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名著《尔雅》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关于尔雅的作者,其说颇多。如刘歆西京杂记以为周公所制,郑康成五经异义认为是孔子门人所作等。但汉书·艺文志并没有指出尔雅的编者是谁,晋郭璞 尔雅序也只说尔雅“盖兴于中古,隆于汉氏”。(中古指周代)后人从尔雅本文研究,一般认为尔雅乃周秦之间人所编,汉代经学兴盛,自东汉至东晋初郭璞注尔雅以前,有所补充。尔雅是一部训诂汇编。尔雅成书至少应在汉武帝时代以前(即公元2世纪以前),因为汉武帝时已经有犍为文学的 尔雅注 了。
尔雅全书共分为十九篇:释诂第一,释言第二,释训第三,释亲第四,释宫第五,释器第六,释乐第七,释天第八,释地第九,释丘第十、释山第十一,释水第十二,释草第十三,释木第十四,释虫第十五,释鱼第十六,释鸟第十七,释兽第十八,释畜第十九。
全书十九篇,所收词语和专用名词计有2091条,共有4300多个词。其中常用词语共收623条,2000多个词,分列于释诂、释言、释训三篇内,词的总数约占全书之半。这些词的来源,其一为经典常用的词语;其二为常语通言;其三为方俗异语。这三篇在体例上的区别,大致说来:释诂是列举古人所用的同义词,最后用一个词来加以解释。如:
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
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因古今、地域而有差异。上面所举的两例: “初” 以下训 “始”,“林、烝” 以下训君,我们今天看来,其中有的字、词还有“始”、“君” 的含义; 而有的已完全看不出 “始”、“君”的含义了。可参考郝懿行 尔雅义疏,理解了“初”以下诸字词为何训 “始”,“林、烝”以下诸字为何训君,就能认识到 尔雅一书保存了古义、故训。这对汉语词义研究是很有价值的。
释言一篇多数是常用词,被解释的往往只有一个单词,至多不过两三个词。如:
还、复,返也。
告、谒,请也。
贸、贾,市也。
释训一篇所收的词,着重在描写事物的情貌,被释的词多数是叠字。如:
明明、斤斤,察也。
条条、秩秩,智也。
穆穆、肃肃,敬也。
卷四 释亲以下,收的是专用名词。如 释亲计收96条,110个专名,分 “宗族”、“母党”、“妻党”、“婚姻” 四类。例如:
父为考,母为妣。
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
父之姊妹为姑。
又如释草一篇共收252条,计460多个词,指出何是雅名,何是俗名,或同物而名称不同,或同一物而只从它的某一部分来命名,都一一举出。例如:
蒮, 山韭。 茖, 山葱。 蒚, 山蒜。
戎叔谓之荏菽。(郭注: 即胡豆也)
笋,竹萌。(郭注: 初生者)
总之,尔雅的训诂,是以当代常用词的常用意义来作解释的,王国维尔雅草木虫鱼鸟兽释例一文中指出: 尔雅是“释雅以俗,释古以今”,这样才能起训诂的作用。尔雅对古代汉语的词汇,加以类聚群分,编成专书,成为最早一部研究古汉语词汇、规模初具的著作。惟其如此,这就使尔雅由服务于古代文献的阅读为目的的著作,进而成为独立研究词汇这一学科的开端著作。可以说,尔雅是中国古代语言学从萌芽到建立的标志。
尔雅一书在我国古代语言学的研究中,影响是很大的。秦汉以来,不少语言学著作受到尔雅的影响,仅以 “雅”为书名的,就有 小尔雅、广雅、埤雅、骈雅、通雅等,成为我国古代语言学中的 “雅学”。
-
蝉鬓加意梳,蛾眉用心扫。几度晓妆成,君看不言好。妾身重同穴,君意轻偕老。惆怅去年来,心知未能道。今朝一开口,语少意何深。愿引他时事,移君此日心。人言夫妇亲,义合如一身。及至死生际,何曾苦乐均?妇人一丧
-
东渡留别祖国 披发佯狂走。莽天涯,暮鸦啼彻,几株衰柳。 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 消瘦。行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 愁黯黯,浓于酒。 漾情不断淞波溜。恨年年、絮 飘萍泊,遮
-
《先秦散文·礼记·不食嗟来之食》原文鉴赏 齐
-
《立政》传为周公所作。是他为成王而写的诰词。周武王逝世后周公摄政。成王亲政后,周公担心他年轻缺少治国经验,又懈怠荒废政务,所以作此文加以告诫。
-
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乱后故人双别泪,春深逐客一浮萍。酒酣懒舞谁相拽,诗罢能吟不复听。第五桥东流恨水,皇陂岸北结愁亭。贾生对鵩伤王傅,苏武看羊陷贼庭。可念此翁怀直道,也沾新国用轻刑。祢衡实恐
-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
-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是一首怀人词。作者在《小山词跋》中说: “始时,沈十
-
《先秦散文·老子·以道佐人主者章(原第三十章)》原文鉴赏
-
秋浦歌《其一;其二》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其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歌》是李白在天宝后期漫游池州秋浦县时写的,由十七首短诗(主要是五言
-
我梦见自己在做梦。自身不知所在,眼前却有一间在深夜中紧闭的小屋的内部,但也看见屋上瓦松的茂密的森林。 板桌上的灯罩是新拭的,照得屋子里分外明亮。在光明中,在破榻上,在初不相识的披毛的强悍的肉块底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