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海棠》咏海棠诗赏析
海棠·海棠咏海棠诗鉴赏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蜀中有名花,亦出名人。名花,海棠也;名人,北宋大文豪苏轼便是其中之一。这首脍炙人口的海棠诗,可说是名人咏名花,相得益彰。
海棠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诗经·木瓜篇载:“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木瓜,就是贴梗海棠的果实。可见海棠花早在春秋时已开始栽培。唐代的西蜀海棠花名冠天下,唐人薛能有诗:“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处一城香”;宋人杨万里则赞赏垂丝海棠可与蜀海棠争雄:“垂丝别得一风光,谁道全输蜀海棠”;大诗人杜甫入蜀,未咏海棠,深为诗家所惑。唐人郑谷为之嗟叹:“浣花溪上空惆怅,子美无心为发扬”。宋人王禹偁则考证云:“杜甫避地蜀中,未尝有一诗及海棠,以其生母名海棠也。”杜母名字是否为海棠,至今未详。清代戏曲家李笠翁则说,尽管杜甫不咏海棠,海棠却有情于杜氏。兰溪有杜氏人家,种的海棠格外秀媚,因此写诗传扬其事:“此花不比别花来,题破东君着意培。不怪少陵无赠句,多情偏向杜家开。”
杜少陵虽未有海棠诗,苏东坡则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东坡之诗,妙在别开生面,不落窠臼。用“袅袅”形容东风,使视之无形的风变成鲜明的物象,在人们的眼前展示春色渐浓的画面。接下一句,为什么不用“春光”而用“崇光”,这正是诗人用字之妙,以“崇”字点出春光在不断地增长。不直接写海棠花的婥约风姿,而从“香雾空蒙”中隐约衬出花容。然后,笔力疾转,点出赏花时间已是“月转廊”的夜里。后两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形象地把夜间赏花惜花的心情举止和盘托出,深夜犹赏花,更是红海棠之可贵。全诗重点在后两句,但由于首句点题新异,第二句又承上启下,造句凝练,使全诗浑然一体。苏轼另有咏海棠诗:“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诗虽艳丽,但远不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给人无穷回味。南宋诗人陆游也有海棠诗:“贪看不辞持夜烛,倚狂直欲擅春风。”其情虽痴,但读来有暴筋露骨之嫌,意境之优美,远逊苏诗。
海棠之风韵,古人笔下记载甚详。宋人沈立撰海棠记:“海棠根色黄而盘劲,木坚而多节,外白而中赤,其枝柔密而修畅,其叶缥绿色,小者浅紫色,其香清酷,不兰不麝。”陈思在海棠谱序云:“梅花占于春前,牡丹殿于春后,骚人墨客注意焉。独海棠一种,丰姿艳质,固不在二花之下。”清人刘灏在广群芳谱评定海棠花:“翛然出尘,俯视众芳,有超群绝类之势。”陈、刘二人对海棠的评价,未免揄扬过高,或许是出于偏爱吧。
海棠花色娇艳,果子玲珑,其枝干紫褐,苍劲古朴,故与花果相映成趣。常见的海棠有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木瓜海棠等。西府海棠姿容潇洒,且有富态;垂丝海棠群葩倒悬,似少女含羞掩面之状。贴梗海棠、木瓜海棠则铁杆虬枝,为盆景之佳品。另有倭海棠,乃日本名花,株丛矮小,花色甚媚,也宜于盆栽,今已在我国栽培成风。
苏轼多才多艺,不仅是中国文坛上的大文学家、大书法家,而且在音乐、绘画上亦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文气势磅礴,笔力雄健,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前人论及东坡诗词,皆称其风格豪放,为南宋豪放派词的先驱;其实,东坡亦时有委婉之作,象这首海棠诗就读来明丽动人。 在艺术处理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
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①秦淮:水名,穿过建康(今南京)古都流入扬子江。两岸酒家林立,热闹非 凡,乃豪族、贵官游乐之处。②商女:歌女
-
留别王维——孟浩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此诗因仕宦未成,
-
作者: 刘玉梅
-
分竹守南谯,弭节过梁池。雄都众君子,出饯拥河湄。燕谑始云洽,方舟已解维。一为风水便,但见山川驰。昨日次睢阳,今夕宿符离。云树怆重叠,烟波念还期。相敦在勤事,海内方劳师。
-
三贤异七贤,青眼慕青莲。乞饭从香积,裁衣学水田。上人飞锡杖,檀越施金钱。趺坐檐前日,焚香竹下烟。寒空法云地,秋色净居天。身逐因缘法,心过次第禅。不须愁日暮,自有一灯然。
-
〔览冥训〕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①,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②,断鳌足以立四极③,杀黑龙以济冀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幼儿园常背古诗词,内容包括适合幼儿背诵的古诗50首,幼儿学前必背古诗21首,幼儿必背古诗词。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宋利利2 适合幼儿背诵的古诗1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2《山
-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镇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
-
宿云黄惨澹,晓云白飘遥散面遮槐市,堆花压柳桥。四郊铺缟素,万室甃琼瑶。银榼携桑落,金炉上丽谯。光迎舞妓动,寒近醉人销。歌乐虽盈耳,惭无五裤谣。
-
【3012】核心能力:读懂治国理政这三年(周新民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3 2万字,2016年3月第1版,39元)△是一部从领袖人物核心能力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