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注释、译文和评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注释、译文和评析

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农夫上者种地百亩,其次七八十亩,其次五六十亩,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我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弟,守先待后,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所以又高于农夫一等。今则不然,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做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起手便走错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其不能发达者,乡里作恶,小头锐面,更不可当。夫束修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怀千古者,亦所在多有。而好人为坏人所累,遂令我辈开不得口。一开口,人便笑曰:“汝辈书生,总是会说,他日居官,便不如此说了。”工人制器利用,贾人搬有运无,皆有便民之处。而士独于民大不便,无怪乎居四民之末也!且求居四民之末,而亦不可得也。


【注释】四民:谷粱传·成公元年载有: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弟:即悌。小头锐面:奸诈之貌。当:应当。束修自好:自我约束、自我修养身心。经济:经世济民。期:期望,要求。抗怀:高尚的情怀。
【译文】我认为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是农民,知识分子只能处在四民之中最末端的位置。上等的农民能种百亩地,其次能种七八十亩地,再次能种五六十亩地,都能劳苦身骨,勤施体力,耕种出来的收获,用来养育天下苍生。假如天下没有农民,全世界人都会饿死的。我们这一代读书人,回到家中就孝顺双亲,出门在外就视朋友如兄弟,守住先人祖业,用心培育后代,如果得志就将恩泽施及百姓,如果不得志就在修身方面力争做世人的楷模,所以在品行方面比农夫还要更高一等。但时下的读书人却不是这样,一捧起书便想中举做官,如何攫取金钱、建造高房大屋、广置田产,一开始就走错了路,到后来越变越坏,最终没有好结果。那些没有发达的读书人,就在乡间作恶,小头锐面地到处钻营,更有许多不该做的事。那些能检点自己并注重修养的人难道没有吗?那些以经世济民为己任、具有高尚情怀的人,其实也到处都有;但好人被坏人所拖累,终使我们这些人无法开口说话。一开口说话,他人就笑着说:“你们这些书生,只是会讲话,以后自己当了官,就不这样讲了。”工匠能制造器物为世所用,商人能调剂商品的余缺,都有便利民众的好处。而这些堕落的读书人对于民众特别没有用处,难怪他们的地位处在“四民”中的最下层。甚至,他们即使恳求甘居“四民”之末,都是难以合格的。
【评析】在今天看来,板桥先生对于堕落的读书人的鄙夷之情,显得更加孤独和悲壮了。现代的知识分子都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对经济效益和权力地位的火热的竞争之中,这已经演变成一股具有现代精神的不可阻遏的时代潮流。但是,一些有识之士已经看到:汹涌澎湃的现代化潮流正在给自然生命、人类生命和精神生命带来严重摧残。比较起来,郑板桥先生所推崇的 由中华传统文化陶冶出来的古代知识分子是多么正直、善良,是多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中华传统文化虽然没有系统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内容,但在人文教育方面开拓出的伦理文化的方向,足以成为化解现代化危机的柱石和灯塔。
猜你喜欢
  • 王禹偁·村行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古代诗歌精选

    《王禹偁·村行》是明代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之一。这首诗通过作者在乡村行走的视角,描绘了田园风光和村庄生活的美好。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通过对村庄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纯朴、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平和的美的享受。

  • 静待

    静待静待为噪急之反,百人中难得一、二人能有这种天赋的美质。或者说道:“大业成于迅速。坐而待,不如起而行。闲荡不做工作,偷懒不做正事

  • 《渔父歌》原文与鉴赏

    作者: 靳极苍 【本书体例】

  • 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辞。

    名言: 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辞。 句意: 创作要做到文辞丰富时不多余一句话, 简约时仍不失掉一个词。 出处: 唐·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

  • 《凤箫吟赏析》

    【注释】:此词借咏芳草以寄托别离情绪。全词以芳草为中心,尽管字面上没有“草”的字眼,而“连绵无际”、“陌上”、“珠露”、“长亭”、“王孙”、“池塘”、“绿妒”、“香茵”、“芳意”、“绿野”等词,无一不在写草,所以离情也处处由芳草带出。词中在

  •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出处】 唐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译注】天台山虽高一万八千丈,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原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 [唐] 李白, 海客谈瀛

  • 李商隐《效徐陵体赠更衣》全诗赏析

    密帐真珠络,温帏翡翠装。楚腰知便宠,宫眉正斗强。结带悬栀子,绣领刺鸳鸯。轻寒衣省夜,金斗熨沈香。

  • 苏轼《申王画马图?或谓为蔡肇作?》全诗鉴赏

    天宝诸王爱名马,千金争致华轩下。当时不独玉花骢,飞电流云绝潇洒。两坊岐薛甯与申,凭陵内厩多清新。肉??汗血尽龙种,紫袍玉带真天人。骊山射猎包原隰,御前急诏穿围入。扬鞭一蹙破霜蹄,万骑如风不能及。雁飞兔

  • “仁,人之安宅也”注释、译文和感悟

    孟子曰:“仁 ① ,人之安宅 ② 也;义 ③ ,人之正道 ④ 也。”(《孟子·离娄上》十) 注释 ①仁:仁德。②安宅:安定的住所。③义:道义。④正道:正确的道路。 【译文】 孟子说:“仁,是一个人立身

  • 杜甫《野望因过常少仙》全诗赏析

    野桥齐度马,秋望转悠哉。竹覆青城合,江从灌口来。入村樵径引,尝果栗皱开。落尽高天日,幽人未遣回。 作品赏析草堂本编在上元二年青城诗内。洪容斋《随笔》:杜诗《过常少仙》,蜀本注云:应是言县尉也。县尉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