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文名篇之诗歌·乐府民歌《白头吟》原文、鉴赏和解读
诗歌·乐府民歌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嫋嫋,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先说本篇的异名和作者。
宋书·乐志刊载白头吟古辞五解,归入大曲。玉台新咏载皑如山上雪,属古乐府。二篇吟歌的内容相同,结构和语句大致相仿,区别除了题名不同外,主要还在于宋志所载共二十六句,分成五解,玉台新咏所载十六句,不分解;又个别词语也有改动。郭茂倩把以上两首诗同用白头吟为题收入乐府诗集,并以玉台新咏所载为本辞,宋志所载为晋乐所奏。本书所选的就是本辞,据上说可以知道它原是以皑如山上雪为题的。另据王僧虔技录,它又名白头吟行。
关于本篇的作者,宋志、玉台新咏刊载白头吟和皑如山上雪,都没有说作者是什么人。西京杂记则称曰:“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将白头吟诗归于卓文君名下,由于该书未采录具体作品,因此不知道其辞如何。后来宋人据此记载,始以为本篇即卓文君所作之诗。其实这是一种误会。宋书·乐志明确提到:“凡乐章古辞,今之存者,并汉世街陌谣讴,江南可采莲、乌生十五子、白头吟之属是也。”说明本篇采自“街陌谣讴”,是汉代的一首民间作品,后来才入乐府的。关于本篇作者当以此说为准。
白头吟是一首女子向用情不专的男子表示决绝的诗歌。篇名取意于作品中,“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肯定真挚专一的爱情态度,贬责喜新厌旧、半途相弃的行为,这是本篇命题的寓意。在封建社会,始乱终弃、玩弄女性是男子的权力,这无疑会给妇女带来许多痛苦,自然也会引起她们的反感和抗争,从生活的教训中她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人间纯洁的爱情的可贵。白头吟正是这样一首真实地咏唱妇女酸楚的命运,表达她们心灵的向往的出色诗作在唤起人们怜悯心的同时,也启发了读者对生活的积极思索。
全诗每四句构成一个意群,诗意递进,稳当而有规则。它大致又可分为两个部分。“沟水东西流”以前叙述女子与男子相决绝的情景,“凄凄复凄凄”以下写她由自己爱情生活经历的曲折引出对女子需要怎样的择偶标准的一种认识。这两部分内容有机地融成一体,不仅为读者完整地塑造了一个容貌窈窕美丽、性格似柔实刚、感情丰富真挚的女子形象,还给涉世未深的女青年奉献了切实、深刻、有益的生活诲语。叙事性与教诲性相结合成了本诗的一个明显的特点。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这二句诗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女主人公用以比喻和自白她的爱情的纯洁,二是她用白洁的雪、清亮的月来形容自己的美貌。它们是一篇的起兴。她不甘听任命运的摆布和捉弄,主动向他提出了决绝之词,尽管感到无比的痛苦,但是理智告诉她,这是惟一的选择,否则,她将会饮恨不尽。这一行动显示出她自立的勇气,也捍卫了女性的尊严。从而向人们证明:世上女子并非都是软弱可欺的,她们在爱情方面同样也是拿得起抛得下的人物。这正是作品女主人公最令人钦佩的精神。诗句中“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意谓这是咱们最后一次相聚饮酒,席散后大家就各自分手,如流水东西,永不汇合。“今日”、“明旦”是为了追求诗歌表述生动才选用的措辞,如果把“明旦”句理解为“明天就可在沟边分手”,不免过于拘泥字句的表面意思,反而失去了诗人的真意。
最后八句诗是女主人公的人生经验之谈,它们好似一组格言,给人们有益的教诲。她从自己这场生活变故中悟到了爱情的真谛,二性结合的幸福决不是建筑在金钱上面的,而是需要真心相爱。“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这从男子的角度说,意谓假如你真的怀有深重的情义,又何必炫耀金钱,靠它来吸引异性;从女子方面说,指她们择偶千万不能把金钱当作首要的条件,男人的情意如何才是最重要的。这首两千多年以前的民间乐府诗提出的忠告和教诲,反映了女子善良的生活愿望和健康的爱情观。
白头吟较多运用比兴,如“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沟水东西流”、“竹竿何嫋嫋,鱼尾何簁簁”。这后面二句表面是通过河边轻柔摆动的竹竿和河里沾湿的羽毛般的鱼尾来构成垂竿钓鱼的景状,其实是借以喻示男女求偶,含义较为隐曲。这些比兴句使作品显得更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本诗的语言大体上是浅近通俗的,由于诗中缀入了诸如皑雪、皎月、“躞蹀”、“嫋嫋”、“簁簁”等词,使它与口语产生某种脱离,表现出一定的雅正的书面语倾向。前面所引宋书·乐志,以为本诗和江南可采莲、乌生十五子同为里巷风谣。但与其他两首乐府相比,白头吟的文采较高,经过文人润色加工的可能性很大。后人所以会产生其作者是卓文君的错觉,除了作品内容上的原因之外,与上述词语方面的特点也有一定联系。
-
我的船所泊的岸上,小杂货店旁边的草地上,停着一副剃头担。我躺在船榻上休息的时候,恰好从船窗中望见这副剃头担的全部。起初剃头司务独自坐在凳上吸烟,后来把凳让给另一个人坐了,就剃这个人的头。我手倦抛书,而
-
我刚从某一个大都市归来。那一个大都市,说得漂亮些,是乡村的气息较多于城市的。它比城市多了些乡野的荒凉况味,比乡村却又少了些质朴自然的风趣,疏疏的几簇住宅,到处是绿油油的菜圃,是蓬蒿没膝的废园,是池塘半
-
辛弃疾1104~1207年,南宋诗人。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耿京聚兵山东,节制忠义军马,留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令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宁宗朝累官至浙东安抚使,加龙图阁待制,进枢密都承旨
-
文章如下: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是杜甫的诗作之一,它传达了杜甫在汴京的寂寞和思乡之情。诗中以平淡的语言描述了景色和自己的心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无尽的忧伤。通过艺术手法的运用,杜甫将诗意融入自然景观中,使读者更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这首诗具有深厚的感情力量,令人回味无穷。
-
我在西双版纳的美妙如画的土地上,幸运地遇到了一次真正的蝴蝶会。 很多人都听说过云南大理的蝴蝶泉和蝴蝶会的故事,也读到过不少关于蝴蝶会的奇妙景象的文字记载。从明朝万历年间的《大理志》到近年来报刊上刊载的
-
柳宗元的《江雪》和孙承宗的《渔家》是两首不同的诗歌作品,内容和风格各有特点。《江雪》以雪中江景为主题,描绘了冬日江边的壮丽景色。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而《渔家》则以渔船出海为背景,描绘了渔民的生活和困苦。诗中流露出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两首诗不仅在主题上有所区别,也在表达手法上有所不同。《江雪》重视凝练的意象描写,以形容词来表达作者的感受;而《渔家》则更加注重情感表达,通过渔民的形象塑造和对比描写来表现作者的思考和感悟。两首诗都在叙述现实生活的同时,借景抒情
-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不通
名言: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
君谈阳朔山,不作一钱直。岩藏两头虺,瘴落千仞翼。雅宜驩兜放,颇讶虞舜陟。暂来已可畏,览镜忧面黑。况子三年囚,苦雾变饮食。吉人终不死,仰荷天地德。我来黄冈下,欹枕江流碧。江南武昌山,向我如咫尺。春蔬黄土
-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
人生固有命。天道信无言。青绳一相点。白璧遂成冤。请室闲逾邃。幽庭春未暄。寄谢(一作语)韩安国。何惊狱吏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