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春日偶成》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程颢(1032—1085),字伯淳,号明道,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历官上元(今江苏南京)主簿、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镇宁军判官。哲宗即位,召为宗正丞,未行而卒。与弟程颐同学于周敦颐,同为周程理学的创始人。四库全书收二程文集十三卷(与程颐同撰),全宋诗录其诗一卷又两句。“春日偶成”的意思是诗人在春天散步,偶有感触,即兴而成。
前两句写诗人在散步时所见到的春天美景。首句写晴空万里,微风拂煦,阳光明媚。次句写诗人在散步时,身边都是盛开的繁花与葱茏的草木。“花”泛指春天开放的各种花朵,“柳”在这里指以柳树为代表的春天长得很茂盛的各种草木。“前川”这里指前面的路而非河流。
后两句写诗人的感受:路边上的人不了解我内心的快乐,一定会说我偷空去学习那些喜欢寻花问柳的年轻人。这两句诗实际上采用了否定的形式,进一步肯定了春日风景之美好,花草树木都欣欣向荣,自己的内心也因此非常快乐。
因为程颢是理学家,所以有些读者喜欢探讨这首诗的理趣。程颢上蔡语录说:“吾学虽有授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己体贴出来。”而且二程遗书卷二说天理客观存在,“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就这首诗所写的内容而言,春天来了,必然会出现云淡风轻、桃红柳绿的现象,这些现象就证明了天理的存在。诗人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很快乐,而这种快乐与年轻人去踏青、去寻花问柳的快乐是不同的。
-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出处】唐杜甫《 登楼 》。 【意思】圣朝就像北极星永保气运,盗寇侵河山只能徒劳兴叹。 【全诗】 《登楼》 .[唐].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
昏和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愚钝和平庸, 可以限制住人又不能限制住人; 不被自己的愚钝与平庸所限制, 努力学习, 不知疲倦的人, 是尽自己的力量积极进取的人。
-
少小学书剑,秦吴多岁年。归来一登眺,陵谷尚依然。岂意餐霞客,溘随朝露先。因之问闾里,把臂几人全。
-
仲君岂弟多学,王子清修寡言。病后空惊鹤瘦,时来或作鹏骞。海角烦君远访,江源与我同来。剩作数诗相送,莫教万里空回。三人一旦同行,(二子与秦少章同寓高斋,复同舟北行。)留下高斋月明。遥想扁舟京口,尚余孤枕
-
每天晚饭后,我都会从我们旅居的白族村寨的农家小院走出来,到外面散一个小时的步。天天如此,雷打不动。每次,总爱沿着村旁公路朝苍山走去
-
作者: 王复兴 【本书体例】
-
已作不失 ① ,未作不得 ②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 注释 ①失:丢失、错过。②得:获得。 译文 已经做过的事情就不会是错过的事情,就会有一定的结果,没有做的事情就不会获得什么结果。 感悟 如果
-
作者: 张若晞 【本书体例】
-
作者简介《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它的结集工作
-
西方文学·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