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名胜诗之《题应县木塔》全诗、题解、注释和作者
(明)乔宇
矗矗栏杆面面迎, 盘空万木费支撑①。
山川一览云中胜, 烽火遥连塞上兵②,
岁纪辽金留往迹③,郡经秦汉有威名。
云梯踏遍穹窿顶④,蜂蚁纷纷下界行⑤。
应县木塔原名佛宫寺释迦塔。在应县城佛宫寺内。是国内外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塔式建筑,建于辽代。塔平面八角形,高67米。此诗缅怀木塔在历史上的作用,兼绘其雄姿不减当年。
【作者】
乔宇,明代诗人,生平见前河北游封龙山诗。
【注释】
①“矗矗”二句,形象地描绘了塔的结构特点:各层内外两圈,用木柱支撑梁架。②“山川”两句,言登临木塔可把云中地区的胜景尽收眼底。历代守边将士为此常常把木塔作为瞭望台。云中,大同一带古属云中郡(云州)。③此句谓木塔历史悠久。木塔始建于辽,经历了辽、金、元几个朝代。④穹窿:指天。⑤蜂蚁:自上视下,下界之人小如蜂蚁。
-
归航一排归航的船,静静地停泊在黑龙江岸边,船上没有了忙碌的水手,安静得像是一幅油画里的景物。每次望见这些船,都会让我生出许多遐想。
-
外国童话《[日本] 中川李枝子·大狼》鉴赏 [
-
昔日朱公子,雄豪不可追。今来游故国,大冢屈称儿。平日轻公相,千金弃若遗。梁人不好事,名字寄当时。鲁史盗齐豹,求名谁复知。慎无怨世俗,犹不遭仲尼。
-
元好问《论诗诗三十首(其二)》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 诗词绝句鉴赏
元好问《论诗诗三十首(其二)》是元代文学家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对诗歌的深入探讨,展示了作者对于诗歌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认识。他认为诗歌是一种表达作者情感和思想的媒介,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诗歌的创作要求作者真实、感性地表达内心的情感,通过字句的巧妙运用和形象的描绘,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迪。这首诗体现了元好问对于诗歌创作的精湛技巧和对于诗歌创作的追求。同时,也带给了读者一种美的享受和启示,使人对诗歌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
杨朔《茶花赋》原文 文章贵曲。曲就是圆,而圆美是我国古典诗歌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杨朔坚持认为: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并在其创作中深入实践着这一艺术目标。散文的诗境,就是圆美的境界。他的散文开合自如,善于运
-
曹雪芹 如今且说贾雨村授了应天府,一到任就有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却是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致殴伤人命。彼时雨村即拘原告来审,那原告道:被打死的乃是小人的主人。因那日买了个丫头,不想系拐子拐来卖的:
-
钟惺:浣花溪记 钟惺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
-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
“红藕香残玉簟秋”,意思是与夫君别后,目睹池塘中的荷花色香俱残,回房欹靠竹席,颇有凉意,原来秋天已至。 李清照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出处】唐杜甫《 赠卫八处士 》。 【译注】冒着夜雨割来了春天新发 的韭菜,刚煮熟的米饭里掺了些小米, 满锅喷香。新炊:刚煮好的米饭。间 (jin):掺杂。黄粱: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