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文名篇之乐府民歌《那呵滩》原文、鉴赏和解读
乐府民歌那呵滩
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弯,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
其 二
篙折当更觅,橹折当更安。各自是官人,那得到头还?
东晋和南朝时期,长江中游的江陵和长江下游的建康在当时是全国经济最繁荣、商业最发达的大都市,同时这两地又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两地间官僚和商人往来频繁。由于都市繁荣,官僚、商人的集中,妓女也就应运而生。现存六朝乐府民歌中有不少就和妓女有关。有的描写妓女生活,有的反映商人与妓女之间的关系。西曲歌不少歌辞反映了当时的这种社会现象。
那呵滩也属于西曲歌,据古今乐录说:“那呵滩……多叙江陵及扬州事,那呵,盖滩名也。”根据这条记载,对照现存的六首歌辞,大致可以断定那呵滩反映的是来往于江陵及扬州(指建康)的官僚或商人同他们的情妇之间的情爱。他们的情妇极可能是妓女。
这两首那呵滩是男女唱答之词,前一首是女的唱词,后一首是男的答词。六朝情歌中男女唱答的形式也是比较普遍。
“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弯”,用一“闻”字,说明不是夫妻。男的就要沿江而下去扬州了,女的闻讯赶到江边送行。“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 ”“交”即“教”,“到头还”即“倒头还”,女的希望男子船上的篙橹都折断,自然不是件好事,但却表达了对男子的一片真情。
第二首是男子的答词。他唱道“篙折当更觅,橹折当更安”,篙折了再找新的,橹断了再安上。这是针对女子所唱的答复。明代钟惺评论说: “又认真,又不认真,妙、妙。”(古诗归)这种又认真又不认真的态度正表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男子接着唱道:“各自是官人,那得到头还?”“官人”一词据萧涤非先生说“男当是官隶,女当是官妓,俱无人身自由”(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这是较合理的解释。正因如此,即使篙橹都折了也由不得自己,所以说“那得到头还”。这两首情歌表现了男女离别,但却没有正式夫妻或恋人那样的哀怨愁苦,而是轻松风趣,但又隐约透露出身不由己的苦恼,写来明白如话。这正和一对男女的身份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相切合。同时,透过这组唱答之词,我们也可以管中窥豹了解当时商业发达、交通便利的大都市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进而对这一时期这一地区的社会风貌有一定的认识。
-
[汉]孔融远送新行客,岁暮乃来归。入门望爱子,妻妾向人悲。闻子不可见,日月潜光辉。“
-
(唐)温庭筠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此词是《花间集》第一首,也是温庭筠十四首《菩萨蛮》中的第一
-
明·袁宏道吼山石壁,悉由斧凿成2,峭削百余仞3,乍见亦可观。山下石骨为匠者搜去,积水
-
柯条未尝损,根蕟不曾移。同类今齐茂,孤芳忽独萎。仍怜委地日,正是带花时。碎碧初凋叶,焦红尚恋枝。乾坤无厚薄,草木自荣衰。欲问因何事,春风亦不知。
-
【生卒】:1926—【介绍】: 法国“新小说派”*作家。生于里尔郊区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家庭。曾在巴黎大学攻读哲学,1946年获哲学学士学位。
-
山西从古说三明,谁信儒冠也捍城。竿上鲸鲵犹未掩,草中狐兔不须惊。东州赵叟饮无敌,南国梅仙诗有声。向不如皋闲射雉,归来何以得卿卿。
-
世上皆如梦,狂来止自歌。问年松树老,有地竹林多。药倩韩康卖,门容尚子过。翻嫌枕席上,无那白云何。
-
古文·孟门山 郦道元河水南迳北屈县故城西(1)
-
明·陆树声2东坡在海南,食蚝而美,贻书叔党曰3:“无令中朝士大夫知4,恐争谋南徙5,以
-
【4198】生活需要节奏感(李思圆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1万字,2019年1月第1版,42元)△4部分:[1]余生很长别慌张;[2]岁月自会有安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