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念奴娇·春情》鉴赏原文和赏析
念奴娇·春情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销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注释】险韵:用冷僻难押的字作为韵脚。扶头酒:性味浓烈易使人醉的酒。征鸿:高飞的大雁。“清露晨流”二句:世说新语·赏誉: “于是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引,滋长。
【鉴赏】 这是一首抒发闺中寂寞的词,作于南渡之前。
上阕写景,展示了词人愁闷的心情。“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庭院里冷冷清清,空空落落,这是独守空房的孤寂之感; 偏偏逢上连阴天,再加上绵绵细雨,更添寂寥之味; 家家户户重门紧锁,了无生趣,使萧条的庭院更加凄清。此三句层层递进,借庭院的萧条写词人的寂寞。“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柳绿了,惹人宠爱; 花开了,使人娇惯; 眼看寒食节将近,是游春的时令,天公却不作美。尽管如此,词人的心情还是明朗的,她极细腻地写出了一个年轻女性伤春的情怀。虽曰伤春,实则闲愁,倒透出词人活泼可爱的性格来。她用 “宠柳娇花” 这样清丽的词语来描述春天,使我们得到一种纯美的享受,不仅春美,人也美。王士贞 艺苑卮言 说这四个字 “新丽之甚”,黄昇 花庵词选 称之 “奇峻”。“种种恼人天气” 一句,完全是孩子撒娇的口气,这种烦恼让人会心一笑,写出了主人公的顽皮可爱。接下来切入正题: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闲极无聊,情意难寄,原来是丈夫不在身边,不能与她同赏春光的烂漫。“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不能出门,只好借赋诗饮酒来消遣了。然而,诗成酒醒,还是怅然若失,不是滋味。因为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原来远行之鸿没有了,词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无法寄托。
下阕由此话头展开来,“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销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青春少妇独守空房,自然慵懒,不想凭栏远眺,怕离人不归。然而锦被凉了,香燃烬了,梦也醒了,词人不得不起床了。“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出来一看: 花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桐树上新芽绽放。这盎然的春意吸引着她,她已经跃跃欲试,有了游春意了。朝阳渐渐升起来,天气到底会不会晴呢?
此词清新雅致,抒发闺中情思,虽然处处言愁,极写其娇嗔慵懒之态,却于大家闺秀的闲愁中透出几分妩媚; 既写出一位独居少妇的清愁,又表现出她惹人怜爱的率真性情。邹祗谟云: “皆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 (远志斋词衷)。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本篇名为 “咏史”,实系伤悼文宗之作。当作于开成五年(840)
-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 ① 》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一九二五年独立寒秋 ②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③ 。看万山红遍 ④ ,层林尽染 ⑤ ;漫江碧透 ⑥ ,百舸争流 ⑦ 。鹰击长空 ⑧ ,鱼翔浅底
-
【3951】阅读整理学(〔日〕外山滋比古著,吕美女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10 5万字,2014年9月第1版,25元)△共4章。外山滋比古认为,阅读
-
“烟树寒林半有无,野人行李更萧疏”两句为后文的以酒浇愁作了张本。先写这一笔,正是他写此诗的目的,既能够哄起读者的联想,又有助于文章主题的表现。当然,这里没有提到一个“愁”字,然而诗人巧用“半有无”“更萧疏”自然景物和行装的点染,从中不难
-
柳亚子京口感怀并序(1929年)四月携佩宜、馨丽、少屏至京口,既游金山及北固,遂渡江而登焦山,下榻松寥阁,抚事怀贤,辄成一律。天堑长江
-
羽卫森森西向秦,山川历历在清晨。晴云稍卷寒岩树,宿雨能销御路尘。圣德由来合天道,灵符即此应时巡。遣贤一一皆羁致,犹欲高深访隐沦。
-
《瀛环志略》是中国最早自编的两部世界地理著作之一,是19世纪40年代亚洲最高水平的世界历史地理著作。清徐继畬撰,成书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此书与魏源《海国图志》等世界历史地理著作,为长期处于封建
-
明·李时珍此豆以紧小而赤黯色者人药,其稍大而鲜红、淡红色者,并不治病。俱于夏至后
-
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壶。长鲸喷涌不可涉,抚心茫茫泪如珠。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作品赏析【注释】:有所思:指古《有所思行》。仙:指佳。山:指天。
-
杯水救车薪杯水救车薪 【原文】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如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