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之苏轼《百步洪》全译、翻译和译文
苏轼百步洪
长洪斗落生跳波2,轻舟南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3,乱石一线争磋磨。
有如兔走鹰隼落4,骏马下注千丈坡5。
断弦离柱箭脱手6,飞电过隙珠翻荷7。
四山眩转风掠耳8,但见流沫生千涡。
险中得乐虽一快9,何意水伯夸秋河10。
我生乘化日夜逝11,坐觉一念逾新罗12。
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13。
觉来俯仰失千劫14,回视此水殊委蛇15。
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
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吾何16!
回船上马各归去, 多言譊譊师所呵17。
【注释】
1.百步洪又名徐州洪,在江苏铜山附近。悬流迅疾,乱石激涛,数里始平静。诗作于神宗元丰元年(1078)。诗序说:王定国到徐州访苏轼,曾乘小舟与颜长道等游泗水。北上圣女山,南下百步洪,饮酒吹笛,乘月归来。时苏轼因事未得往。王定国离徐后,苏轼与参寥放舟洪下,追念昔游,慨然成诗。因此,诗先写舟行的惊险,次谈人生的哲理。
2.洪:为石所阻激,湍急难行舟的河流。斗:同陡,也作猝然讲。
3.水师:水手,驾船的人。绝叫:大声叫。
4.隼(音sun):猛禽名,飞速,善袭。
5.注: 自高处疾驰而下,
6.柱:琴瑟上用以支弦的小木柱。
7.隙:裂缝。
8.风掠耳:梁·曹景宗说:骑快马“觉耳后生风”(南史·曹景宗传),苏用此意。
9.“险中”二句:由记舟行转向谈哲理。
10.何意:何曾想到。水伯夸秋河: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水边)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河神)欣然自喜,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11.乘化:因任自然。日夜逝: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昼夜不停)。苏诗用此,以流水比生命。
12.一念逾新罗:是说意念转移不受空间限制。
13.荆棘铜驼:晋代索靖预见天下将大乱,指洛阳宫门边的铜驼说:“会见汝在荆棘中”(晋书·索靖传)。
14.觉来:悟过来。俯仰:指极短的时间。劫:佛家语,梵文劫簸之省。意即长时,指世界的成、住、坏、空。
15.委蛇(音yi):安闲自得。
16.造物:天,自然。驶:疾行。
17.师所呵:被佛师所呵责。
今译
湍急陡落的百步洪,
跳跃翻滚的巨波。
南行的轻舟一下水,
就如投入旋转的飞梭。
水手惊叫着,
惊起大雁、野鸭掠过。
飞行在窄狭如线的航道,
四周的乱石好象要将船儿琢磨。
飞舟呵!就象狡兔在疾跑,
就象空中的鹰隼直落,
就象骏马狂奔在千丈高坡,
就象断弦崩断离柱,
就象闪电从缝隙中划过,
就象露珠从荷叶上翻落。
只觉群山在眩转,
凉风飕飕吹耳朵。
只见河流舞泡沫,
生出一个个湍急的旋涡。
险境中得到快感虽然愉悦,
又何异于那夸说秋水的河伯。
我的一生因任自然,
流水不分昼夜成为逝者。
意念不受空间的拘禁,
瞬间已飞到万里之遥的新罗。
世上的纷纷扰扰真如梦醉,
哪儿知道荆棘会埋住铜驼。
此时俯仰之间的一刹那,
已然有一个世界毁灭消磨。
顿悟后再看这洪水,
竟是如此之安闲自得。
你看那岸边苍石之上,
千百年的篙眼多如蜂窝。
行舟人呵,只要你称心而行、无所执着,
时光急流、洪涛险恶,又奈你何!
不过,还是回船上马回家吧!
再絮絮叨叨要被我师呵责。
-
职散优闲地,身慵老大时。送春唯有酒,销日不过棋。禄米獐牙稻,园蔬鸭脚葵。饱餐仍晏起,余暇弄龟儿。[龟儿即小侄名。]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
【4499】绝非天赋:智商、刻意练习与创造力的真相(〔美〕考夫曼著,林文韵、杨田田译,浙江人民出版社,37 1万字,2017年3月第1版,79 9元
-
【原题】:仆尽半月之力仅得五诗而和仲落笔成十章俊哉予所甚畏也勉作二章答和仲三章述怀庶满其数云
-
散文。吴伯箫著,写于1961年。作者忆述自己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使用过的一辆普通的农家纺车,细腻地描绘了纺车的外型、纺线的技术、姿态乃至技术革新与生产竞赛的场面,从各个方面表述对延安生活的深切怀念,阐发
-
子思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 吾尝幽处而深思,不若学之速,吾尝跂而望,不若登高之博见 故顺风而呼,声不加疾,而闻者众,登丘而招,臂不加长,而见者远 故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
-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翠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这首小诗写的是诗人在暮春时节重返故山草堂的所见所感。前二句:“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谷口”点故山草堂,钱起另有《
-
甫也诸侯老宾客,罢酒酣歌拓金戟。骑马忽忆少年时,散蹄迸落瞿塘石。白帝城门水云外,低身直下八千尺。粉堞电转紫游缰,东得平冈出天壁。江村野堂争入眼,垂鞭亸鞚凌紫陌,向来皓首惊万人。自倚红颜能骑射。安知决臆
-
《先秦散文·战国策·淳于髡止齐王伐魏(齐策三)》原文鉴赏
-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 ① ,仰天而嘘 ② ,焉似丧其耦 ③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 ④ ,曰:“何居乎 ⑤ ?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