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国语·申胥谏许越成》鉴赏
古文观止·国语·申胥谏许越成
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 “孤将有大志于齐,吾将许越成,而无拂吾虑①。若越既改,吾又何求?若其不改,反行,吾振旅焉②。”
申胥谏曰: “不可许也。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又非慑畏吾甲兵之强也。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③,以得其志。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④,使淫乐于诸夏之国⑤,以自伤也。使吾甲兵钝弊,民人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炎,及吾犹可以战也⑥。为虺弗摧⑦,为蛇将若何?”
吴王曰: “大夫奚隆于越?越曾足以为大虞乎⑧? 若无越,则吾何以春秋曜吾军士?” 乃许之成。
将盟,越王又使诸稽郢辞曰: “以盟为有益乎?前盟口血未干⑨,足以结信矣。以盟为无益乎? 君王舍甲兵之威以临使之,而胡重于鬼神而自轻也?”吴王乃许之,荒成不盟⑩。
【注释】 ①而:你们。②反: 同“返”。振旅:带领军队。③还 (xuan):旋转。④盖:崇尚。从: 同 “纵”。⑤诸夏: 中原各国。⑥及: 趁着。⑦虺 (hui): 小蛇。⑧曾 (zeng):竟然。虞: 担心、忧虑。⑨口血未干: 指定盟的时间短。古人歃血为盟,结盟者以牲血涂口以示诚信。⑩荒: 空。
【译文】 吴王夫差于是对众位大夫说: “我将对齐国采取重大军事行动,我将同意越国的求和,你们不要违背我的意志。如果越国已经改正,我还有什么要求呢?如果它不改正,打完齐国回来,我要对它动武。”
申胥劝谏道: “不能答应越国的求和。那越国并非真心与我吴国交好,也不是惧怕我吴国军队的强大。越国大夫文种勇而善谋,他将会把我吴国玩弄于股掌之中,以实现他们的意图。他们非常清楚君王您崇尚武力、争强好胜,所以把话说得谦卑好听,以使君王您骄矜自满,让君王您去中原各国骄纵取乐,以自取损害。使我国的军力消耗,百姓流离失散,而国家一天天衰落下去,然后越国再不慌不忙地趁机享受残局。那越王诚信爱民,四方百姓都归顺他,风调雨顺,粮食丰收,正在一天天兴旺起来。应该趁着我们还能够战胜他们时攻打他们,如果蛇小不打,等它长大了怎么好对付?”
吴王说: “大夫您为什么这样抬举越国?越国竟然能够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吗?如果没有越国,那么我们春秋两季怎么能炫耀我们的军队呢?” 于是便答允了越国的求和。
即将订立盟约的时候,越王又让诸稽郢来辞谢: “君王您认为订立盟约有好处吗? 上次订立盟约才过去不久,应该足够建立互信了; 君王您认为订立盟约没有好处吗? 那么,君王您放弃军队的威力来统治我们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看重鬼神而轻视自己呢?” 吴王于是同意了越王的提议,只议和不定盟。
【鉴赏】 本文紧接上一篇诸稽郢行成于吴,伍子胥看穿了大夫文种的意图,提醒夫差不要答应越国的求和。申胥的 “谏辞”从越国的用心在于“从逸王志”、“使淫乐于诸夏之国”,使吴国“甲兵钝弊”、“民人离落”、“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进行分析,再从越王爱民,四方归之,生产发展,国力增强进行进谏,说明不趁机灭掉越国,后患无穷。而夫差骄傲自满,一意孤行,不听忠言,与越国订立和约。越国因此得以喘息,并于鲁哀公二十二年 (前473)最终灭掉了吴国。
-
【注释】:(盛仲交游祈泽寺,从佛龛中得弊纸,上书一律,末云“友人褚厓呈雪庭法师座前,洪武辛亥暮春书”。不知金陵何人也。)
-
郑皓轩正在种一棵竹子,忽听有人敲门。他问:“谁呀?”“我,老同学李邦富。”郑皓轩听了,连忙去开门。一张富态而讨好的胖脸堆满笑:“郑
-
山堂夜岑寂,灯下看传灯。不觉灯花落,茶毗一个僧。
-
端居正无绪,那复发秦筝。纤指传新意,繁弦起怨情。
-
长歌行无名氏【原文】青青园中葵[1],朝露待日晞[2]。阳春布德泽[3],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4]至,焜黄华叶衰[5]。百川东到海[6],何时复西
-
吕刑第二十九吕刑第二十九 【原文】 吕命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惟吕命[1660],王享国百年[1661],耄[1662],荒度作刑[1663],以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苗族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苗族的诗句,赞美苗族的诗词,赞美苗族的诗句。仙境的苗寨作者:蓝计苗寨美,美得让人羡,伸手,蓝天白云仿佛触手可及;低头,连绵葱郁峡谷尽收眼底;远眺,白墙青砖苗家民居鳞次栉比;细瞧,错
-
“劳动”,在農村就是“干农活”。我对“劳动”这个词充满敬意,对“干农活”的滋味甘苦备尝。小时候看样板戏京剧《沙家浜》,郭建光有一句
-
袅袅啼虚壁,萧萧挂冷枝。艰难人不见,隐见尔如知。惯习元从众,全生或用奇。前林腾每及,父子莫相离。 作品赏析鹤注依梁氏编在大历初夔州作。《西阁曝日》诗:“流离木杪猿。”又《上后园》诗:“瘴毒猿鸟落。
-
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东。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玉垒经纶远,金刀历数终。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