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杜牧《泊秦淮》内容提要和背景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杜牧《泊秦淮》内容提要和背景解读

杜牧泊秦淮① 烟笼寒水月笼沙②,夜泊秦淮近酒家③。 商女不知亡国恨④,隔江犹唱后庭花⑤。 [注释] ①秦淮:河名,秦代开凿的运河。发源于今江苏省句容县北及溧水县 的东南,从南京的东南流入城中,向西流去,注入长江。古代秦始皇闻金陵 (今南京市)有天子之气,遂开山引淮水,故名。两岸多妓院,河中多画舫(画 有彩画供游宴用的船只),乃风流繁华之地。 ②烟: 烟霭,夜雾。笼: 笼罩。寒水:寒冷的水流,此处指秦淮河水。 月笼沙:指月光的白色与两岸的白沙相映衬难以区别。 ③酒家: 酒店。 ④商女: 卖唱助酒的歌妓。亡国恨:指陈后主自取灭亡之恨。 ⑤后庭花: 为玉树后庭花曲名之简称。该词作者为陈后主陈叔宝 (公元583—589年在位),歌词内容极其艳丽。陈后主日夜耽于酒色,不理朝 政,终被隋所灭。 [内容提要1] 第一句就落笔不凡。晚秋的夜晚,轻烟淡雾笼罩着寒水,白色 的月光照耀着沙岸。两个“笼”字的连用,把烟水月沙融合为一体,勾画 出一种沉静的气氛。诗人今宵在秦淮河的画舫中过夜。对岸的酒家在大宴 宾客,红灯发出的光线映在水面上随波荡漾,管弦伴奏的歌声不时传入耳中。 游子的心情烦闷,在似听非听之间,猛然听清原来唱的是陈后主的玉树后 庭花。陈后主是六朝的末代皇帝,他通晓诗歌音律,过着荒淫奢侈的宫廷生 活,终于当了隋军的俘虏。当隋朝大军如潮水般袭来时,他仍一无所知,依然 沉醉于眼前的享乐,终于亡国。听到这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的曲调,又恰 在意想不到的故都,且值晚秋时节……诗中充满了感叹和深沉的忧思。当时 距陈国灭亡的时间已过了二百五十年。 [内容提要2] 秦淮河,源出江苏省溧水县东北,向西流至南京市,入通济水门,横贯城中,西出三山水门,入长江,相传河道为秦时所浚,故名秦淮河。秦淮河在六朝时不仅是金陵城的核心所在,两岸市廛栉比,灯火万家,而且,它也是一条交通航道,米粮柴草,由锦绣富饶的鱼米之乡三吴地区,源源不断输入市区,所以古有“曲屈秦淮济万家”之称。同时,河道两岸歌楼舞馆,骈列两岸,画舫游艇,纷集其间,一向是金陵胜地。但是秦淮河毕竟是一条小河,源短流急,加以居民多年僦居两岸,河岸浸逼,河段束狭,在清朝中叶以后,事实上城内这一段秦淮河已不能通航,歌楼舞馆则已消声匿迹,今日秦淮河畔已成为游人休息、观览的场所,夫子庙前这一带石桥、流水更是别有一番风韵。

【题解1】 秦淮河古名淮水,又名龙藏浦。旧传秦始皇至此,发现有王气,于是凿方山,断七垄为渎入于江,以泄王气,故名秦淮。实际此河为孙吴时所开。六朝时秦淮河是南京的天然屏障。自通济门至石头城,设有24座浮桥。五代杨吴筑城后,秦淮分为内外两支,城内秦淮两岸成为繁华的市区。此诗写夜泊秦淮,即地兴感,借荒淫纵乐而招致亡国的历史教训,对晚唐社会作了讽谕和针砭。

【解题2】 此诗作年不详。秦淮:秦淮河,长江下游支流,东源出句容大茅山,南源出溧水东芦山,在秣陵关附近汇合北流,经今南京市区西人长江。相传秦时凿钟山以疏淮水,故名。此诗中“秦淮”即指流经金陵城中的一段河流。六朝至唐,金陵秦淮河一带是著名的闹市区。诗人小舟夜泊秦淮河,听到歌女仍在唱陈后主时代的亡国之音,不禁感慨万千。诗中后二句隐含着诗人对国事的满腔忧愤。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二○称此诗为“绝唱”,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凡例称此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作者】 杜牧(803—853),唐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佑孙。少小博览群籍,太和二年(828)登进士第,又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历淮南节度使推官、左补阙、史馆修撰、比部员外郎,出为黄州、池州刺史,入为考功郎中、中书舍人。晚唐重要诗人,兼善古文辞赋,其诗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影响深远,有樊川文集等。




猜你喜欢
  • 苏轼《悼朝云诗(并引)》全诗鉴赏

    绍圣元年十一月,戏作《朝云诗》。三年七月五日,朝云病亡于惠州,葬之栖禅寺松林中东南,直大圣塔。予既铭其墓,且和前诗以自解。朝云始不识字,晚忽学书,粗有楷法。盖尝従泗上比丘尼义冲学佛,亦略闻大义,且死,

  • 王维《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全诗赏析

    上卿增命服,都护扬归旆。杂虏尽朝周,诸胡皆自郐。鸣笳瀚海曲,按节阳关外。落日下河源,寒山静秋塞。万方氛祲息,六合乾坤大。无战是天心,天心同覆载。

  • 《蒿里》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蒿里无名氏【原文】蒿里[1]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2]。鬼伯一何相催促[3],人命不得少踟蹰[4]。【注释】[1]蒿(hāo)里:魂魄聚居之地。[

  • 五年级古诗词运用试题及答案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五年级古诗词运用试题及答案,内容包括五年级古诗词积累比赛试题的答案五年级古诗文积累比赛试题班级姓,五年级古诗练习答案,五年级“我爱背古诗词”古诗词过关试题答案。读诗句,猜猜谜: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猜一建筑材料( 石灰) 2、“一朵芙蓉顶上栽,彩

  • 苏轼《送钱承制赴广西路分都监》全诗鉴赏

    当年我作表忠碑,坐觉江山气未衰。舞凤尚従天目下,收驹时有渥洼姿。踞床到处堪吹笛,横槊何人解赋诗。知是丹霞破佛手,先声应已慑群夷。(广西僧寺顷有佛动之异,钱君碎而投之江中。)

  •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廉政用典名句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 李绅《四望亭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李绅:四望亭记 李绅濠城之西北隅,爽耸四达,纵目周视,回环者可数百里而远。尽彼目力,四封不阅。尝为废墉,无所伫望。郡守彭城刘君字嗣

  • 名诗《国际歌》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国际歌》 鲍狄埃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

  • 《渡桑乾·贾岛》原文与赏析

    贾岛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诗人开篇即写自

  • 忠经全集《证应章第十六》原文赏析与注解

    证应章第十六 【原文】 惟天鉴人,善恶必应。善莫大于作忠,恶莫大于不忠。忠则福禄至焉,不忠则刑罚加焉。君子守道[1],所以长守其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