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典故“玄圭”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玄圭
【出典】 尚书·夏书·禹贡:“禹赐玄圭,厥告成功。”旧题汉·孔安国传:“玄,天色。禹功尽加于四海,故尧赐玄圭以彰显之,言天功成。”汉书卷九九上王莽传上陈崇奏章:“是以伯禹锡玄圭,周公受郊祀。”
【释义】 玄圭,一种黑色的玉器,古代帝王举行典礼所用。尚书载,帝尧曾赐禹玄圭。宋人以玄圭形状似墨,常用以作为墨的喻称。
【例句】 帝赐玄圭,臣妾潘衡,奴隶侯璋。(刘克庄沁园春·八和。景定壬戌,经筵读唐鉴彻章,余忝劝诵,蒙恩赐赍内墨二笏……2599)这里化用尚书语,以玄圭指墨,叙写对御赐内墨的珍惜。
-
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 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 [赏析]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有不少本来无生命意识的客观自然事物,被人为地赋于浓厚的主观情趣,成为某种类型的社会伦理观念、道德规范的象征标志或直接载
-
【4082】照辩证法办事(王伟光主编,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17万字,24元,“新大众哲学”系列丛书之一)△共6
-
王安石《泊船瓜洲》原文: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赏析: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五言绝句。诗中以泊船于瓜洲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描绘了瓜洲与京口之间只有一条水流,而且中间有钟山作隔断,形成了一种物理上的隔离和距离感。这种隔离加深了人与家乡之间的思恋之情。 第二句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表现了春天的美景。春风吹拂下,
-
嵇康文《管蔡论》 或问曰: “案记,管、蔡流言,叛戾东都; 周公征讨,诛以凶逆; 顽恶显著,流名千载。且明父圣兄,曾不能鉴凶恶于幼稚,觉无良之子弟;而乃使理乱殷之弊民,显荣爵于藩国; 使恶积罪成,终遇
-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作品赏析李白于天宝三载(744)被诏许还乡,驱出朝廷后,在洛阳与杜甫相识,两人一见如故,来往密切。天
-
形容多方帮助下终成功的古诗词(描写人生挫折,历经苦难,最后取得成功的诗句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多方帮助下终成功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历尽艰辛终获成功的诗句,形容历尽艰辛终于成功的诗句,描写人生挫折,历经苦难,最后取得成功的诗句。描写人生挫折,历经苦难,最后取得成功的诗句见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唐代李白的《行路难三首》。释义:要坚信乘风破浪的时
-
凿开奇胜翠微间,车骑笙歌暮未还。彦国才如谢安石,他时即此是东山。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
名言: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
-
孟公好饮宁论斗,醉后关门防客走。不妨闲过左阿君,百谪终为贤太守。老居闾里自浮沉,笑问伯松何苦心。忽然载酒従陋巷,为爱扬雄作酒箴。长安富儿求一过,千金寿君君笑唾。汝家安得客孟公,従来只识陈惊座。 作品赏
-
秦楚之际月表秦楚之际月表 《史记》 【题解】 “表”是按照年月以表格的形式编撰各时期的历史事件,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独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