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翮与毳”注释、翻译和解说
——新序·杂事第一
【注释】
①翮: 羽毛的硬管。本文中指鸟翅上的硬羽毛。毳: 鸟兽的绒毛。②晋平公:名彪,公元前557—前532年在位。西河:即黄河,因在冀州西,又名西河。③增去: 增加或减少。
【意译】
晋平公泛舟黄河,船至中流,他不禁感叹道:“唉,山川雄伟,景色壮丽,要是能够和天下的贤士共享此乐,该有多好啊!”在旁摇橹的船公固桑听了对晋平公说:“您说错了。那龙泉宝剑产于吴越,灵蛇之珠生于江汉,和氏之璧出自昆山,这三件珍宝虽没有长脚,然而都来到了您的身边。如今大王要是真的爱慕人材,那贤士也就会来到您的身边。”晋平公听了感到忿忿不平,他生气地说:“固桑啊,你以为我不爱慕人材吗?我门下养了食客三千多,晚饭粮食不够吃了,清晨我就去收租敛米。为了让他们过得舒服,我煞费苦心,还说我不爱慕人材吗?”“当然,当然,”固桑回答说,“但不知大王见过鸿雁没有?鸿雁穿云破雾,直上九天,依靠的只是翅膀上那几根粗硬的羽毛。至于那腹背上那厚厚的软毛,拔去一把或添上几根,都无关紧要,不会影响它的飞翔。请问大王的三千食客是翅膀上的硬羽呢,还是腹背上的软毛?”晋平公听了这番话,默不作声,无言以对。
【解说】
晋平公究竟是空有爱才之心、缺乏识才的慧眼,还是仅仅贪图爱才的名声、借以沽名钓誉?从故事本身看,似乎是兼而有之。晋平公以门下食客三千说明自己好士,然而他又发出“安得贤士”的感叹,说明他自己也知道门下尽是滥竽充数的冒牌货。质量是形成一定事物的关键,人才达不到必要的标准,就不算人才。真正重视人才,就要精心选拔那些确有真才实学的人。网罗那些不学无术的食客,多而无益,反而有害。问题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三千食客固然不会都是人才,然而也不至于一个人才也没有。这就有一个如何考察识别和使用的问题。像晋平公这样统统供养起来,不竞争不使用不委以重任,恐怕再好的人才也会变成饭桶的。
【相关名言】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韩愈
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
——苏联·列宁
-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 绝域东风竟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 朱弁(1085—1144),字少章,自号观如居士,江西婺(音“物
-
彼美君家菜,铺田绿茸茸。豆荚圆且小,槐芽细而丰。种之秋雨余,擢秀繁霜中。欲花而未萼,一一如青虫。是时青裙女,采撷何匆匆。烝之复湘之,香色蔚其饛。点酒下盐豉,缕橙芼姜葱。那知鸡与豚,但恐放箸空。春尽苗叶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出处】唐杜牧《 泊秦淮 》 【意思】那些歌女不懂得亡国之恨, 隔着江还在唱《玉树后庭花》这样的亡 国之音。商女:卖唱的歌女。后庭花:南 朝陈的后主陈叔宝所作
-
人生如棋 老王头不再钓鱼了。说好了要去钓鱼的时候约上我,可是迟迟不见动静。平日里隔三差五的,他总会来个电话,问我周末是否有时间,
-
芳洲拾翠暮忘归张先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在他四十二岁那年与二十四岁的欧阳修同榜中进士后,便开始了小官吏的生活。他出任嘉禾判官,虽说
-
星辰[智利]加·米斯特拉尔 著朱景冬 译作者简介加·米斯特拉尔(1889~1957),智利女诗人,194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她因爱人死亡而走上了
-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
-
【题 解】山市,即山中蜃景,又称海市蜃楼。作者因当时所处的时代所限,还不了解海市蜃
-
【注释】:原序:广州东南道,其南海庙之王殿左阶前有焉。乾隆本作果状如瓜枣,形如佛髻,云是达磨弟达奚司空自天竺持来也。於是遣道士决珓乞其一,王从之。是时有罗浮之兴,同舟共济之人问予得此欲何为。予笑曰:"偶欲得之耳。"吁!亦异也,前此盖未闻有赋
-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