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东南》鉴赏、赏析和解读
东南一望日中乌,欲逐羲和去得无?
且向秦楼棠树下,每朝先觅照罗敷。
李商隐善于运用象征手法,在绮丽精工的词句中寓以深意。有的诗篇甚至过于隐晦,颇费猜测。而这首诗虽然也采用象征手法,但诗歌的表面意义与象征意义之间以“日”为媒介,承转自然,形象鲜明,寓意明朗。
诗人望着太阳从东方冉冉的升起,头脑中浮起一个个美妙的想象。他首先想到日中有三足乌的神话,似乎那火红的太阳就象是一只金色的神鸟从海面上飞起;紧接着又想到羲和驾日车的神话,似乎那威武的天神正赶着燃烧的火车越过天穹。这两个关于太阳的神话,使全诗充满了一种神奇瑰丽的色彩,把读者带入一个恍如仙境的艺术境界。接下去的两句,诗人荡开一笔,充满柔情密意地写道:“且向秦楼棠树下,每朝先觅照罗敷。”汉乐府陌上桑有“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且向”两句即化用陌上桑之意。诗人说:“我希望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最先照到美丽的罗敷身上。”表达了对所倾慕的人儿的殷切之情。
从表面意义看,这是一首风格清婉、情深意长的爱情诗。其实,诗人是以希望阳光“每朝先觅照罗敷” 来象征对光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因此,它实质上是一首感情深沉炽热的述怀诗。诗中第二句“欲逐羲和去得无”的设问,把诗人有心学习夸父逐日、与日竞走,又心怀疑惧的复杂心理作了细致的表现。这个问句充满了忐忑不安的情绪,就象是诗人在沉思中对自己的决心进行最后推敲;而那执着地追逐太阳的目光中,包含着对命运的抗争。因此这声“去得无” 的设问,更象是对那轮不可接近的火球发出的痛苦的呼唤。如果说前两句诗人是怀着痛苦抑郁的心情追逐太阳,那么后两句则是寄美好的希望予太阳。富于幻想的诗人一往情深地祝意: 让美丽的罗敷永远生活在明媚的阳光中,让光芒万丈的太阳永远照耀人间,驱散寒冷和黑暗,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幸福!“每朝先觅”,诗人叮嘱得多么恳切啊!
这首诗前两句气势浑厚,后两句风韵秀婉;诗势顿挫,章法委曲,层层深转,将诗人渴求光明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强烈。
-
涤尽渣滓,斩绝萌芽⊙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什么好听的有古诗词为词的歌,内容包括用宋词作词的好听的歌,与古诗词为歌词的歌,歌是由古诗词为歌词的。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不少,最有名的是一张《淡淡幽情》的专辑,其中收录了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戏楼),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
-
一打开车门,就有豪奢的明爽秋光迎面扑来。天上毒辣辣的日头,使绿潮奔放的大地澎湃着亢奋欢腾的气息,到处充满了植被和阳光缠绵的芬芳,浓
-
花菊引闲行,行上西原路。原上晚无人,因高聊四顾。南阡有烟火,北陌连虚墓。村邻何萧疏,近者犹百步。吾庐在其下,寂寞风日暮。门外转枯蓬,篱根伏寒兔。故园汴水上,离乱不堪去。近岁始移家,飘然此村祝新屋五六
-
《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 .[唐].岑参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
-
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希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迹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方将怨无襦,忽复歌缁衣。堂堂孔北海,直气凛群儿。朱轮未及郊,清风已先驰。何以累君子,十万贫与羸。滔滔满四方,我行竟安之。何时剑关
-
春日偶成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程颢(1032—1085),字伯淳,号明道,洛阳(今河南洛阳
-
夫酒者所以祀鬼神、养病老冠昏之礼,非酒不成;宾主之欢,非酒不接。无容沈湎过度。|什
《夫酒者所以祀鬼神、养病老冠昏之礼,非酒不成;宾主之欢,非酒不接。无容沈湎过度。》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逦迤曙云薄,散漫东风来。青山满春野,微雨洒轻埃。吏局劳佳士,宾筵得上才。终朝狎文墨,高兴共徘徊。
-
《 燕歌行 》 .[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