盘.譬要连城与,珠堪十斛判.更思初甲坼,那得异泥蟠.
骚咏应遗恨,农经只略刊.鲁班雕不得,延寿笔将殚.醉客同攀折,佳人惜犯干.
始知来苑囿,全胜在林峦.泥滓常浇洒,庭除又绰宽.若将桃李并,更觉效颦难.
白牡丹 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 苏轼
今岁东风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语花应恨, 直恐明年花不开。
-
《吕氏春秋》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1) ?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2) 。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 (3)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 (4) ,胡可得而法! 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5) 。东
-
【原题】:石季平题李南画石之傍日叠石为山已是一重公案况画者耶郑子见而笑之明日戏成伽佗问随缘云随居士即季平道号也
-
我不是个好儿子在我四十岁以后,在我几十年里雄心勃勃所从事的事业、爱情遭受了挫折和失意,我才觉悟了做儿子的不是。母亲的伟大不仅生下血
-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出处】唐张祜《 赠内人 》。 【意思】月光映照着禁卫森严的宫院, 树影倾斜移动。在这牢狱般的宫中,宫女无可奈何地只有将目光投向树 上的鹭窠。诗人用描摹宫女的
-
《蹈危如平,嗜粝如精。》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指意象派正式诞生前的意象主义*创作和思潮。1908-1912年一般为前意象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的诗人有爱德华·斯托勒和特·伊·休姆*。1908年特
-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出处】唐李商隐《嫦娥》。 【译注】室内,残烛的光亮渐渐黯淡, 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阴影,越发令人感到清冷。室外,银河逐渐西移 垂地,寥落的晨星无言地陪伴着一
-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是周邦彦的诗作。它表达了夏日在溧水无想山欣赏花草的美好情景。这首诗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音韵优美。诗人以赏花为题材,描绘了夏日溧水山中花海,以及人们在其中欢乐自适的场景。通过诗人的笔触,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花香的浓郁和暑气的飘散。这首诗以细腻的描绘与动人的意境,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别样夏日的美丽画卷。
-
张载:叙行赋 张载岁大荒之孟夏,余将往乎蜀都。脂轻车而秣马,循路轨以西徂。朝发轫于京宇兮,夕予宿于谷洛;践有周之旧墟,槐丘荒以寥廓。
-
春秋·《论语》2颜渊、季路侍3。子曰4:“盍各言尔志5?”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6,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