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之《水浒传·杨志》内容解读与赏析
青面兽杨志在水浒传中是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人物。因为他不同于劳动人民出身的李逵、武松,也不同于从封建营垒中分化出来的林冲与鲁智深,更不同于地主阶级出身的卢俊义和柴进。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对杨志的艺术构思与描写,赋予了与其他人物不同的色彩,具体来讲,就是施耐庵通过对杨志坎坷曲折的道路的描写,不但深刻揭示了“官逼民反”的根本原因,而且也深化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思想。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杨令公之孙,又曾试过武举,做到殿司制使官。他武艺非凡,想在“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像杨志这样的忠臣良将,应是国家的栋梁。然而道君皇帝昏庸,又偏偏重用了嫉贤妒能的破落户高俅为掌管军事大权的殿帅府太尉,这就决定了杨志梦想封妻荫子,与祖宗争口气的想法,无论如何也是不会实现的。
道君皇帝欲建“万岁山”,命杨志等人去押运“花石纲”,九个回京交纳了,只有杨志一个在黄河中失陷了“花石纲”。他不敢回京,长期在逃,因此丢掉了制使官职。后来被赦,杨志又怀着边庭上一枪一刀为国立功的美好愿望,将“一担财物”托人打关节,企图在京复职。不料他将一担财物用尽时,才见到了佞臣贼子高俅。高俅小人得志之后,以莫须有的罪名逼走了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又以奸计陷害逼反了正直善良的林冲,这样家事高于国事,污浊胜于清白的高俅,又怎能容纳立志报效国家的杨志呢?高俅不但不容杨志复职,而且还这样训道:“既是你等十个制使来运花石纲,九个回到京师交纳了,偏你这厮把花石纲失陷了,又不来首告,许多时捉拿不着。今日再要勾当,虽经赦宥所犯罪名,难以委用。”杨志就这样被高俅赶出了殿帅府。
施耐庵对杨志要求复职的描写,是怀着极大同情的;对佞臣贼子高俅排陷忠良的行为,也是抱有极大愤慨的。所以他在杨志被赶出殿帅府时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花石纲原没纲纪,奸邪到底困忠良。早知廊庙当权重,不若山林聚义长。”然而此时此刻,青面兽是不可能上梁山的。因为施耐庵笔下的人物性格是复杂的,决定他所走的道路也是曲折的。杨志毕竟曾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制使官,封建的忠孝观念在他的思想深处自然是根深蒂固的。在他去京师要求复职时,曾经路过梁山。在王伦要他入伙时,他不但不从,而且还这样认为,上梁山就是“玷污”他的“清白姓字”和“父母遗体”。
杨志被高俅赶出殿帅府之后,求官不得,而且衣食无着,投奔他乡又无盘缠,只好将祖上宝刀卖掉,不料偏偏又遇上“没毛大虫牛二”。牛二是东京有名的“破落户泼皮”,开封府都对他无可奈何,他自然不把杨志放在眼里。并要无理强夺杨志的宝刀,于是杨志忍无可忍,杀死了牛二,犯下死罪。后被免去死罪,遣送到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了军。
北京大名府留守司留守梁中书是朝中奸臣魁首——蔡京的女婿。他“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最有权势”。杨志虽然身分是囚徒,但是他为了实现他求官的梦想,就“早晚殷勤听候使唤”,因此得到了梁中书的青睐。通过比武,由于杨志弓马娴熟,武艺非凡,于是平步青云,由囚徒一下被梁中书提拔为提辖。杨志多年梦想实现,自然对梁中书感激涕零。
“押送生辰纲” 是表现杨志性格特点的重点章节。路途中,他说行则行,说住则住,若军健稍有怠慢,轻则痛骂,重则藤条抽打。甚至两个虞候及太师府奶公谢都管他也不放在眼里。充分表现出了杨志精明干练,深谋远虑,既细致入微而又固执毒辣的性格特点。但是杨志哪里是智多星吴用的对手。在黄泥冈上,吴用用计麻翻了杨志等人,轻而易举地劫取了 “生辰纲”。
杨志失陷生辰纲,是对他夤缘攀附封建统治阶级行为的沉重打击。他不但不能从太师府受道诰命回来,而且连提携自己的“恩相”梁中书也没面目去见了。因此他认为“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对人生也失去了信心,由强者变为弱者,“望黄泥冈下便跳,企图以此了结自己的一生”。杨志的轻生,说明他既高傲骄横,又极度脆弱,两种截然相反的性格特点糅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杨志性格特点的又一方面。但是杨志毕竟是一位英雄好汉,当他将要往黄泥冈下跳的刹那间,他又这样想道:“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终不成只这般休了。比及今日寻个死处,不如日后等他拿得着时,却再理会。”
杨志失陷生辰纲,并不是杨志不尽力的结果。可是两个虞候及奶公谢都管为了逃脱罪责,却谎奏梁中书,诬陷杨志“和强人做一路,把蒙汗药将俺们麻翻了,缚了手脚,将金宝都掳去了”。结果梁中书信以为真,表示要拿住杨志时“碎尸万段”。并写了海捕文书,缉捕杨志。这样,善于奉迎攀附的杨志,此时此刻,他才不得不与封建统治阶级决裂,走上了与封建统治阶级干戈为敌的道路。
杨志上梁山所经过的曲折而又坎坷的道路,在梁山一百单八人中是有其特殊意义的。他时刻不忘祖上杨令公的功德,希望能和祖上一样为国立功,所以他就极力攀附于封建统治阶级。但他并没有认识到,在昏君佞臣垄断的朝政国家里,忠臣良将是不可能有为国立功机会的。
杨志这样一个封建统治阶级的攀附者,最后不得不背叛封建统治阶级,走上造反的道路。作者这样的构思与描写,其目的在于深刻批判与鞭笞封建统治者。杨志为道君皇帝建“万岁山”,去太湖搬运“花石纲”,对封建统治阶级可谓忠诚;后来又去为当朝太师护送“生辰纲”,也可谓尽心尽力,然而得到的只是难以吞咽的苦果。作者描写林冲被封建统治阶级逼上梁山的过程,是对封建统治阶级陷害忠良的控诉;描写极力攀附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杨志所走过的道路,则从另一个角度深刻批判了封建统治阶级。由此可见作者笔下的杨志形象的典型性和对封建统治阶级批判的深刻性。
-
忽忆东都宅,春来事宛然。雪销行径里,水上卧房前。厌绿栽黄竹,嫌红种白莲。醉教莺送酒,闲遣鹤看船。幸是林园主,惭为食禄牵。宦情薄似纸,乡思急于弦。岂合姑苏守,归休更待年。
-
江海归客今日一人,他日将成云霄万里之人。这句诗表达了一个人远离家乡,历经江海归来的情景,同时也展望了他将来随着成长而达到的高度。不管身处何地,只要心怀远大,努力奋斗,终能成就一番伟业。
-
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予甚愧之,当与
【名句】往见泰山乔岳 ① ,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
-
西山无时春,巉岩锁顽阴。分明倚天壁,点缀无风林。物固为人出,兴谁于此深。穷奇真自蠹,诗句且娱心。
-
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 ————(《季春纪·先己》) 欲不正,以治身则夭,以治国则亡。 ————(《离俗览·为欲》) 鉴 赏 古代的圣王都是先治好己身然后才能治理天下的,所以天下能否得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喜添千金古诗词,内容包括赞美喜得千金的诗句,描写喜得千金的诗句,赞美喜得千金的诗句。新岁喜得千金诗三首 作者:东方必胜为小女题诗感天伦乐趣新岁新添小千金,感觉责任重千斤。抽闲尿布时时洗,心喜女儿日日新。人间最贵天伦乐,世
-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德佑二年正月十九日 1 ,予除右丞相 2 ,兼枢密使 3 ,都督诸路军马 4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 5 ,战、守、迁皆不及施 6 。缙绅大夫士革于左丞相府 7 ,莫知计所出。会使辙
-
俄国立体未来主义*者的诗集。第1集于1912年12月出版,内收马雅可夫斯基*的处女作《夜》与《晨》。第2集于1913年2月出版,内收马雅可夫斯基*
-
由是益尊师力学,遂深造焉。|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由是益尊师力学,遂深造焉。》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出处】唐杜甫《 赠卫八处士 》。 【译注】今晚上又是一个什么样的 夜晚呢?我俩竟能坐到一起,共享这束 烛光。复:又。 【鉴赏】 今天晚上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啊! 竟能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