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游慧山寺记》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陆羽游慧山寺记
陆羽
慧山,古华山也。顾欢吴地记 云:“华山在吴城西北一百里。”释宝唱 名僧传 云:“沙门僧显,宋元徽中过江,住京师弥陀寺。后入吴,憩华山精舍。华山上有方池,池中生千叶莲华,服之羽化。老子枕中记 所谓吴西神山是也。
山东峰当周秦间,大产鈆锡。至汉兴,锡方殚,故创无锡县,属会稽。后汉有樵客山下得铭:“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有锡珍,天下弊。无锡乂,天下济。”自光武至孝顺之世,锡果竭。顺帝东为无锡县,属吴郡,故东山谓之锡山。此则锡山之岑嵚也。
南朝多以北方山川郡邑之名,权创其地,又以此山为历山,以拟帝舜所耕者。其山有九陇。俗谓之九陇山,或云九龙山,或云斗龙山。九龙者,言山陇之形,若苍虬缥螭之合沓然。斗龙者,相传云,隋大业末,山上有龙斗六十日,因而名之。凡联峰沓嶂之中,有柯山、华陂、古洞阳观、秦始皇坞。柯山者,吴子仲雍五世孙柯相所治也。华陂者,齐孝子华宝所筑也。古洞阳观,下有洞穴,潜通包山,其观以梁天监年置,隋大业年废。秦始皇坞,坞者,村墅之异名,昔始皇东巡会稽,望气者以金陵太湖之间有天子气,故掘而厌之。梁大同中,有青莲花育于此山,因以古华山精舍,为慧山寺,寺在无锡县西七里。宋司徒右长史湛荿之家此山下,故南平王铄,有赠答之诗。江淹、刘孝标、周文信并游焉。寺前有曲水亭,一名憩亭,一名歇马亭,以备士庶投息之所。其水九曲,甃以文石罛甓, 渊沦潺湲, 濯漱移日。 寺中有方池, 一名千叶莲华池, 一名纑塘, 一名浣沼, 岁集山姬野妇, 缥纱涤缕, 其渺皓之色, 彼耶溪镜湖不类也。池上有大同殿,以梁大同年置,因名之。从大同殿直上,至望湖阁东北九里,有上湖,一名射贵湖,一名芙蓉湖。其湖南控长洲,东泊江阴,北淹晋陵,周回一万五千三百顷,苍苍渺渺。迫于轩户。阁西有黄公涧,昔楚考烈王之时,封春申君王歇于吴之故墟,即此也。其祠宇享以醪酒,乐以鼓舞,禅流道伴,不胜滓噪,迁于山东南林墅之中。夫江南山浅土薄,不有流水,而此山泉源,滂注崖谷,下溉田十余顷。此山又当太湖之西北隅,萦耸四十余里。唯中峰有丛篁灌木,余尽古石嵌崒而已。凡烟岚所集,发于萝薜,今石山横亘,浓翠可掬。昔周柱史伯阳谓之神山,岂虚言哉!
伤其至灵,无当世之名; 惜其至异,为讹俗所弃。无当世之名,以其栋宇不完也; 为讹俗所弃,必其闻见不远也。且如吴西之虎丘,丹徒之鹤林,钱塘之天竺,以其台殿楼榭,崇崇业业,车舆荐至,是有嘉名。不然,何以与此山为俦列耶? 若以鹤林望江,天竺观海,虎丘平眺郡国以为雄,则曷若兹山绝顶,下瞰五湖,彼大雷小雷洞庭诸山,以掌睨可矣。向若引修廓,开邃宇,飞檐眺槛,凌烟架日,则江淮之地,著名之寺,斯为最也。此山亦犹人之秉至行,负淳德,无冠裳钟鼎,昌昌晔晔,为迩俗不有宜矣。夫德行者,源也。冠裳钟鼎者,流也。苟无其源,流将安发? 予敦其源,亦伺其流,希他日之营立,为后之洪注云。
被后人尊为茶神的陆羽,相传无锡惠山“甘香重滑”的“天下第二泉”即因他的品题而得名。这篇游慧山寺记 (慧山即惠山) 中,不仅写到了惠山泉滂注崖谷“奫沦潺湲, 濯漱移日”的渺皓之色, 复放大其意境到登山所见一万五千三百顷“苍苍渺渺,迫于轩户”的太湖,而且引经据典,述地理、讲传说、叙史实、歌谣谚,详细介绍了有关惠山的沿革,篇末还因惠山的“为讹俗所弃,无当世之名”而深表惋惜。
陆羽一世遭遇不幸。他是复州竟陵一个“不知所生”、无名无姓的孤儿,幼时念书就受老师的歧视虐待,因亡去。匿为优伶。太守李齐物见而异之,授以书,遂开始其隐逸著述的生活。有时“独行荒野,诵诗击木,徘徊不得意,或恸哭而归”。御史大夫李季卿莅江南,陆羽着羽衣野服,捧着茶具去应李的召见。可是“季不为礼”,对毫无身份地位的陆羽佯佯不睬,使他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愤然著毁茶论。陆羽在人间几乎处处碰壁,路路不通。(事迹见新唐书·隐逸列传)
陆羽是一个秉至行、负淳德之人,在人世如此坎坷,一腔至情至性只有向山林泉石倾泻。大自然和相应的人文景观是陆羽的“天地君亲师”,是他的亲朋好友。徜徉在山林寺宇,孤苦的他才能得着世间唯一知己般的共鸣和心灵的慰藉。游慧山寺记正表现了这深情的执著和超越凡近的解脱。
游慧山寺记广收博采,对无锡惠山一带作了跨越时空的描述,不是一个多年深爱萦怀惠山的有心人,写不出这样至情至性的文章。从时间说,不止有古籍、传说、谣谚不同角度的叙述,仅史实就包罗帝王释道名流多层次的十数人。从空间说,写法也富于变化。如第三段中,描绘惠山泉“其水九曲……”,“山姬野妇,缥纱涤缕……”,这是近景; 接写“苍苍渺渺”的太湖,第四段写“兹山绝顶,下瞰五湖”,是远景; 第三段末总写惠山景观,是为中景。近、远、中景配合,环境和惠山的内美结合,描绘出雄壮而秀逸的立体景观。第四段写想象中之景。惠山闻见不远、栋宇不完,为讹俗所弃,有如一个秉至行、负淳德而偃蹇无人赏识的寒士,亦如一个才貌品性俱佳而沦落不为人知的美人,——这里显然寄托着陆羽自身的灵魂。若是引修廓,开邃宇,飞檐眺槛,凌烟架日,加工修筑,“则江淮之地,著名之寺,斯为最也。”第四段主要描写了陆羽心理时空上的惠山形象,也可说是一种意境或意象,妙在想象中的惠山之美和陆羽写游慧山寺记时所见现实的慧山之美是契合的,虽然其时它还有点乱头粗服。
陆羽对山水由衷的敬重和深爱十分感人,说他是山水的保护神也亦宜。今天我们在锡惠公园漫步,或小憩茶亭品尝“天下第二泉”之时,不免会崇敬地怀念起这位古人。
-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名言: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注释: 反: 这里有反
-
外国童话《[德国]埃利希·凯斯特纳·5月35日(节选)》鉴赏
外国童话《[德国]埃利希·凯斯特纳·5月35日(节选)》鉴赏
-
说唐后传 清代白话长篇英雄传奇小说。一名《说唐演义后传》、《后唐全传》。五十五回。题“鸳湖渔叟较订”。鸳湖即嘉兴南湖,此“渔叟”当为嘉兴人,生平不详。成书于清乾隆三年(1738)。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乾
-
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乾元二年(公元759)秋,李白于流放途中遇赦后返回巴陵(今湖南岳阳),陪族叔李晔泛舟洞庭,写了三首纪游诗,这里选的是第三首。 起句破空而来,直抒胸臆。
-
李白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 从横江江头向西眺望,云飞浪涌,遮住了西望长安的视线。但是,汉水东来,却和扬子津紧密相连。扬子津,在今江苏扬州市南面,古代是长江
-
作者: 李青山 【本书体例】
-
草绿小平津,花开一水滨。今君不得意,辜负帝乡春。口不言金帛,心常任屈伸。阮君唯饮酒,陶令肯羞贫。阳羡风流地,沧江避世人。菱歌五湖远,桂树八公邻。青鸟迎孤棹,白云随一身。潮从秣陵上,月映石头新。未可逃名
-
词的上片描写柳敬亭的经历和性格,点出自己与柳氏关系。下片立足自己,抒旧地重游的现实心态,兼顾劝慰柳氏。和韵寄意,浑然一体,格调高雅,情真意远。“一时称盛京邑”当不是虚话。
-
乡土辞典 泥 土当一轮白月亮,有了陶醉的气息。家乡的湖水掀起所有的诗篇,温润的泥土上生长着最绿的草,和最纯真的爱情。我在梅花深处冬
-
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