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杨柳枝词/永丰坊园中垂柳》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一树春风千万枝,骀荡春风盘舞着千丝万缕的柳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日晖斜照嫩黄色的柳枝柔软如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②,可惜那柳长在永丰西角的荒园里, 尽日无人属阿谁? 终日寂寂无人看顾它究竟属于谁? 【鉴赏】 清人所编唐宋诗 醇誉此诗“风致翩翩”,的确, 小诗抒写垂柳的万般风姿,笔 调清新优美,如春日细雨之后 的红日朗照,令人陶醉;后两句 转而发抒感慨,用笔深沉含蓄, 是夏日闪电雷鸣后的黑云弥 漫,令人窒息。 这是一树春日柳枝的风 姿! 垂柳最吸引人处,即在它 的万千枝条,诗人即于此处着 墨,力写其枝条的繁茂、姿态的 优美、色泽的夺目、质地的柔 嫩。看:在和煦春风的吹拂下, 那一树柔枝再也按捺不住随风 起舞的热情,把一冬的沉寂丢 却一边,开始享受这春日的暖 晴,尽情展露它们的勃勃生机,为这无边的春色增添了另一番柔美与新 鲜。在温暖春风的怀抱中,柳枝绽放出柔嫩的芽苞,远远望去,那是一片 难以形容的娇黄,但其中又透着绿的生机,有如刚刚出壳的小鸭那般柔黄 与惹人怜爱,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若于手中轻轻地滑落,那感觉是基于 丝缕的柔软。诗人选用“金色”与“丝”来作比,写出了柳枝又嫩又柔的娇 态。我们仿佛眼见了那片柔嫩,手触了那种娇软。 拥有了这般美好的姿质,照理说应当受到人们的激赏与珍爱,但诗人 笔下的这株弱柳,却生在了一处荒凉冷落之地,“永丰西角荒园里”,“西 角”是背阳寒凉之地,“荒园”是无人所到之处。生长在如此偏僻荒凉之 地,尽管它在春风里同样绽放了它的美丽,但又有几人偶得一顾呢! 其他 花草树木,或许远不如此柳的风姿绰约,却因生得其地而倍受称赞呢! 在 动人风姿与孤寂落寞的对比中,诗人表达了对此株垂柳的深深惋惜。 在这里,诗人对永丰垂柳的痛惜之情,实际暗寓了诗人对当时政治昏 暗、埋没人才的感慨,在某种程度上,也寄寓了作者自己的身世感慨。据 说当时河南尹卢贞曾和诗一首,其题序曰:“永丰坊西南角园中,有垂柳一 株,柔条极茂。白尚书曾赋诗,传入乐府,遍流京都。近有诏旨,取两枝植 于禁苑。乃知一顾增十倍之价,非虚言也。”但毕竟,即便无人赏爱,却同 样地绽放自己的美丽,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生存境界呢!
-
作者: 张燕 【本书体例】
-
【原题】:癸酉闰十二月朔旦入夜雪复作静言岁斯人艰食展转不能寐强沃一杯径醉因成此诗
-
(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词原文鉴赏和意境解读
卜算子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
-
邅回二纪重为郎,洛下遥分列宿光。不见当关呼早起,曾无侍史与焚香。三花秀色通春幌,十字清波绕宅墙。白发青衫谁比数,相怜只是有梁王。
-
原题:忆去岁避兵沪上常聚为诗钟之戏次韵寄倦知同年
-
本文形象生动而又篇幅短小,寓意深刻,语言简练而又刻划细致、传神,发人深省的同时,也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之,敝之而无憾。|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之,敝之而无憾。》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雨涵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同时包含雨涵的诗句,以“雨涵”为题作一首诗,含有“雨涵”二字的句子或者诗句,藏头诗也行,是送晚辈的,希望。秧涵朝雨(宋·洪咨夔·《沁园春》)2、水涵微雨湛虚明(宋·赵构·《渔父词/渔父》)3、歧陌涵余雨(唐·贺知章·《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4
-
詹何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筱 ① 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流 ② 之中;纶不绝 ③ ,钩不伸,竿不挠。楚王闻而异之,召问其故。詹何曰:“臣闻先大夫 ④ 之言:蒲且子 ⑤ 之弋也,弱
-
印度人民在甘地和国大党领导下掀起的群众性反英斗争,成为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不合作运动起因于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