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苏轼以吟诗下吏 》全文和鉴赏
本篇选自孔氏谈苑。四库全书著录此书作四卷,有艺海珠尘本传世。
本篇所记述的是北宋一次文字狱的故事,主角不是即将被捕问罪的湖州太守苏东坡,而是奉命前来捉捕的太常博士皇甫僎。苏轼以吟诗下吏确有其事,据宋史·苏轼传载,宋神宗元丰初年,苏轼自徐州调任湖州太守,上表谢恩,文中有“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句,即被一些人深文周纳成“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在激烈的新旧党争中被挟嫌弹劾。朝廷下旨差官缉拿,押解到京,后又罗织罪名,将苏轼在杭州任上编的钱塘集中的诗文,穿凿附会,断章取义,陷人于罪。如其中王复秀才所居双桧(其一)诗曰:“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临空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此诗竞被指斥“陛下飞龙在天,轼以为不知已,而求之地下蛰龙,非不臣而何?”这杀头的罪名,连神宗皇帝都感到太牵强了。最后,苏轼被投入御史台狱,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本篇用绘声绘色的艺术手法再现了当时苏轼被捕的情景,重点刻划了奉旨捉捕苏轼的太常博士皇甫僎的丑恶形象。
自古以来,官场都有互相倾轧的恶习。文中的中书丞李定等人,使出手段怨谤苏轼,对其谢表断章取义,并对其诗作多加发挥,极尽谗言恶语,倍加中伤,终于使神宗龙颜大怒。杜甫有两句诗道:“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李定、皇甫僎就是这种以伺人过失为乐的“魑魅”小人。他们罗织罪名,“章疏狎上”,必欲置苏轼于死地而后快。当神宗决定缉拿苏轼后,李定格外恪尽职守,竟然“太息,以为人才难得”,找不到一个捉捕苏轼的理想人选,左挑右选“少有加意”。他终于选中了皇甫僎这个“人才”。看他那装腔作势、狐假虎威的架式便可知其乃官场上的老手。当他带人昼夜兼程径入苏轼官署时,“具靴袍”,公服穿戴整整齐齐,以显示威严。“秉笏立庭下”,以示身乃朝廷命官,左右台卒森立,顾盼狞恶,着实吓人。当战战兢兢的苏东坡出门拜接时,皇甫僎威严倍加,许久不语,令人生畏。以至苏东坡惶恐地说:“轼自来殛恼朝廷多,今日必是赐死。死固不辞,乞归与家人诀别。”其实,皇甫僎带来的台牒不过是查问处分的文书而已。
依据现实生活进行艺术概括和加工,在作品中再现具体、鲜明、生动的生活图景,是文学家区别于史学家的分界。文学的描写对象主要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本篇从苏东坡以吟诗下吏情景的描写,反映了封建官场派系倾轧的冷酷和残忍。小说中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皇甫僎狐假虎威,装腔作势;祖无颇沉着冷静,临危不惧;苏东坡举措迂拙,书生气十足,神情毕肖。作者很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也很注意场面的描写和气氛的渲染。当皇甫僎抵达后,苏东坡见来势汹汹,吓得不敢出门,而代理知州的祖无颇则劝道:“事至于此,无可奈何,须出见之。”穿什么衣服出门迎接,苏东坡一时也拿不定主意。祖无颇即明确地说:“未知罪名,当以朝服见也。”在汹汹不可测的皇甫僎面前,苏东坡“乞归与家人诀别”,战战兢兢,低头哀求,“魂如汤火命如鸡”,而祖无颇处变不惊,颇为大胆地上前问道:“太傅必有被受文字”,以索要朝廷差遣公文,显示了他非凡的胆识。皇甫僎问他是何人,祖无颇大大方方地回答:“无颇是权州。”一问一答,不卑不亢,颇为练达得体,显示出祖无颇为官从政的经验。
“僎促轼行”,“即时出城登舟,郡人送者雨泣。”形象地表明了作者的立场。人心的向背和百姓们对苏轼的爱戴昭然于心。“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犬鸡”的感慨,则直接表露了作者对世道不平的愤懑情绪。文章的最后,道此事系当事者祖无颇亲历目睹,以证言之有据,别是一种章法。
本篇可与本书所选的另一篇书杨朴事参照对读。(见苏轼志林)在那篇笔记小说中苏轼记述了“乌台诗案”被祸临捕的亲身所历,与这篇孔氏谈苑中的记述大相径庭。虽然苏轼曾有诗称斯时心境“魂飞汤火命如鸡”,但临别与妻子仍能以“这回断送老头皮”自解其嘲,表观出从容大度,这种态度似更近于苏轼旷达豪放的性格。
-
【4834】西南联大行思录(张曼菱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35 3万字,2019年6月第1版,55元)△8章:①南迁;②山城;③弦诵:
-
钟惺《浣花溪记》 钟惺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
-
随师东李商隐 东征日调万黄金,几竭中原买斗心。 军令未闻诛马谡,捷书惟是报孙歆。 但须鸑鷟巢阿阁,岂假鸱鸮在泮林。 可惜前朝玄菟郡,积骸成莽阵云深。 【注释】
-
诗的开头描写所看到的景色:长江从万山丛中呼啸东下,锺山似蟠龙乘风西上。江山形胜,使诗人想起当初秦始皇曾在此地埋下金玉杂宝,以镇压金陵的“天子之气”,但徒劳无功,金陵依然“王气”旺盛,此时又成了新建立的朱明王朝的京城。 接着笔头一转,写诗
-
贺铸《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开头三句写离情
-
【原题】:海滨石根茎而生类于芝者俗呼为石花已为作记今日敷设花座严置净室普奉十方用结山斋净缘为此偈日
-
岳峰远碧(《潇湘十景词》之六) 自衡阳北三十里,至湘潭南六十里,岳峰浅碧,宛转入望 见说随帆瞻九面,碧藕花开,朵朵波心现。晓月渐飞金碧颤,晶光返射湘江练。谁遣迷云生绝?苍水仙踪,雾锁灵文篆。帝女修眉愁
-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李后主词的卓越成就表现在它能引起不同世代人们强烈的共鸣,王国维甚至夸张道:“后主则严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即从《忆江南
-
中文的“家”,是屋下有一只猪。按发明中国字的仓颉先生的想法,“家”代表性地填进一只豕,除了象形,它的会意和假借的作用更重要——
-
峥嵘开元寺,仿佛祈年观。旧筑扫成空,古碑埋不烂。诅书虽可读,字法嗟久换。词云秦嗣王,敢使祝用瓒。先君穆公世,与楚约相捍。质之於巫咸,万叶期不叛。今其后嗣王,乃敢构多难。刳胎杀无罪,亲族遭圉绊。计其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