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頍弁》原文与鉴赏
作者: 李青山 【本书体例】
【原文】:
有頍者弁(1),实维伊何(2)?尔酒既旨(3),尔肴既嘉。岂伊异人(4)?兄弟匪他(5)。茑与女萝(6),施于松柏(7)。未见君子,忧心弈弈(8);既见君子,庶几说怿(9)。
有頍者弁,实维何期(10)?尔酒既旨,尔肴既时(11)。岂伊异人?兄弟具来。茑与女萝,施于松上。未见君子,忧心怲怲(12)。既见君子,庶几有臧(13)。
有頍者弁,实维在首。尔酒既旨,尔肴既阜(14)。岂伊异人?兄弟甥舅(15)。如彼雨雪(16),先集维霰(17)。死丧无日,无几相见。乐酒今夕,君子维宴(18)。
【鉴赏】:
关于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周王宴请兄弟亲戚之诗。也有人认为是某贵族宴请其兄弟亲戚的。后说较为宽泛,似妥。诗中的“君子”,在西周、春秋时期,是奴隶主贵族的通称,因此“君子”不一定就是周王。
全诗三间,都是以赴宴者的口吻来写的,不仅描写了宴席的丰盛,也写出了贵族间彼此依附的关系。在表面热闹的气氛中,笼罩着一种悲观失望、及时行乐的没落低沉的情绪。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反映出国家政治和奴隶主贵族走向衰亡的局面。据此来看,此诗很可能是写於西周末年社会大动乱之际。
三章均以“有頍者弁”领起,描写贵族们个个头戴着尖顶的高帽来参加宴会。其中,一、二章中的“实维伊何?”“实维何期?”都用了设问的句式,不独具有领起的作用,而且渲染了宴会前的盛况和气氛,以及贵族们赴宴前精心妆扮、欢欣雀跃的心情。第三章改用“实维在首”,写出贵族们打扮起来后自我欣赏、顾影陶醉的情态,以赞美的语调称道自己的帽子戴在头上正合适、怪好看。接下来,便铺写宴席的丰盛:“尔酒既旨,尔肴既嘉”、“尔酒既旨,尔肴既时”、“尔酒既旨,尔肴既阜”,三章六句,只变化了后三句的最后一个字,酒是美酒,香甜可口;菜是好菜,不仅味美,而且入时、丰富。接着,再写宴会上彼此间的客套、应酬:“岂伊异人?兄弟匪他。”“岂伊异人?兄弟具来。”“岂伊异人?兄弟甥舅。”均以反问的句式,表示亲密的语调,无间的关系,写得十分真实生动,话语是平白的,感情是热烈的,完全是一种习见的情景。以下一、二章中的“茑与女萝,施于松柏”、“茑与女萝,施于松上”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既有对主人的恭维,又道出了他们彼此间一荣俱荣,一枯俱枯的依附关系。第三章“如彼雨雪,先集后霰”,不再是前两章内容的重复。他们由今日的聚首,想到其日后的结局,眼下的欢聚譬如雨雪:先落冰珠后落雪花,终究是要消融化掉的。在暂时的欢乐中,不自禁地流露出一种暗淡沉沦的情绪。各章后四句,均是前来赴宴的贵族们内心感情的抒发。但内容上有所变化,而且一层深入一层:先是未见君子,内心忧愁,既见君子,兴高彩烈;进而又想到能吃点什么,能得点什么赏赐。及至第三章“死丧无日,无几相见,乐酒今夕,君子维宴”,顿时由眼前的繁华,物质的享受,想到了来日的难堪,于是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及时行乐的心情,充满悲观丧气的音调。
这首诗基本上采用“赋”的手法,以展露当时贵族阶级心灵世界和思想感情见长。并以此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的变动,读来婉转深沉。
-
情深胜于景深——《走向幸福——吴建新聚焦宁夏生态移民》摄影展观后
情深胜于景深——《走向幸福——吴建新聚焦宁夏生态移民》摄影展观后◎王晓静2008年,宁夏开始实施“西海固”移民工程。西吉、海原、隆德、
-
是否你已将我遗忘诗人老皮居住在龙海一个叫角美的小镇上,过着游山玩水的逍遥生活。他喜欢小镇生活。“小镇”两字,总带给我们一份似曾相识
-
王安石 某启,久以疾病不为问,岂胜向往!前疑子固于读经有所不暇,故语及之。连得书,疑某所谓“经”者佛经也,而教之以佛经之乱俗。某但言读“经”,则何以别于中国圣人之经?子固读吾书每如此,亦某所以疑子固于
-
芄兰 作者: 张若晞 【本书体例】
-
冯颠久已欹残雪,戎眼何曾眩落晖。朔野按行犹雀跃,东台瞑坐觉乌飞。(道家有乌飞入兔宫之说。)漫夸年少容吾在,(乐天诗云:犹有夸张少年处,笑呼张丈唤殷兄。)若斗樽前举世希待向崧阳求水竹,一犁烟雨伴公归。
-
《立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立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寇恂(公元前?—前36年),字子翼。上谷昌平(今属北京)人。出身望族,最初任郡功曹,被太守耿况重用。王莽新朝覆灭后,寇恂归附光武帝刘秀,被封为偏将军,号承义侯。刘秀收河内,寇恂出任河内太守,代行大将军
-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校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
-
《神衰鬼弄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清·王有光《吴下谚联》卷一,乐观少愁类名言句子
-
剥剥啄啄,有客至门。我不出应,客去而嗔。从者语我,子胡为然。我不厌客,困于语言。欲不出纳,以堙其源。空堂幽幽,有秸有莞。门以两板,丛书于间。窅窅深堑,其墉甚完。彼宁可隳,此不可干。从者语我,嗟子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