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以观天下”注释、译文和感悟
注释
①观:卦名,由巽上坤下组成,象征众阴对阳刚的观仰。②顺而巽:坤为顺,巽也为顺,极其温顺之意。
译文
宏大壮观的阳刚呈现在最崇高的位置,具备温顺、中和和刚正的品德,足以让天下人观仰。
感悟
权高位重,一言一行都处在万民观仰和仿效之中;领导干部如果能自觉地修饰自己的一言一行,有意引起天下人的观仰和仿效,就能收到举一反三、教化天下的社会效应。
-
【注释】:(辛亥清明,予与薛起宗联骑游北山,饮酒大梨树下。时花盛开,余有咏北山梨花诗。壬子清明,备员江西省幕,风雨兀坐,案牍山积,缅怀北山之集,邈如梦寐,抚景感旧,纪之以诗。)
-
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黄河白茅堤、金堤(今河南兰考东北)溢决,沿河州郡水旱瘟疫成灾。至正九年(1349)诏修黄河金堤。这首诗作于元顺帝至正十年(1350)丞相脱脱与贾鲁治理黄河时。诗中用贫富对比的手法,对人民所受苦难,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对治理黄河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晨发大河上”至“夜有盗贼
-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天涯:很远很远的地方。情人:有情的人。遥夜:长夜。竟夕:整个晚上。怜光满:爱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秋天红枫叶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秋天枫叶的诗句,描写秋天红叶的古诗词,描写秋天的红叶诗句古诗。[明] 刘基《江上曲(四首)》原文选段:红蓼丹枫一色秋,楚云吴水共悠悠。释义:红蓼和金黄的枫叶,秋天清一色的黄色,楚地天上的云朵和吴江都
-
南行步步远浮尘,更近青山昨夜邻。高铎数声秋撼玉,霁河千里晓横银。红蕖影落前池净,绿稻香来野径频。终日官闲无一事,不妨长醉是游人。
-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出处】唐孟浩然《 宿建德江 》 【意思】原野宽阔,放眼望去,天地相接,远天低于近树; 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船上的人靠得那么近。写出客中孤寂之情,耐人寻味。 【提示
-
郭沫若讲到郭沫若,笼统说法是文学家,也有人说他是考古学家、政治家……像郭沫若这样的人,很难简明定义。那个时代的人一身经历,也都不安
-
岑参的《早上五盘岭》描绘了一幅早晨山间的美丽景色。清晨的阳光透过山峰间的缝隙洒下,映照出茂密的林木和奔腾的江水。作者以雄浑的诗句把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篇章流畅,情感真挚,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同时,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愉悦和敬畏之情。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向读者展示了山水之美,也展示了岑参对生命的热爱和感悟。整首诗语意鲜明,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精神,令人深受感动。
-
一饮动连宵,一醉长三日。废尽寒暄不写书,富贵何由得。请看冢中人,冢似当时笔。万札千书只恁休,且进杯中物。
-
【原题】:泽民因诵乐天欲留年少待富贵富贵不来年少去之句慨然有感遂广此意作诗相示余以谓人之会遇各自有时年少固不可留而时亦何可待乐天自不应出此语而泽民亦不应为此诗因反其意以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