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北诗话
诗话。十二卷。清赵翼撰。赵翼(1727—1814),字云崧,又字耘松,号瓯北。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官至贵西兵备道。晚年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并以诗名。著有廿二史劄记、陔余丛考、欧北诗钞和瓯北诗话等。
瓯北诗话分唐代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各一卷;宋代苏轼一卷,陆游两卷;金代元好问与明代高启合一卷;清初吴伟业、查慎行各一卷。卷十一论众家,卷十二论诗体。如此论列,为诗话中创格,也反映出作者“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诗)的诗学发展观。赵翼认为唐诗“自身已有初中晚”之分,千百年后又怎能将汉唐奉为极则。在明清诗坛模唐仿宋的风气中,将明代高启、清初吴伟业、查慎行与李白、杜甫并列,充分体现了他与“荣古虐今”的复古派根本不同的理论胆识。
瓯北诗话最重要的观点为创新论。这同他的诗歌随时代而发展进化的观点是一致的。他的宗旨是“必创前古所未有,而后可以传世”(卷四)。他说:“‘新’岂易言。意未经人说过,则新;书未经人用过,则新。诗家之能新,正以此耳。若反以新为嫌,是必拾人牙慧,人云亦云;否则,抱柱守株,不敢逾限一步,是尚得成家哉?尚得成大家哉?”(卷五)赵翼肯定李白、杜甫,是因为李杜之诗前无古人。他批评元遗山论诗诗“苏门若有功臣在,肯放坡公百态新”为“以新为嫌”,而肯定苏轼诗风的新创。他欣赏明代高启诗“宗派唐人而自出新意”(卷八),奉为大家,而鄙薄七子为“优孟衣冠”而“笑齿已冷”。
注重诗歌的时代现实内容,是赵翼创新理论的核心。赵翼一反一般“震于东坡之名”而以为“苏胜于陆”的陈说而提出陆游诗胜于苏轼的论断。他的根据是两人反映现实的深广度不同:东坡“乌台诗案之后不敢复论天下事”,及“绍圣远窜,禁锢方严,又不敢出其不平之鸣”。而“放翁则转以诗外之事尽入诗中。时当南渡之后,和议已成……于是以一筹莫展之身,存一饭不忘之谊,举凡边关风景、敌国传闻悉入于诗……因得肆其才力,或大声疾呼,或长言永叹,命意既有关系,出语自觉沉雄”(卷六)。这段论述联系苏陆两人所处时代现实而评判其诗高下,自然深刻而富说服力。
赵翼长于考据,因此,对有关诗人的经历、历史事件的考证,在瓯北诗话中占据较多篇幅,形成特色。如陆游年谱专门列入诗话。赵翼知人论世的评论方法也如鱼得水,其论断比一般游谈无根的空泛议论准确扎实得多。
赵翼提倡创新,要求意新词工,但是并不因此而追求怪奇。他的看法是“诗本性情,当以性情为主”。所以佳句并不在奇警,而在“人人意中所有,却未有人道过;一经说出,便人人如其意之所欲出,而易于流播,遂足传当时而名后世”(卷十一)。他以中唐元白诗与韩孟诗作比较说明作诗以抒情写意为主,不以奇词奥句为贵。批评韩愈南山)等诗“赘牙舌”,“未免英雄欺人”;批评黄庭坚“往往意为词累,而性情反为所掩”,“徒以生僻争奇,究非大方家”。有人因陆游古体诗“平易近人”便“疑其少炼”,赵翼对之议论道:“抑知所谓炼者,不在乎奇险诘曲、惊人耳目,而在乎言简意深,一语胜人千百,此真炼也。放翁功夫精到,出语自然老洁,他人数言不能了者,只用一二语了之。此其炼在句前,不在句下。观者并不见其炼之迹,乃真炼之至矣。”(卷六)
应当指出的是,赵翼论创新也有部分是从形式着眼的。如瓯北诗话中甚至将“专用字之偏傍一样者缀合成句”和口吃诗都称为“创体”而加以欣赏等。另外,如直斥李白雪谗诗为“诽谤”而疑非真笔,讥议皮日休从黄巢起义为“失节”,污蔑李自成等义军领袖,为韩愈示儿等诗“以利禄诱子”辩护等等,也表现出庸俗的封建正统立场。
瓯北诗话好翻昔人陈说之案,立论新颖独特。对当时的诗歌创作及评论,发生过积极的作用,其中一些重要论断,至今仍具有可资借鉴的价值。瓯北诗话是中国诗歌批评史上重要的诗论专著。
有瓯北全集本,通行本有人民文学出版社霍松林、胡主佑校点本、上海古籍出版社清诗话续编排印本。
-
[汉]《乐府》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野雀安无巢,游子为谁骄。《猛虎行》是汉乐府
-
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击打能力特别强;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正是这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了曾国藩非同一般的精明和高明
-
李渔 芙蕖 (1) 之可人 (2) ,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3) 。 群葩当令时 (4) ,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5) 。芙蕖则不然 (6) :自荷钱出水之日 (7) ,便
-
国风·魏风 魏:古魏国在今山西省芮城县东北。 葛屦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 掺掺女手,可以缝裳。 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 佩其象
-
寄王琳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这首诗应是庾信晚年羁留长安时所作。 庾信早年出入宫廷,往来豪贵,目视耳聪都是雍容华衮之象,尽管有诗才,但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轻
-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词。上片写景:有清溪,霜风,山月,还有山月下随风飘动的流云。一个“咽”字,传出了“清溪”哽哽咽咽的声音;用个“洗”字,好象山头月是被“霜风”有意识地“洗”出来的,这个“洗”字,也使山月更加皎洁。山高月小,霜风斜峭,再配
-
天宝诸王爱名马,千金争致华轩下。当时不独玉花骢,飞电流云绝潇洒。两坊岐薛甯与申,凭陵内厩多清新。肉??汗血尽龙种,紫袍玉带真天人。骊山射猎包原隰,御前急诏穿围入。扬鞭一蹙破霜蹄,万骑如风不能及。雁飞兔
-
作者: 张朝柯 【作品简介】《吉尔伽美什》史诗反映
-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墓碑·《亡兄墓志铭》(宋·曾巩)
-
昔闻袁氏居河朔 ① ,又见刘君霸汉阳 ② 。 总为牝晨致家累 ③ ,可怜不久尽销亡 ④ ! 【释词】 ①河朔:指黄河以北的地区。即今山西、河北及河南、山东的一部分。这里泛指袁绍占据的青、幽、并、冀四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