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二首(其二)·[汉]孔融》原文与赏析
[汉]孔融
远送新行客,岁暮乃来归。
入门望爱子,妻妾向人悲。
闻子不可见,日月潜光辉。
“孤坟在西北,常念君来迟。”
褰裳上墟丘,但见蒿与薇。
白骨归黄泉,肌体乘尘飞。
生时不识父,死后知我谁?
孤魂游穷暮,飘飖安所依?
人生图嗣息,尔死我念追。
俯仰内伤心,不觉泪沾衣。
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希。
这首杂诗是孔融为悲悼幼子夭亡而作的。诗人先写回到家中初闻儿死时妻妾悲泣痛诉的情景,接着写感念幼子骨埋黄泉、孤魂无依的悲痛,最后写痛惜丧子和惜儿命短的沈重感伤。全诗情真意切,出语质朴但却字字血泪,读之催人泪下。
“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希(稀)”是此诗的最后两句,它是在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悲恸中产生的强烈感慨,所以它首先是针对爱子的不幸夭亡有感而发的。但是,这里泛言“人生自有命”,却又并非仅仅局限于爱子的夭亡,而是包括了芸芸众生的穷通亨达、富贵贫贱、祸福寿夭在内。从表面含意来看,诗人仿佛认为这一切都自有命运的安排,人只有服从天意、服从命运,这并没有什么可恨的,唯有人活着的时间太少,才最可恨。联系全诗内容来看,它的重心显然落在最后一句上,“人生自有命”一句,不过是一种垫衬之笔而己。
“但恨生日希”自然也有双重含意。首先是惜儿命短,“生日希”是指爱子活的时间太少;其次,亦是由悼子而及于自我、再及于世人,而“生日希”是指人寿的短暂。所以“但恨”二字所包容的感情内涵,当是极沉痛又极深广的。它有父悼子的悲痛,也有“天德悠且长,人命一何促”一类人生哀感的历史积淀,所以,我们可以说,“但恨生日希”的怨叹是富于情感的,但又是包寓着理性的。不过,这中间的理性不是像“天德悠且长,人命一何促”那样出于比较明显的人生哲理的思索,它的理性的产生仅仅是由于悲怆激烈的情感对一种情理融合的人生感叹的历史积淀的猝然触动。虽然乍看来它好像只有一种情感的渲泄而并无理性光芒的闪耀,但是,只要联系类似的人生喟叹,从情感的历史积淀的角度去细心体察,就不难发现它在情感的抒发中所包寓着的理性色彩了。
-
睢景臣:睢景臣的生平事迹流传下来的不多,他的出生年月也不清楚,根据一些材料推定他大约是生活在十三世纪末,十四世纪初。据钟嗣成《录鬼簿》说:景臣大元大德七年从扬州来到杭州才和他相识,知道他很爱读书,
-
(五代)张泌 《江城子.浣花溪上见卿卿》 浣花溪上见卿卿,脸波秋水明,黛眉轻。绿云高绾,金簇小蜻蜓。好是问他来得么?和笑道:莫多情。 此词叙写作者青年时代与一位少女的一段艳遇。 起首浣花溪上见卿卿,交
-
王夫之悲风动中夜,边马嘶且惊。壮士匣中刀,犹作风雨鸣。飞将不见期, 萧条阻北征。关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作文中国古诗词的美,内容包括作文《古诗中的美》,作文:古诗中的美最好是原创,初二作文古诗中的美。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朱先生的这句话实际上是
-
宋·范成大2三则·之一三日,始泛湘江,自此至六日,早暮行,倦则少休,不复问地名。
-
清塘荷韵季羡林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
-
漳滨卧起恣闲游,宣室征还未白头。旧隐来寻通德里,新篇写出畔牢愁。池看科斗成文字,鸟听提壶忆献酬。同学同年又同舍,许君云路并华輈。
-
【生卒】:1893—1922【介绍】: 日本未来主义*诗人,生于大阪,曾考入上智大学,中途退学。以后开始学法语,二十岁前后开始写作诗歌。第
-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
华馆曙沈沈,惟良正在今。用材兼柱石,闻物象高深。更得芝兰地,兼营枳棘林。向风扃戟户,当署近棠阴。勿改安卑节,聊闲理剧心。多君有知己,一和郢中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