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箭套》原文|翻译|赏析
宋·沈括
古法以牛革为矢服1,卧则以为枕。取其中虚,附地枕之,数里内有人马声,则皆闻之。盖虚能纳声也2。
1矢服:可以佩戴在身上的箭套。2虚能纳声:中间空虚的物体能收纳声音。
【析点】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是晚年陆游的幻觉,是一个诗人才具有的奇丽想像。其实,一般人也可以领略到这种金戈铁马的壮美而不必通过想像,他只要枕上一种特殊的枕套,方圆数里之内的人马声就可以尽收耳内。这种奇妙的枕套就是牛皮箭套。
自然,如果周围地区有敌军部署运动兵力的话,我方也可以通过牛皮箭套侦听到。牛皮箭套这种侦察敌情的功能是沈括在战地亲身观察和实验发现的。“虚能纳声”本是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沈括却将此原理运用于军事方面,通过牛皮箭套来侦听敌情,这是他的发现。篇首虽标以“古法”二字,实为作者自谦。
-
宝玉被赵姨娘暗算未死,而在大观园中为情所挠,至大观园外又结交优伶……种种行径,是大观园生活第一个大波澜之后的故事,第二个大波澜,那就是宝玉挨打。 第一个波澜之后有大段文字,以宝玉为中心写荣国府大观园内
-
【3553】民族主义(〔美〕斯蒂芬•格罗斯比著,陈蕾蕾译,18 7万字,译林出版社,17印张,2017年7月第1版,32元)△共8章:①问题;②什么
-
“尽心”说本质上并不表现为对外物的疏离,相反,却以物我一体、心物一体为基本观念。所谓“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一天地万物以为心”亦即物我一体、心物一体。但这是需要证明的,阳明是从下面三个层面来证明的:
-
隔了三十多年以后,去年秋末,我又到了满城园林的苏州。一天下午,在昔日颇负盛名的城内某大学旧址,一个爬满藤萝的石砌大礼堂里,我回顾了自己文学创作的道路,不知怎么,最后竟谈到我少年时代的两位老师。 时近黄
-
上高侍郎高蟾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高蟾,生卒年不详,渤海(今河北沧州)人,唐僖宗乾符三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祖国的千山万水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祖国的万水千山的古诗,关于祖国千山万水的古诗词,描写祖国的万水千山的古诗。1.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唐代:王湾《次北固山下》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2.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
亦莫恋此身,亦莫厌此身。此身何足恋,万劫烦恼根。此身何足厌,一聚虚空尘。无恋亦无厌,始是逍遥人。
-
君年甲子未相逢,难向君前说老翁。更有方瞳八十一,奋衣矍铄走山中。
-
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従此送残山。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
夺宠心那惯,寻思倚殿门。不知移旧爱,何处作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