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
【注释】
选自战国策·秦策三。
披其枝:压断树枝。披,折。
【赏析】
范睢到秦国游说,向秦昭王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他说:国君中,只有能独自掌管国事的人方可称为王,只有能专断利害的人方可称为王,只有能控制生杀权柄的人方可称为王。而秦国当时的情况是:以宣太后及其弟穰侯为主的贵族外戚集团,把持朝政,富逾王室。如穰侯借重大王的威望,擅自封爵,征伐敌国,打了胜仗,将利益归入自己的封地;战败了,百姓抱怨,将灾祸集中到国家,成为王朝内部一大隐患。范睢引诗经说:
“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
意思是:树木果实太多会折断树枝,折断了树枝又会伤害树心。
范雎认为,太后、穰侯专权,加上高陵君、泾阳君与他们沆瀣一气,架空了秦王。在秦国,人们只知有太后、穰侯,而不知有秦王。这样长此下去,国家就危险了。因为果实太多了会折断树枝,断了树枝又会伤害树心。
听了范雎的分析,秦昭王心中害怕,下决心废太后,逐穰侯,将高陵君、泾阳君调出关外,以确保政令集中于自己一人。他敬佩范雎的政治智谋,希望得到范雎的全力辅佐,早日实现秦国的强国梦,便仿效齐桓公尊称管仲为“仲父”一事,尊称范雎为“叔父”。
-
古文·吊古战场文 李华浩浩乎平沙无垠(1),夐
-
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张养浩黄州道中濯足常思万里流,几年尘迹意悠悠。闲云一片不成雨,黄叶满城都是秋。落日断鸿天外路,西风长笛水边楼。梦回已悟人间世,犹向
-
从诗中所写景物表现出来的新鲜感看来,似为他初贬岭南时所作。开头四句,点题中的“早发”,交代了时间是在“春”、“晓”,并以晨空特有的“宿云”、“残月”极力渲染早发时的景象。这里用以借指从始兴县的江口地方至虚氏村途中经过的高山峻岭。从诗题看
-
君子扬人之善,小人讦人之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君子扬人之善,小人讦人之恶。》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忆得少年长乞巧,竹竿头上愿丝多。
-
兔儿爷我好静,故怕旅行。自然,到过的地方就不多了。到的地方少,看的东西自然也就少。就是对于兔儿爷这玩艺也没有看过多少种。稍为熟习的
-
《禄万锺》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庄子·让王》:“屠羊说曰:‘夫三旌之位,吾知其贵于屠羊之肆也;万钟之禄,吾知其富于屠羊之利也。然岂可以贪爵禄而使吾君有妄施之名乎?说不敢当。愿复反吾屠羊之肆。’遂
-
《卜算子》 古涧一枝梅,免被园林锁。路远山深不怕寒,似共春相躲。 ① 幽思有谁知,托契都难可。独自风流独自香,明月来寻我。 【注释】 ①“似共”句:似在躲避春天,即陆游《卜算子》咏梅“无意苦争春”之意
-
古文观止·隋唐五代文·孙樵·书褒城驿壁 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