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名著《万历武功录》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瞿九思,字睿夫,号慕川。生卒年不详。湖广黄梅人。十五岁即作定志论,后被诬以聚民倡乱之罪,系狱三年。万历五年至京城,将长流居庸塞外。间入京师,抄录六科存档和当时的邸报,并从故家、书肆中搜寻有关资料,亲自访问宦游四方的知交好友,集累“羌虏倭蛮名籍事状”。并编著万历武功录一书,遣其子罕献给皇帝,作为万历皇帝五十寿辰的礼物。
万历武功录一书,采用传记体裁,记明万历朝“武功”。共十四卷,一百七十六篇,按地区编次,依次为北直隶、山东、山西、宣大、河南、陕西、宁夏、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播州、贵州、云南、中三边、东三边、西三边等地区。该书的主要内容,一至六卷记载北直隶、山东、山西、宣大、河南、陕西、宁夏、南直录、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播州、贵州、云南等地农民、矿徒、饥民、叛卒、白莲教及各少数民族人民的起义,采用记载各首领列传的方法,记载了这些起义的经过。七至十四卷记载了中三边、东三边、西三边之奄答,鞑达、瓦剌等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资料及它们与明朝的军事冲突,这些内容占了很大篇幅。
万历武功录直接取材于六科存档及当时的邸报,参阅了故家藏书及书肆中的有关资料,还收集了有关人物的口碑材料,保留了大量原始材料,使该书资料翔实可靠,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万历初年到中期各地农民起义、各少数民族事迹及其与明朝关系的重要参考资料,是必须参考之书。该书在当时也很负盛名,明史·瞿九思传里提到本书,茅瑞征编著万历三大征考、谈迁写国榷都采用了该书中的资料。但是,瞿九思在写作该书时,锐意学古,“买班、马书,字模句拟”,使这本书显得古奥难懂,一些具体明白的事物也被写得抽象难懂了;作者甚至把明代总督、巡抚等官称,也一律改为宋代的制置使,使读者弄不清到底讲的是什么朝代的事情。这是本书的不足之书。虽然如此,本书还是研究万历朝农民起义、各少数民族历史的必读书,不能因为其文字不驯雅而予以忽略。
万历武功录,现有万历年间刻本,藏于天津市人民图书馆。万历以后,这本书没有再刻,清朝四库馆将该书列为禁书,使其流传更少了。一九六二年中华书局根据天津市人民图书馆万历原刻本,影印了该书,并重新编制了目录,附录了明史·瞿九思传及影印万历武功录跋,使阅读该书更为方便了。此外,尚有国学文库铅印本万历武功录,但内容残缺不全。
-
名言: 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士,武王有戒慎之鞀。 注释: 诽谤: 议论是非, 指责过失。司过: 掌管纠正过错。戒慎: 警戒谨慎。鞀(tao): 古代的一种鼓。 句意: 尧帝有供想要劝
-
林 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原诗今译】 百花凋残,唯寒梅开得俏丽鲜艳, 小园的风光
-
马超传马超传 【题解】 马超(176-222),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东汉末年群雄之一,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起初在其父
-
《吴组缃菉竹山房》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吴组缃 阴历五月初十日和阿圆到家,正是家乡所谓火梅天气:太阳和淫雨交替迫人,那苦况非身受的不能想象。母亲说,前些日子二姑姑托人传了口信来,问我们到家
-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
-
定之学校为河朔冠,士子聚居者常以百数,砺督教不倦,经指授者悉为场屋上游。|什么意思|
《定之学校为河朔冠,士子聚居者常以百数,砺督教不倦,经指授者悉为场屋上游。》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秋天的西湖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秋天西湖的古诗,秋天的西湖诗句,赞美秋天的西湖古诗词。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苏轼《夜泛
-
夫婿久离别,青楼空望归。妆成卷帘坐,愁思懒逢衣。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空床难独守,谁为报金徽。
-
扶风太守陈某为登高眺远建筑了一座土台,并请苏轼为他写了这篇记文。文中在记叙土台修建的经过时,联系到古往今来的废兴成毁的历史,感叹人事万物的变化无常,指出不能稍有所得就“夸世而自足”,而应该去探求真正可以永久依靠的东西。
-
谭嗣同《晨登衡岳祝融峰(二首)》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谭嗣同《晨登衡岳祝融峰(二首)》 谭嗣同 身高殊不觉,四顾乃无峰。 但有浮云渡,时时一荡胸。 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鎔。 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 白帝高寻后,三年得此游。 芒鞋能几两?踏破万山秋。 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