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腐败的名言名句大全
——墨子·亲士
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荀子·大略
贪愎者喜利,则灭国杀身之本也。
——韩非子·十过
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唐]吴兢贞观政要·贪鄙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
——[唐]张九龄奏对侍中不可赏功
女弟新承宠,诸兄近拜侯。
——[唐]崔颢相逢行
自古圣贤多薄命,奸雄恶少皆封侯。
——[唐]杜甫锦树行
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
——[唐]杜甫久客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弊政之大,莫若贿赂行而征赋乱。
——[唐]柳宗元答元饶州论政理书
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口。
——[唐]曹邺读李斯传
狡吏不避刑,贪官不避赃。
——[唐]皮日休橡媪叹
教汝百胜术,不贪为上谟。
——[唐]寒山诗三百三首之四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宋]包拯乞不用赃吏
故凡贿赂先至者,朝请而夕得;徒手而来者,终年而不获。
——[宋]苏轼决壅弊
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宋]陆游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其事,作绝句
勿贪意外之物,勿饮过量之酒。
——[明]朱柏庐治家格言
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越一世。
——[明]洪应明菜根谭
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赂也。
——[清]顾炎武日知录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清]顾炎武日知录
半点贪污,便成大恶,可为居官律己之戒。
——[清]张伯行困学录集粹
贪人求利,身不死不休。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中国所有一切的灾难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普遍的又是有系统的贪污。
——孙中山中国的现在和未来
只要把贪污腐化之类所赖以生存、存在的土壤和气候都改变一下,就可以自然而然使得这些腐败消除了,岂不大快人心也哉。
——章克标谈虎色变
不可受贿赂,因为贿赂能叫明眼人变瞎了,又能颠倒义人的话。
——圣经·出埃及记
小心呀,别让贿赂诱骗了你,别让财富把你引入歧途。
——圣经·约伯记
宁可受到损失,也决不贪图不义之财。前者仅仅是一时的痛苦,而后者使人终生受到煎熬。
——[古希腊]第欧根尼开伦传
要想根除贪婪,必先消灭贪婪之母——奢侈。
——[古罗马]西塞罗论演说术
贪婪是万恶之源。它占有的愈多, 胃口也就愈大。它永远张着大口在寻找金子。
——[古罗马]克劳德兰纳斯昂诺利·奥加斯蒂四世
对斯蒂利科尼斯执政官的颂词虽然权势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子却可以拖着它的鼻子走。
——[英国]莎士比亚冬天的故事
要向灿烂夺目的贿赂投以蔑视的目光, 不要为了黄金去出卖黄金买不到的东西。
——[英国]塞缪尔·约翰逊道德格言·美德和罪恶
政府的腐化是由于逾越它的权限和它们离开主权者而独立。
——[法国]马克西米连·罗伯斯比尔关于宪法
贪图不义之财就是道德败坏。
——[法国]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当一个人用贪婪的眼光盯着官职的时候,腐败就会在他的行动中出现。
——[美国]托马斯·杰弗逊致考克斯的信
绝对的权力必然会导致绝对的腐败。
——[英国]休·特雷弗·罗珀希特勒的末日
人们为争夺租金而进行的利己活动对整个社会完全是一种浪费。
——[美国]安·克鲁格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
-
《旧约·列王纪上》第6—8章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480年,所罗门作以色列王。第4年西弗月,就是2月,开工建造耶和华的殿。所罗门王为耶和华所建的殿,长60肘,宽20肘,高30肘;殿前的廊子长20肘,与殿
-
【注释】:史达祖的词因过于讲究技巧而被批评,但其用足心思,虽失之纤薄,但其刻意描画,工丽精雅,不足处在是,好处亦在是,全看读者的欣赏。“人行”二句,是极清美的情境。她,轻灵地在花丛中穿行,衣衫上沾惹了花上的香气。“花坞”,指可以四面挡风的花
-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一身能臂
-
作家有三种死法。一曰自然的死,二曰痛苦的死,三曰快乐的死。 自然的死属于心脏停止跳动,是一种普遍的死亡形式,没有特色,可以略而不议。快乐的死和痛苦的死不属于心脏停止跳动,是人还活着,作品已经、或几乎是
-
【注释】 选自唐·韩愈《杂说·四》。 伯乐:姓孙名阳,春秋秦穆公时人,善相马。伯乐本为掌天马的星名。因孙阳善于相马,乃称之为伯乐。文中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当权者。 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骏马。文中比喻杰出人
-
《海棠·海棠》咏海棠诗鉴赏 苏轼东风袅袅泛崇
-
这首词是朱彝尊咏物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它题咏的是雁,说 得具体一点则是秋雁。全词字面,均扣住“雁”字来写:既有对群雁憩息时的静态描述,如“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又有对雁 阵飞行时的动态勾勒,如“一绳云杪,看字字、悬针垂露”;既有
-
文不幻不文, 幻不极不幻。是知天下极幻之事, 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故言真不如言幻, 言佛不如言魔 ① 。魔非他,即我也。我化为佛 ② ,未佛皆魔。魔与佛力齐而位逼,丝发之微,关头匪细 ③
-
此诗共六章,第一章言上古之时百姓的朴素生活。第二章追述后稷播植自给,舜禹躬耕稼穑,都十分重视农业劳动。第三章写古代士女竞相耕作,时代清明,农人安然自逸。第四章写古代贤达之人尚且躬耕,众人庶士更当勤于耕种,以保自安。第五章谈耕作的重要性。
-
好榜样与恶榜样榜样有(一)好的与(二)恶的两种。这两种中,还是好的有益于人呢?还是恶的有益于人呀?我们还是见了好榜样,就会学做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