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圣俞妻善对》原文|翻译|赏析
宋·欧阳修
梅圣俞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2。晚年与修唐书3,书成未奏而卒4,士大夫莫不叹惜。其初受敕修唐书5,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人布袋’矣6。”刁氏对曰:“君于仕宦,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7!”闻者以为善对。
1 梅圣俞: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很受欧阳修推崇。对:指作对联。2馆职:唐宋时朝中负责编校图书史籍的官员。3与:参加。唐书:唐朝正史。此指新唐书。4“书成”句:史籍编成要先呈报皇帝批准,参加编修人员一般都能受到嘉奖或提拔。书成未奏而卒,在编修人员乃一大憾事。5受敕(chi):接受皇帝命令。6猢狲入布袋:意为钻进去不出头露面。7鲇(nian)鱼上竹竿:意为爬不上去。
【析点】 “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君子仕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真是一副工稳绝妙的对联,其中实事相对,虚词相对,更妙的是俗语相对,真是妙联,足见刁氏文思之敏捷。但其中最令人感动的还是她与圣俞夫唱妇随、心心相印的情愫。梅氏少时屡应进士不第,只能凭其叔父的功勋为州县小官。五十岁时,仍“犹从辟书(即聘书),为人之佐”(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其中艰难坎坷,辛酸苦辣,可胜言哉! 对此,刁氏并不抱怨,她将“君于仕宦”比作“鲇鱼上竹竿”,亲切的揶揄中,虽不无许多酸楚,却实在体现了她对圣俞深深的理解和对官场仕途的淡漠。读者亦不难从中体会到这对患难夫妻感情的至深至笃。修唐书,本可以给圣俞的处境带来些转机,遗憾的是他虽经“猢狲入布袋”一般的苦熬挣扎将书修成,却未见其出版,便溘然长逝了。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梅圣俞是欧阳修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的有力追随者,也是他的挚友,欧阳修晚年这则回忆亡友夫妇的小品,寄托着对亡友蹇涩命运的同情和慨叹,寄托着对亡友的深深怀念。短文亦颇有“正剧”意味,人物妙语连珠,幽默诙谐,却又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悲哀,仿佛一“含泪的微笑”,视之更令人心碎神伤
-
古代名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注释与译文
【名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注释与译文]粗弦上发出的声音沉重舒长,好象下急雨;细弦上发出的声音细促轻幽,好象低声私语。粗弦细弦交错着弹,真象那大小珠子叮叮
-
陶渊明诗《饮酒并序》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 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
-
显 ① 比 ② ,王用三驱 ③ ,失前禽,邑人不戒 ④ ,吉。(《易经·比》) 注释 ①显:明示,彰显。②比:卦名,象征众阴比附一阳。③王用三驱,失前禽:《礼记·王制》中有“天子不合围”的说法,即天子
-
题傅岩叟悠然阁 路入门前柳,到君家、悠然细说,渊明重九 ① 。岁晚凄其无诸葛 ② ,惟有黄花入手。更风雨,东篱依旧。斗顿南山高如许,是先生、拄杖归来后。山不记,何年有。 是中不减康庐 ③ 秀,倩西风、
-
元好问《论诗三首》 晕碧裁红点缀匀 2 ,一回拈出一回新。 鸳鸯绣了从教看 3 ,莫把金针度与人 4 。 【注释】 1.此诗以绘画和绣花作比喻,说明作诗不能靠人传授秘诀,要靠自己体会琢磨,自出机杼,精
-
徐渭 问之花鸟何为者,独喜萱花到白头。 莫把丹青等闲看 ① ,无声诗里颂千秋 ② 。 【注释】 ①丹青:图画。等闲:寻常,随便。②无声诗:画的别称。黄庭坚《次韵子瞻子由题憩寂图》:“李侯有句不肯吐,淡
-
天教日饮欲全丝,美酒生林不待仪。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前汉·高祖纪注》云:薛有作冠师。?规摹简古人争看,簪导轻安发不知。更著短檐高屋帽,东坡何事不违时。
-
交友类名言赏析《道不同,不相为谋。》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吴王池馆遍重城,奇草幽花不记名。青盖一归无觅处,只留双桧待升平。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
祭文·《祭师文》 《祭师文》一 维 公元□□岁次□月□日,乃我师安厝之前夕,晚生□□等率全班同学,谨以清酌庶馐之仪,致祭于恩师□公之灵前吊之以文曰: 呜呼!人生斯世,如叶飘风。彭修颜短,同归一室。缅怀