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念奴娇》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念奴娇·黄庭坚
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甥待月。有客孙彦立者,喜吹笛,有名酒酌之。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晴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黄庭坚在宋哲宗绍圣初年因坐修神宗实录失实罪名,贬谪黔州(今四川彭水),后移戎州(今四川宜宾)。这首词是在戎州写的,当时作者55岁,已过了五年的贬谪生活。这首词是黄庭坚晚年的主要作品。在赏月、饮酒、听笛的描述中,抒发了乐观豪迈的情绪。
开篇先写秋空和远山,秋空明净如洗,雨后的山峰也碧绿如染,好像美人修长的眉峰。“桂影扶疏”两句,是说秋空清彻,月宫中的桂树枝叶繁茂清晰可见。接着词人用问月的形式写月光的普照,说姮娥驾着一轮皎洁如玉的明光,照临着人间的美酒佳宴,着一“驾”字和“照”字,把姮娥写得有感有知有情有意。“寒光零乱”是从词人的感受角度写月光,因而“寒”字也透出了词人贬谪后内心的凄怆。“为谁偏照醽醁”为引出下片写饮酒听笛作过渡。醽醁(ling lu),酒名。词的下片记游,具体写了词人与诸甥辈饮酒赏月的情景,表现了词人旷达乐观的情绪。开头四句,渲染了环境,交待了从游者和赏月的地点。“共倒金荷”具体写饮酒,用金荷叶杯斟酒,酒器的讲究、名贵也映衬着饮酒赏月的乐观心情。但“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一句,流露了背井离乡万里谪居的苦况。“老子平生”三句,写词人的情趣,表露了不以贬谪为意的旷达乐观的思想情怀。“坐来声喷霜竹”,写吹笛,是说顿时吹奏出美妙的笛曲。全词以笛声作结,言已尽而情无限。
-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是关于描写“谕理警世·哲理事理·社会
-
贾平凹《静虚村记》原文 乍看这篇散文写得很平实。 西安近郊的一个村子。村子并不大,绿树环抱,两条巷道,鸡犬之声相闻。树是槐树。槐花开时,一片嫩白。巷中一眼井,水是甜的,生喝比熟喝好吃。可就是这样一个不
-
【名句】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 语出三国诸葛亮《便宜十六策·举措》。根据人来安排官职就会混乱,根据官职来选择人就会井然有序。说明不能因人设事,而应当因事设官,并选择适当的人来充任。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1000句古诗词名句,内容包括求1000句励志古诗名句要求不同,句子不能相同,1000句,好的,求1000条以上千古名句,我要1000条古今名句。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 游 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陆 游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 原 尺有所
-
【4670】中国文化课(余秋雨著,中国青年出版社,59 2万字,2019年8月第1版,128元)△5个单元:①引论·文化定义;②史迹·悠悠文脉;③大
-
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 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
教育是仁义的大端,学习是智慧的大端。就仁义来说,没有比给他人利益更大的了,而给他人利益又没有比给他人以教育更大的了; 就智慧而言,没有比修身养性是更聪明的了,修身养性又没有比学习为更聪明的了。
-
【5479】罗辑思维:认知篇(罗振宇著,文汇出版社,15 8万字,2020年12月第1版,39 9元)〇3章:[1]起点:认知升级;[2]工具:思维模式升级
-
杜 甫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长安布衣:诗人自称。比数:相比,相靠。衡门:穷人或隐居者
-
作者: 袁忠岳
-
昨夜扁舟雨一蓑, 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 依旧青山绿树多。 【注释】水口:位于福建古田溪汇入闽江处。行舟:坐船行进。扁(piān)舟:小 船。蓑(suō):蓑衣,用草或棕毛编成的雨衣。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