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安晚帖》赏析
安晚帖
清·朱耷作
纸本水墨、淡设色
纵三一.七厘米
横二七.五厘米
藏日本京都住友泉屋博古馆
八大山人在康熙三十三年甲戌(1694)六十九岁时,创作了一部以“安晚”为题的画册,集山水、花果、鱼鸟、猫鼠、竹石等二十开,题识二开,共二十二开。引首题“安晚”两个大字,书于甲戌夏至。末开题识:“甲戌夏五月六日既望,为退翁先生抹此十六幅,翌日被人窃去荷花一幅。”六月二十日又写了一则后记:“装头二十二幅与之。”现在实物也是二十二幅,而其中有三幅的纪年为“甲戌重阳”及“壬午一阳日”,先后参差,甚或相距八年,可能是原来三幅丢失或馈赠朋友,后来退翁又请八大山人补画了三幅合装成此册。
安晚帖
此册以水墨为主,略施淡设色。图中物象,形态生动,富有情思。一只小猫,弓背蜷身,既憨痴又可爱;一只立于荷茎颠上的翠鸟,低着头,好像在沉思;老鼠站在大瓜顶上,探头伸爪,正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前方;岩石下的两只鹌鹑,亲密相处;站在枯树、坡石上的小鸟,安适悠闲;八哥弯颈、耸背、闭眼,对周围不予顾问,表达了一种静谧、浑沌的神态。而疏密相间的叶缝中,半露的荷花、芙蓉、葡萄,含蓄而有生趣;几根修长的枝干、花茎,用篆书圆转之笔写出,带有不经意的弯曲,静中有动,表现出摇曳之姿。这些平凡的素材,经八大山人再造,使笔下的自然物象,获得了一种崭新的意境;有的画面上配以诗句,更加深了内容和意蕴的深度。如鳜鱼图的右上题:“左右此河水,名之日曲阿。更求渊注处,料得晚霞多。”这首诗隐括世说新语·言语中一段故实:“谢中郎经曲阿后湖,问左右:‘此是何水?’答曰:‘曲阿湖。’谢日:‘故当渊注渟著,纳而不流。’”图写一条鳜鱼,瞪目张口,直奔深渊。这是八大山人暗喻自己的经历,像鱼经曲河一样,河道阿曲,鱼儿弯来拐去,必左右碰撞,祈望“渊注渟著,纳而不流”,在平静的深渊里“安度晚年”。石卉图的右上题:“闻君善吹笛,已是无踪迹。乘舟上车去,一听主与客。”此诗引用世说新语·任诞篇王徽之遇桓伊的故事。桓伊其时虽已显贵,但闻王名,立刻下车为王吹曲三支,吹奏完毕,主客未交一语,便各自乘舟、上车而去。画面上一块巨石突兀而立,旁边小草柔弱弯曲,形成强烈对比,一大一小,一强一弱,并存于天地之间,各有各的空间位置,各以各的天性而生存,互不歧视,互不相犯,体现出一种和谐,这也寄托了作者的一种理想。猫图的右上题:“林公不二门,出入王与许。如上法华疏,象喻者义虎。”林公即支道林,又称支遁,是晋代一位高逸僧人。“不二门”,是佛教语,佛有八万四千法门,此为最高法门。“出入王与许”,是指王修和许询。事出世说新语·文学篇。许询年轻时,人们把他比作王修,许很不平。一次在会稽西寺和王谈论辩理时,许两次使王理屈词穷。许遂问当时在场的林公:“弟子向语何似?”林公说:“君语佳则佳矣,何至相苦邪?岂是求理中之谈哉!”意思说许辩理于王,是求理中谈,通过苦辩得胜,哪比得上支遁掌握了“不二法门”。画中小猫弓身伏地,与世无争,或许是悟者的象征。
八大熟读世说新语,随手拈来,即可纳入自己的诗中。他对魏晋人士亦特别雅好,因为八大的品性、宗教、艺术观都有明显的魏晋人遗风。他在首开题识中说:“少文凡所游履,图之于室,此志也。”在一幅山水画上又题:“向者约南登,往复宗公子。荆巫水一斛,已涉图画里。”“少文”、“宗公子”,即南朝宋的隐逸画家宗炳。宗炳曾“西涉荆巫,南登衡岳”,晚年归家江陵,将游历所见之名山大川,图之壁,自谓“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太平广记卷二百十)。他在画山水序中提出作画必须“应目会心”和“畅神”,八大山人对此深有同感。此幅山水,构图似倪瓒,两岸隔一水,却又打破隔断式的空间习惯,将彼岸的山峦耸立于画面中央,让前景的坡石和树木与远景的山体浑然一气,缩小了坡岸遥岑的距离,有意识地消融了空间透视的错觉。这种虚拟的以心再造之景,既源于自然,又摆脱了自然的束缚而获得创作上的极大自由。综观全册,笔墨丰富多彩,干湿浓淡,粗细勾染,随意而出,简练而痛快,然奇姿妙态,神气溢出,令人心动神迷,可谓奇异而有法,醇厚而又恣肆,每幅都精妙绝伦,是八大山人作品中的杰作。
八大山人晚年的花押,以合文“”为最著名。此册的菊花图上,首次使用此奇形的花押,清代著名收藏家顾文彬释为“三月十九”,乃崇祯帝殉国讳日。近年有学者通过研究,以为此花押在金文中释读为“十有三月”,意为闰年。结合八大山人在作品上使用这个花押,都是在闰年的月份上,故应释“十有三月”,与崇祯帝“三月十九”自缢无关。这一考释已为学界所接受。
此安晚帖清代晚期为顾文彬收藏,著录于过云楼书画记。1920年左右为桑名铁城带到日本,后为住友宽一收藏,现藏于京都住友泉屋博古馆。
-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安史之乱接近结束,史朝义兵败缢死
-
有德者皆由俭而来,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所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
【名句】有德者皆由俭而来,俭则寡欲 ① ,君子寡欲则不役 ② 于物,可以直道 ③ 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 ④ 节用,远罪 ⑤ 丰家 ⑥ ,故曰俭德之共 ⑦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 ⑧ 速
-
散文·朱熹文《诗集传序》 或有问于余曰:“诗何谓而作也?”余应之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咏叹
-
《符离吊颍川侯傅公》是王士禛的一首哀悼故友的诗。全诗描绘了侯傅公的仕途和贡献,并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悲痛之情。通过细腻动人的描写和哀怀之辞,诗人抒发了自己对故友逝去的伤痛和无尽的思念之情。该诗流畅雄浑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感慨,展现了作者真挚的友情和义气。
-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嘻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邯郸本地歇后语骂人的话,内容包括邯郸方言的歇后语,邯郸话,,,,狗其实(音译),,是什么意思?骂人的,骂人的歇后语。一分钱的酱---难烩(会) 一元钱买担菜---两篮(难) 一餐吃个大胖子---谈何容易 一面官司---不好打 一块硬骨头---不好啃 一
-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① 。(《老子·二十》) 【注释】 ①畏:畏惧,害怕。 【译文】 大家都畏惧的,我也不能不有所畏惧。 【感悟】 人要有所敬畏。什么都不怕的人,就太可怕、也太危险了。
-
眉、 眼、 口、 鼻四者, 皆有神也。一日, 口为鼻曰:“尔有何能, 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 然后子方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 望东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江苏高中必背古诗词填空,内容包括江苏高中语文必背,江苏省高一所有要背诵的古诗文,高中必背诗词填空。《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古诗文背诵篇目 (一)古文(10篇) 《劝学》(节选:学不可以已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 2、《邹忌讽齐王纳
-
苏轼《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置身于庐山,也许,许多人都会有移步换景的感觉,但由此而悟出哲理并用明白的诗句一语道出的,却只有苏轼的这首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