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张衡文》原文|翻译|赏析
汉·祢衡2
南岳有精,君诞其姿3;清和有理,君达其机4。故能下笔绣辞5,扬手文飞6,昔伊尹值汤7,吕望遇旦8,嗟矣君生9,而独值汉10。苍蝇争飞11,凤凰已散12。元龟可羁,河龙可绊13。石坚而朽,星华而灭,惟道兴隆,悠永靡绝14。君音永浮15,河水有竭;君声永流,旦光没发16。余生虽后,身亦存游17,士贵知己,君其勿忧。
1 本文见于全后汉文。吊:祭奠。张衡:东汉人,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世界上最早的天文与地震仪器的发明制造者;也是著名文学家,诗赋传世。晚年受宦官迫害。2祢(mi)衡(173-198):有才辩,刚直傲慢,因侮慢曹操等被杀害。3“南岳”二句:意为南岳的精气,您汲取它而降生。南岳:即衡山,在湖南省。姿:同“资”,取。4“清和”二句:意为天下的清明畅和之气,您明了它们的主旨。机:枢纽、关键。5 绣辞:文辞华美。6 文飞:意为文章传扬远方。7“伊尹”句:伊尹本为奴隶,得到商代开国君王汤的任用,辅佐汤建立商朝。值:遇到。8“吕望”句:意思是说吕望遇到了周文王,才成了与周公一样的功臣。吕望即吕尚,传说他隐居垂钓时被周文王发现。旦:即周公姬旦,周朝贤相。9 嗟(jue):叹辞。10值汉:赶上汉朝。11 苍蝇:比喻东汉时把持朝政的宦官。12 凤凰:比喻正直的贤才。13“元龟”二句:寓意正直而有才能的人被束缚。元龟:大龟,古代认为是神物。羁(ji):羁绊、捆束。河龙:龙马,古代认为是神物。绊:系足,捆住脚。14“石坚”四句:意为坚石可朽,星光可灭,惟有真理隆盛,流传久远不会断绝。靡(mi):无。15永浮:意即不会沉没。16旦光:早晨的阳光。没(mo)发:时没时发,即时隐时现。17存游:存在、游动。意为存游于“道”之中。
【析点】 祢衡才高气傲、秉性刚直,不容于当世;张衡诗赋文采飞扬、为人正直而受宦官迫害,因此祢衡虽晚于张衡近百年,仍自诩为张衡的知己。如此则这篇短文既是后人对前人的祭悼,更可说是生者对已故知己的内心倾诉。
吊文先以六个文句盛赞张衡的人格与文学成就,接着以八个文句慨叹张衡生不逢时;再以八个文句写道将永存、张衡也定然不朽的信念;最后四个文句表示对张衡崇敬与安慰的知己之情。全文感情深沉而刚健,情绪激愤而坚定,悼念前人,抒发感慨,也流露出对东汉时期政治的不满以及对真理的追求。
吊文不仅含义深刻而且情文并茂。作者以“南岳之精”与“清和有理”引发张衡的人格与文才;以伊尹、吕尚的际遇对比张衡的不幸;以苍蝇和凤凰分别喻指小人和贤才;以石朽星灭、河枯光隐反衬张衡的精神不朽:这不仅增强了吊文的形象性与生动性,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吊文的感情色彩和打动人心的力量。
全文用四言句式且用韵,是骈体形式,但因内蕴丰厚且情辞深挚而具有整饬和谐的庄严美,却绝无生硬呆板堆砌之嫌。
-
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白翎金竿雨中尽,直余三脊残狼牙。我寻平原乘两马,驿东石田蒿坞下。风长日短星萧萧,黑旗云湿悬空夜。左魂右魄啼肌瘦,酪瓶倒尽将羊炙。虫栖雁病芦笋红,回风送客吹阴火。访古汍澜
-
万事推移本偶然,无亏何处更求全。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城碍夕阳宜杖履,山供醉眼费云烟。怪君不顾笙歌误,政拟新诗去鸟边。
-
[汉]刘细君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讬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乌孙公主歌》,一作《悲愁歌》。原载于《汉书·西域传》和《玉台新咏》卷九。
-
倪瓒 临池学书王右军 ① ,澄怀观道宗少文 ② 。 王侯笔力能扛鼎 ③ ,五百年中无此君。 【注释】 ①临池:学习书法。东汉张芝学习书法非常用功,卫恒《四体书势》:“凡家之衣帛必书面后练之,临池学书,
-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
【注释】 选自《孟子·离娄上》。 侮:侮辱。 伐:攻打。 【赏析】 孟子一次谈到,从前有首儿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听到这首儿歌,教育弟子说:“你们听见了,水清
-
作者: 张翼之 《左传纪事本宋》五十三卷,清高士奇编
-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出处】唐.李白《 南陵别儿童入京 》 【意思】 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 喊着童仆给我炖黄鸡
-
江阁要宾许马迎,午时起坐自天明。浮云不负青春色,细雨何孤白帝城。身过花间沾湿好,醉于马上往来轻。虚疑皓首冲泥怯,实少银鞍傍险行。
-
君言罗浮上,容易见九垠。渐高元气壮,汹涌来翼身。夜宿最高峰,瞻望浩无邻。海黑天宇旷,星辰来逼人。是时当朏魄,阴物恣腾振。日光吐鲸背,剑影开龙鳞。倏若万马驰,旌旗耸奫沦。又如广乐奏,金石含悲辛。疑其有巨
-
昔者孔子睿圣明哲 ① , 天生不群,定经术,删《诗》 《书》,正《礼》《乐》,制作《春秋》 ② , 以为后法。门人三千, 罔不昭达 ③ 。临终之日,则大义乖而微言绝 ④ 。 其后周室衰微, 战国并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